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里程測試中,最為嚴苛的標準是美國執行的EPA,之後是即將在咱們這、歐洲推行的Wltp,而最不靠譜、最不真實的的標準就是目前我國所執行的nedc,這個標準貌似從1997年至今從來沒有改變過,所以就目前而言,nedc已經沒有辦法真實體現車輛的續航能力了,為了配合未來更加嚴苛的排放、油耗規則,我們未來會執行WLTP標準。。。

其實這三種標準,用真實性進行定義,是不準確的;實際上這三種規則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我們所執行的nedc標準太過於理想化,幾乎完全建立在勻速工況下的測試標準,無論什麼車在勻速路況的巡航能力都強、燃油經濟性都優秀,但我們在實際用車中,誰能經常保持單一路況、勻速行駛?大部分是在擁堵的路況反反覆復的起步、停車、起步、停車,所以咱們駕車遇到的實際環境,與nedc標準的理想設定相差太遠;所以現如今nedc標準所模擬的環境以經嚴重與實際不符。。。如果某標準已經出現問題,那麼基於這個標準而產生的結果(比如百公里油耗),還會準確么?鄙人不否認車輛在國道、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勻速狀態,可能與nedc標準差異不大,但咱們誰也不能沒事總跑高速、國道吧?大多數城市路況遠沒有那麼那麼好!所以nedc標準太過於理想,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所以基於這個nedc標準、所計算出的工信部油耗並不是很精確;當然在順暢的高架橋上、勻速行駛,我們可以跑出接近nedc標準的油耗,但這種理想環境我們很難遇到,所以99%的車友,跑不出工信部油耗!

NEDC標準

具體關於nedc標準的描述鄙人就不在這一一贅述了(抄書沒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各處查閱到;簡單點說nedc測試的流程就是四次勻速路段測試、一次模擬高速行駛,最離譜的是在測試中,連空調都不開,完全是機器人測試的風格(不怕熱、不怕冷),所以我們單從跑勻速這一點就能看出,這nedc標準的測試不可能准,誰沒事總能跑勻速?日常開車不都是循環著加速、減速的過程么?從下圖即可看出nedc的勻速路況偏多。。。nedc標準可以間接理解成渦輪增壓的福利,因為nedc標準的存在,所以小排量渦輪增壓成了省油的典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絕大多數朋友正常開2.0T的車子油耗一定比2.5L自吸發動機的油耗高(同級別、同重、同載荷),但在nedc標準下,這2.0T的渦輪機頭卻要比自然吸氣還省油!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利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勻速行駛不起正壓的特性,換來了省油的結果,要知道我們生活中主要的路況並不是勻速!比如2.0T的渦輪增壓機頭,保持60千米勻速行駛,此時渦輪系統不起正壓,那麼此時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就等於一台2.0L自吸發動機,而拿2.0L自吸對比2.5L自吸,當然是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更省油了(跑一樣的車速)!所以明明比2.5L更費油的2.0T發動機,硬生生的在nedc標準較多的勻速路況測試下,變成了比2.5L更省油,這叫什麼測試啊?空調、其它各類用電器都不開,還要跑勻速,油耗能不低么?所以小排量的增壓機頭很容易比自吸更省油!

更加嚴謹的WLTP

同樣對Wltp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鄙人不在這抄書;簡單點說Wltp標準下發動機工況更貼近咱們的實際工況,如上圖所示的那般,Wltp標準工況更為劇烈、起伏,更多的加速工況、更長的運行時間、更長的運行里程、更多的換擋次數,而勻速工況則非常的少見!所以Wltp標準之下,更多的加速工況使得想把油耗做的漂亮變成了奢望!所以燃油車跑按Wltp標準跑,油耗普遍上升!而純電車按照Wltp標準跑,續航里程普遍下降,所以Wltp標準要比nedc更接近現實!如上圖所示,兩種標準的重合對比圖!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Wltp標準工況全是密密麻麻的小鋸齒,所以這預示了Wltp工況的複雜性;執行Wltp標準或可能對歐、美系渦輪增壓車型的燃油經濟性造成重創!因為勻速工況太少,渦輪增壓發動機小排量優勢就沒有辦法發揮,所以歐美系渦輪增壓恐怕將以真實的面目去面對消費者,這也是歐系車企年抓緊布局那48V弱混的原因,為了給渦輪增壓減負!對渦輪增壓造成傷害的原理如下,Wltp標準的工況下,勻速太少、加速太多,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小排量優勢就沒了;還用上文2.0T與自吸2.5L做例子;勻速行駛時,2.0T完全可以當2.0L自吸用,所以油耗低於2.5L自吸!而Wltp標準下超多的加速工況,使得2.0T發動機頻繁的起正壓,2.0T的機器起正壓都能接近3.0L的自吸發動機了,所以它就省不了油了!所以從來都以省油著稱的小排量渦輪增壓,可能會在Wltp標準下撥下面具!

