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高票回答说的「真正的美食,一定是在城市里,在大饭店里」谈谈我的看法:

1,民间没有高手的情况,主要存在于那些高度统一化、科学化、体系化的行业当中。比如科研、体育、医学。像烹饪这种主观、没有统一标准、高度分散的行业,民间不仅有高手,而且很多。类似的行业比如文学创作,就有散文家李娟这样的民间高手。

2,美食的诞生不仅仅需要厨师的技艺,更有赖于天时、地利、物产以及完整的供应链。就像出了潮汕就很难吃到真正的潮汕牛肉火锅,因为环境、器具、人员都可以复制,但是食材无法复制,小城市、高人口密度、高密度店铺、高消费量带来的极致配送效率无法复制。而且即使在潮汕本地,相比市中心的大牌连锁,老饕们也更喜欢驱车十几公里去郊区的小店。我相信,《风味人间》第一期讲到的捻转,离开乡村,离开农田,任何大厨都不可能复制出来。

3,美食的标准是多元的,不像体育能定输赢,排次序。你说粤菜和川菜怎么分出高下?小龙虾和分子料理怎么分出高下?更何况人体还有吃腻这个机制,再好吃的东西也经不起多吃。

4,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舌尖3除外),一直传递的价值观都是多元,而不是谁碾压谁。


高票答案 @装甲熊 说美食只在大城市、大饭馆里,还有日本人发明的味精最好吃吧啦吧啦的。

大道理我是不懂的,我只知道

我小时候,兰州人吃手抓羊肉,最有名气大家最趋之若鹜的几家店都叫做:十公里,十八公里,最远的还有叫二十公里的,无他,这些店本身都没有招牌,都是以国道距离兰州还有多少距离的路碑命名的,南来北往的司机吃出了名气,城里的人也都听说这边的手抓比城里的好吃,因此经常有国道上浩浩荡荡堵了一堆私家车公家车出城吃羊肉的盛景。

大学时负笈成都,吃过最好吃的盐煎肉、粉蒸肉是在青城山的农家乐,载我们去的同学老爹夹起一筷子灯盏肉,两眼放光:「你们晓得为啥这里的盐煎肉味道这么足嗦?成都城里可吃不到这么好的猪肉!」

现在在江苏,贵客来了,最高级别的宴请都是直接开车去江边,芦苇渔火中方有上好的江鲜,像明前刀这些东西,五星级饭店的菜单上反而都不会有,因为没有稳定的货源。若是秋风起蟹脚痒的季节,那自然要去湖边的水街蟹庄,阳澄湖、太湖、长荡湖,老饕只要剔除一点儿腿子肉就能吃出各自的不同。

只在大城市,大饭馆里?

那能吃到什么好东西……


一开始觉得只是讲美食推荐的一部纪录片,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陈晓卿导演的,记录著中外美食的演变过程。每期都会讲到在地球的另外一边的国家民族他们又有著与中国人饮食相似的烹调方法,每次看的我都口水直流,他拍的每一个镜头都能最大程度的把美食的淋漓精致展现给观众看,千万不要饿了的时候看,不然恨不得责怪自己为什么手残要点进去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台湾成功港一个年轻镖鱼手的故事,看到末尾才能感叹到他们的不容易

他站在渔船的最前面,随著海浪的翻打,船摇摆不定,迎著大风大浪眼睛盯紧海面,不敢一起疏忽,不然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捕鱼时机。当时看的我那个紧张啊,生怕他又出现了什么意外,节目介绍说使用传统的镖鱼法能够对海洋的破坏最小,但是很考验镖鱼者高超的技术,过程也很艰难。

就只是用这个长长的镖

捕获一条很大的鱼,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难和不容易。节目组跟著他们足足等了五天,不敢停止摄像头运作,生怕错过了旗鱼的每一个镜头。

我觉得陈晓卿导演的《风味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升华,一部更比一部完美。真的超棒的,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

再次提醒:真的不要饿著看,不然请备好纸巾准备擦擦你的口水哦。


我想赞美它。

没了条条框框的限制,陈晓卿天马行空给我们带来了精彩和希望。

他很聪明,这季里面介绍到便宜亲民的小店都在国外,国内的都是私人家里,食材非凡,再不是现代生活随处可寻或排排队就能体验的美味。 让你看的时候只能忍著饥饿咽口水,吃得起的你找不到,找到的你也吃不起。 你就安心欣赏,像观赏艺术品一样。

不打感情牌,不谈情怀,单纯的介绍美食,而且遥不可及的美食,要说舌尖看时饿的想吃泡面。 这季看前我就泡好了面,可我宁愿饿著也不想继续吃泡面。

作为生存第一本能需求,好吃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景,他的作品像是给了我们一个希望,有弹幕说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确实这种质量的纪录片上院线也能排期满满,因为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让人们发现并憧憬。

看完感觉就像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一样,可它介绍的美食却真实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又离你那么遥远。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建议不要空腹看,会看饿了,饿到想啃手机。也不要吃饭的时候看,会很嫌弃自己做的饭。

加入了那种微观的摄影,你能看到盐粒怎么样一点点腌进火腿里,美炸,又很想流口水。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美食背后的风味人情。比如第一期里找笋的夫妻,两个人相守相伴的温情;比如叉鱼少年,迎著海浪不服输的激情。美食有了感情的滋润,才更显美味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