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在這個時候給逝去的親人寄託哀思。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往復循環,爲了給逝者以尊重,大家對精心葬禮的期望值更高,因此在葬禮消費上面的消費也隨之增加。而隨着中國人口持續老齡化,預計中國人口死亡率將呈現上升趨勢,爲殯葬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爲7.13‰。也就是說,每3.17秒就有一個人死去。而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132個。

4000個殯葬機構要服務於900多萬亡者,這其中的市場缺口之大是顯而易見的,而這其中隱藏的巨大利益也引來各路資本的側目。

福壽園:靠賣陰宅,業績超茅臺、甩萬科

說起殯葬業,就不得不說到殯葬業的領頭軍企業——福壽園了。福壽園從1994開始,便在上海經營墓園。

2013年12月,福壽園正是赴港上市。作爲內地殯葬第一股,就在上市的第一年,也是福壽園的第一份財報中顯示,2014年福壽園的營業收入爲7.951億元,較2013年增長30%,淨利潤較2013年上升了50%。而且,連續兩年整體的毛利率高達80%。

福壽園給大家的驚訝遠不止這些。2018年,是福壽園正式上市的第五個年頭。五年間,福壽園的業務範圍已從上市初期的八個省份、十座城市,發展到十五個省份、三十餘座城市,業務佈局加速向全國拓展。

上市五年之際,福壽園2018半年報資料顯示,墓地行業淨利潤53%,遠高於茅臺同期的利潤增速。

2018上半年,福壽園墓園服務經營利潤爲3.69億元,經營利潤率達到53.6%。而以暴利著稱的房地產企業,即使是號稱經營效率最高的萬科,同期經營利潤率也僅比福壽園墓園服務利潤率的三分之一多一點。“陽宅”的暴利竟然遠不如陰宅!

(圖片源自港交所福壽園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

這些數據都在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殯葬業不僅僅是高收入的行業,還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暴利引來的不僅是殯葬業出現更多的原生企業,更有知名公司割肉跨界殯葬業。

福成五豐:放棄餐飲業,轉行賣墓地

說到跨行殯葬業的企業,就不得不提到“福成肥牛”了。30多年前,李福成在河北三河以養牛起家,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牛王”。2004年,福成股份(後稱:福成五豐)以養殖業和屠宰加工業爲主業登陸A股。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福成五豐的畜牧業和屠宰加工業逐步走向了天花板,2014年之前福成五豐就曾被曝光虧損額在千萬元以上。

2015年年初,福成五豐將大股東旗下控制的三河靈山寶塔陵園有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全部裝入上市公司,正式吹響了跨界殯葬業的號角。

雖然踏足時間不長,但是殯葬業給福成五豐帶來的業績卻是餐飲畜牧遠遠不能及的。

2017年,福成五豐殯葬業的收入爲2.2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16.89%,而《維度》查看福成五豐2017年財報發現,其在殯葬業的營業成本僅佔全部成本的3.6%。

(圖片來源於福成五豐2017年度財務報表)

《維度》發現福成五豐在2017年財報中提到,當年度殯葬的毛利率高達86.8%,福成五豐還特別提出,殯葬業貢獻了公司近40%的利潤。

殯葬業給福成五豐帶來的巨大紅利可見一斑。

《維度》在2017年度的財報中看到,福成五豐強調,殯葬服務行業作爲公司主業的發展重點,努力使公司成爲該行業領域裏的龍頭企業,實現公司的戰略轉型的成功。

2018年,福成五豐更是成功的剝離了包括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河肉牛養殖分公司、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以及福成澳大利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華麗轉身殯葬業。

若無巨大利益,福成五豐怎會有此壯士斷腕之舉!

相較於轉型公司之難,而以殯葬業起家的老牌殯葬公司則佔盡先機,也開闢出了殯葬業的新路子。

殯葬也跨國:佈局東南亞,海外進軍是重點

作爲老牌殯葬公司的中國生命集團,不僅在國內市場佔有較大份額,還已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提起中國生命集團,很多人都以爲它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然而,它其實是一家主要提供殯儀服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公司地址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與福成五豐半路轉行殯葬行業不同,中國生命集團從建立之初,主營業務就是爲亡者提供殯儀、火化以及墓園服務,可以說是殯葬服務一條龍了。

(圖片來源:天眼查)

從公司介紹中《維度》驚訝地發現,這家服務於亡者的公司已經開始拓展海外版圖了。《維度》發現,中國生命集團進軍海外的決心並不是近一兩年纔有的,早在2014年的公司財報中就有了越南地區營收的身影。

(圖片來源港交所中國生命集團2014年度第一季度財報)

衆所周知,商業版圖的拓展基於的就是業務的穩健發展和商業矩陣的開發。簡單來說,想要拓展商業版圖,或營業額增長穩健,或多產業同時發展,因爲穩定的根基才能給生長提供動力。

然而,中國生命集團僅憑殯葬業務收入就孤身闖入國際市場,且近年來一直有着不俗的業績。

3月28日,中國生命集團發佈公告,2018年年度實現營業額 6266.7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3%;毛利2788.9萬元。

(圖片來源於港交所中國生命集團2018年度財務報告)

公告稱,收益增加原因由於本年度所提供殯儀服務由去年2183宗增加至2218宗。同時,每宗服務的平均花費由去年約1.9元增加至約2萬元。

母體公司的強大,離不開越南板塊的助力。雖然,中國生命集團在越南的佈局僅僅是提供墓地、墓碑銷售和提供墓園修繕服務,但是就其業績來看也很可觀。

而且相較於其他出海產業,出海初年基本面臨虧損或收支平衡的狀態來說,中國生命集團的越南板塊從出海的第一年開始,就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且在進軍越南的第一季度中,越南地區的殯葬業就爲中國生命集團創造了近四百萬的利潤。

可以說中國生命集團也確實吃到了殯葬跨國的第一隻肥美的螃蟹。

其實,無論是棄主業轉投殯葬業的“跨界明星”,還是殯葬業的“老牌莊家”,從這幾個公司的財報中,我們都不難看出殯葬業的暴利。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風的吹起,“互聯網+殯葬”在多元化發展殯葬業的同時,也讓衆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想要在殯葬業分一杯羹,很多互聯網殯葬企業也迅速崛起。

白事,本是沉寂肅穆的事情,但是,一旦加了“錢”的屬性,這個嚴肅的事兒竟也熱鬧了起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