更加苛刻的EPA標準

與Wltp相比,EPA工況更加、更加貼近與實際工況,從上圖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工況圖遠比Wltp標準更加複雜,換句話說EPA標準下的工況比Wltp的加速、換擋、最大速度還要多,所以它可以更加真實的反應實際情況,所以EPA標準下的續航、油耗,最貼近我們實際用車時的表現!電動車跑續航,EPA標準下的里程最短!燃油車跑油耗,EPA標準下的油耗是最高的!如果工信部按EPA標準計算平均油耗,那麼基本等同於我們的實際油耗!之前咱們某大型自主車企的車子,被美國大批量退回的原因就在這!我們出口的純電汽車按照nedc標準做的平均續航里程,結果到了美國之後,人家按照EPA標準進行測試、檢驗,結果在EPA標準下,續航里程大幅度縮水,所以這批車才會被退回!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就目前而言,EPA的含金量最大!但目前我們要執行的還是Wltp標準,雖然比不上EPA,但終究比nedc准了許多!上述就是關於這幾種標準的描述,其實也沒辦法說誰真實、誰不真實,重點要結合實際的路況;就比如說看似最不真實的nedc標準,如果放到咱們的西部地區(地廣人稀車少),那麼它就是最標準的,比Wltp、EPA還要準確了許多!為啥,因為此時nedc工況與實際工況更接近唄(在咱們的西部地區,有時候同一個擋位能跑幾百公里);歐洲之所以執行nedc標準也與其實際路況有關,歐洲人口居住較分散、不集中,出了一些大城市外,其餘地區幾乎不會出現堵車,人們往往居住在鄉村、而每天早上開車去上班,就像德國人上班可能天天要跑高速!所以歐洲更適合nedc標準!而我們的標準總是參照歐盟,所以好多年前也搬來了nedc標準!但實際上咱們的東部人口密集區域的路況更接近日本、美國,所以nedc標準就不適合我們了;我們更應該使用Wltp或者EPA標準!所以真的是不存在什麼真實、不真實,重點在於合適、適合!我們東部發達地區路況不適合nedc標準,所以這個標準在東部就不真實;而它又適合西部地廣人稀區域的實際路況,所以nedc在西部就真實!


總的來說就是EPA>WLTP>NEDC,但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數都是採用的NEDC數據,所以我們消費者更加常見的就是由NEDC測試出來的續航里程;而WLTP是由日本、美國、歐盟等共同制定,它儘可能得模擬日常用車情況,還將車輛的滾阻、擋位和負載考慮進去,相比NEDC的測試結果更加準確。從上表的車速變化中可以看出,WLTP測試規程下,車速變化無規律,比較接近日常路況。WLTP測試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個部分,對應的持續時間分別為589秒、433秒、455秒、323秒,且對應的最高速度分別為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預計未來我國的新能源車測試標準也將參考WLTP。NEDC全名叫做「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翻譯成中文為「新標歐洲循環測試」,是歐洲的續航測試標準。目前,主要在歐洲、中國、澳大利亞使用。

NEDC的測試方法包含4個市區循環和1個郊區循環,由於在實際道路上測試不可控因素多、成本高的原因,我國的測試都在底盤測試機上進行的。還有一點就是其測試時間短、里程少、方法簡單,導致其和實際道路測試會存在較大相差。

WLTP——更靠譜

WLTP全名叫做「World LightVehicle Test Procedure」,翻譯成中文為「世界輕型車輛測試程序」,是一套全球統一的汽車油耗測試規程,由日本、美國、歐盟等共同制定。WLTP的測試方法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個部分,對應持續時間分別為589秒、433秒、455秒、323秒,對應最高車速分別為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並且將車輛的滾動阻力、擋位、車重等因素都融入到了測試中,相比NEDC的測試結果要可靠不少。EPA是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縮寫,是美國的工信部測試,其因為測試方法更加精準所以其測試結果也更加接近實際工況。

EPA採用電耗MPGe來表示電動車的能耗,它會在城市路況、高速路況以及混合路況下記錄該車輛的電耗並轉化為MPGe表示,並會將每款車型的能耗費用,充電時間費用直接表示出來。測試標準為 FTP75 (城市循環)和兩個補充循環(SC03 高溫空調全負荷運轉循環和 US06 高速、更高加速度工作循環),最終結果由這三個工況的實測結果通過不同的比例計算所得。


中國60公里等速巡航最牛逼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