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粉絲問我,為啥點評房企時從來不提恆大?

其實兩年前,濤哥專門講過恆大,後來很少推薦原因也很簡單,

恆大校招生還行,但社招方面缺乏培養發展體系,薪酬也沒競爭力,所以濤哥一般不會推薦。

下面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初,其中點評了萬科、恆大、碧桂園的人才戰略,兩年後大家再來看,也許別有一番風味。

《萬科、恆大、碧桂園的人才戰略》

作者:濤哥,首發於2017年1月

恆大:標準化高強度

歷史上所有經歷爆髮式增長的地產企業都會伴隨著大規模的挖人,從前的龍湖、後來的華夏、今天碧桂園,都不外乎這條路徑。

但恆大卻是個異類,一年之內從2000億擴張到3700億,竟然未在招聘圈內引發大的震蕩。

很少有人接到恆大的獵頭電話,朋友圈也較少看到恆大的招聘信息,從這個角度講,恆大可算是與世無爭的一股清流。

恆大並非不招人,只是打法與眾不同。不少公司嚮往標杆企業的管理體系,因此會盯住如萬科、中海等企業定向挖人。

恆大自身已經形成一套非常精細化,甚至過於複雜的標準化制度,萬科、中海等公司的人才到恆大反而難以適應。

比如,恆大工程線最有名的「旁站」制度,要求工程師在各項施工中必須全程「旁站」,就是只要施工單位開始幹活,工程師就一定要在站在旁邊,只要發現未按制度「旁站」,輕則扣工資,重則直接開除。

有次恆大集團發文,說是監察部通過視頻監控發現,某工程師在混凝土旁站時坐在地上,流於形式,予以降三級工資處分,這也從側面體現出恆大管控體系的精細和嚴苛。

除標準化之外,恆大的工作強度也很驚人,許家印

曾提出著名的「70、80、90制度」,即:

底層員工每周至少工作70小時,中層員工80小時,高層90小時。

雖說地產公司加班是普遍現象,但是能把加班變成量化指標的非恆大莫屬。

集權式的管理和文化限制了恆大在社招中對人才的吸引力,但其似乎也並不在乎。相比社招恆大更加關注校招生的發展,在薪酬和晉陞方面都給予很多傾斜。

在恆大工作七八年的校招生不少都成為了中層骨幹,在各項業務領域中獨當一面,這部分人大多經歷過輪崗,跟著恆大一步步成長和磨礪,專業紮實吃苦耐勞,有著較強的個人能力和市場價值。

在收入方面,恆大的薪酬總額在行業位列前茅,但是基層員工收入一般,一方面由於人員配置複雜、監管部門過多攤薄了大餅,另一方面則是獎金大部分被管理層分了,所以管理崗位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總結恆大的人才戰略,可以說:

大浪淘沙。

不管是社招還是校招,只要有能力、肯吃苦、熬得住,有朝一日做到管理層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但是在市場變化莫測,人才有更多選擇的今天,恆大集權式的管控模式,是否還足以持續驅動這艘巨艦向萬億進發,我們拭目以待。

萬科:文化正機會多

萬科在地產行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其長達十多年的規模領跑,更在於他專業化、職業化、理想主義的特質,為地產行業樹立了一個同行敬仰、外行尊敬、客戶喜愛的光輝形象,讓地產行業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也有可能擺脫「土豪」氣質,像500強外企那樣自信和國際范。

萬科是當之無愧的黃埔軍校,十多年來一直是同行挖人的首要對象,但萬科也真正證明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歷史上不管出現多麼嚴重的團隊流失,都依然能用顯赫的業績去擊碎一切質疑。

萬科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極其正能量的企業文化,這家公司發自內心的尊重人、關注客戶、積極進取,從領導到員工,都相信並踐行著這種價值取向,個人的內心意願與公司倡導的行動的融合聚變,促成了人性的解放,也實現了生產力的解放。

萬科也有嚴重的加班文化,但萬科的加班更多來自於把工作做到極致的主觀意願。萬科就是那種身邊都是牛人,這幫牛人不僅能力比你強、要求比你高,連加班都比你狠,在這樣一種學習和競爭的氛圍下,加班成了萬科人痛並快樂的選擇。

萬科有著這個行業最厚的人才池,一方面是正能量的企業文化帶來的長期服務紅利,另一方面則有賴於萬科自身的人才培養機制。

「新動力」校園招聘是地產行業歷史最悠久的人才發展項目,18年來為萬科輸送了上千位管理人才。萬科不僅大量培養學生兵,也很擅長將社招人才「萬科化」,除了長達一周的新員工培訓,萬科還會不定期組織專項的企業文化宣講,內部短期輪崗等,保障文化的傳承和標準的統一。

