朱棣如此雄才大略,爲什麼卻遭子孫嫌棄?牌位差點兒就被扔出太廟

  明成祖朱棣,被稱爲“永樂大帝”,因爲當時他繼位後改年號就是永樂。朱棣在位期間對明朝的貢獻也是很大的,他當時是以藩王的身份造反的,而且還取得了勝利,就連建文帝朱允炆也是不知所蹤。而且朱棣還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皇帝,多次御駕親征,把蒙古大軍也是給趕進了大漠裏,還有最爲讓人稱讚的就是鄭和下西洋。

  雖然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宣揚明朝的國威,但是也有人認爲是朱棣在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這個說法是沒有真實性的,當時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外的交流,也是一大創舉。朱棣被稱爲千古一帝也是擔得起的,但是朱棣這麼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爲什麼他的牌位差點就被扔出了太廟呢?還受到了子孫的嫌棄。

  這事還要從嘉靖皇帝說起,嘉靖皇帝只是一個藩王的兒子,但是命好坐上了皇位,要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肯定是對明朝的這些個先祖尊敬有加的,但是這個人卻不走尋常路。他竟然要把自己父親的牌位給放到太廟中,還要封母親爲太后,這在歷史上還是頭一次,因爲沒做過皇帝的人是不能進入太廟的。

  當時大臣們也是各種的反對,但是嘉靖皇帝不聽,到後來還引發了“大禮儀之爭”,當時一些反對聲音最高的大臣都被朱厚熜給殺了,大臣們這才消聲。可是他父親的牌位要是進太廟的話,那把誰的牌位拿出來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爲有“天子七廟”的說法,天子的太廟中只能放7個牌位。

  明太祖朱元璋肯定是不能行的,要是按照親疏關係的話,那和朱棣的關係是最遠的,所以當時朱厚熜在打朱棣的注意,但是這可是觸犯了大臣們的心絃,畢竟朱棣對明朝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在極力的反對下,朱棣的牌位才倖免於難,最終把明仁宗的牌位給撤下來了,畢竟這個皇帝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不受寵的,把自己父親放牌位放在了明武宗之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