人才在企業久了總會有倦怠期,很多人會因此想換個環境挑戰自己,而萬科則通過跨地域輪崗、跨職能輪崗等形式激活人才,讓員工走出舒適區,在新的崗位上煥發活力。

萬科有著不成文的內部挖人機制,二三線城市常會私下聯繫一二線城市的優秀員工,用更大的權責、更好的發展機會吸引他調動,雖然沒有制度約束,但萬科簡單開放的文化保障了內部挖角的健康有序,這在其他地產公司是不可想像的。

萬科很願意給員工跨職能的管理機會,萬科的片區總經理不僅有工程出身,還經常有財務出身、成本出身、HR出身,這種橫向發展的制度給予內部人才無限的挑戰空間,使萬科有了這個行業最多的複合型管理者。

隨著這兩年萬科的大規模多元化,萬科人有了更加豐富的內部職業選擇,有HR轉去做教育的,有營銷轉去做金融的,有設計轉去做家裝的。不以過去限定未來,不拘一格降人才,多元化的萬科真正創造了一個讓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

在收入方面,相比萬科人創造的價值和其極高人均產出,萬科的薪酬真心不算高,這也是為什麼同行經常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入增長挖萬科的人,但是對於以價值觀和平台吸引人才的萬科來說,也確實沒有和同行拼薪酬的必要。

總結萬科的人才戰略,可以說:

激活個體。

萬科用高遠的願景、正能量的價值觀,不斷吸引著飽含理想主義情懷的年輕人為他前仆後繼。

馬斯洛需求理論說,人類的最高層次需求是「自我實現」,那以「為理想去實現」作為招聘口號的萬科,就是站在頂點對人才的降維收服。

碧桂園:高激勵快發展

2015年碧桂園銷售額1400億,僅為萬科的一半,2016年當莫斌在內部提出2800億目標時,不僅同行們不信,恐怕員工的心裡也沒幾分底氣。

沒想到,碧桂園竟然一舉突破3000億,年增長率達到120%,這樣驚人的擴張速度,讓互聯網公司都自愧不如,卻真實的發生在一家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地產開發商身上。

碧桂園是一家以激勵見長的公司,從幾年前高傭金高費用的渠道營銷,到今天高分紅的合伙人模式,碧桂園一直用收入給團隊打著雞血,老闆願意分錢,對員工總不是壞事。

「成就共享」和「同心共享」是碧桂園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推出的激勵模式,「成就共享」主要針對管理團隊,當項目的現金流和利潤指標達到集團要求,就可獲得高額的獎金包;

「同心共享」則是項目跟投的合伙人模式,管理層強制投資,員工自願跟投,碧桂園甚至可以為員工提供低息貸款的配資,幫員工用槓桿撬動更大的回報。

合伙人模式極大的激發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觸發了管理團隊從經理人到小老闆的心態轉變,使開源節流的經營思維自然的融入運營管理,快速提升了經營效率。

碧桂園總裁莫斌曾公布說「同心共享」項目的平均年化自有資金回報率高達61%,而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也曾說:

「碧桂園未來的區域總、項目總年薪應該在千萬、百萬級別以上。」

除了在物質回報上的激進,碧桂園在用人方面也非常大膽。幾年前碧桂園的渠道營銷橫掃市場時,我就見過好幾位二十八九歲便負責幾十億大盤的碧桂園營銷總監,而最近三年碧桂園又強勢打造了「未來領袖」項目培養管理人才。

「未來領袖」只招收國內外名校的博士,起薪高達40萬以上,目標是用三年時間把博士培養成項目總,雖然HR同行們大多表示看不懂,但碧桂園還確實是投入了真金白銀在做。

「未來領袖」在碧桂園內部極受重視,有量身定製的培訓和輪崗計劃,包括楊主席、莫總裁和各區域老總都會親自負責帶教,到項目上一般會直接掛副總經理的抬頭。

從結果看,碧桂園確實從「未來領袖」中提拔了一批年輕的項目總、城市總,比如黃石城市總是2014年中科院畢業的,咸寧城市總是2013年武大畢業的,還有不少2015年畢業僅一年多的博士通過碧桂園的項目總認證準備走馬上任的。

如此快速的提拔到底成績如何雖然難以知曉,但這種大膽使用年輕人的勇氣令人欣賞。

總結碧桂園的人才戰略,可以說:

野蠻生長。

快速擴張給了內部人才廣闊的發展空間,高額激勵使團隊充滿幹勁的創造業績,以「未來領袖」為代表的閃電提拔也像鯰魚一般刺激著管理層永不停步,以業績說話的碧桂園不斷向著下一個目標瘋長。

濤哥,房企人力資源總監,著有多篇地產職場10萬+熱文,關注地產行業趨勢,解答職業發展困惑,微信公眾號:濤哥雜談,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