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某高票回答說的「真正的美食,一定是在城市裡,在大飯店裡」談談我的看法:

1,民間沒有高手的情況,主要存在於那些高度統一化、科學化、體系化的行業當中。比如科研、體育、醫學。像烹飪這種主觀、沒有統一標準、高度分散的行業,民間不僅有高手,而且很多。類似的行業比如文學創作,就有散文家李娟這樣的民間高手。

2,美食的誕生不僅僅需要廚師的技藝,更有賴於天時、地利、物產以及完整的供應鏈。就像出了潮汕就很難喫到真正的潮汕牛肉火鍋,因為環境、器具、人員都可以複製,但是食材無法複製,小城市、高人口密度、高密度店鋪、高消費量帶來的極致配送效率無法複製。而且即使在潮汕本地,相比市中心的大牌連鎖,老饕們也更喜歡驅車十幾公里去郊區的小店。我相信,《風味人間》第一期講到的捻轉,離開鄉村,離開農田,任何大廚都不可能複製出來。

3,美食的標準是多元的,不像體育能定輸贏,排次序。你說粵菜和川菜怎麼分出高下?小龍蝦和分子料理怎麼分出高下?更何況人體還有喫膩這個機制,再好喫的東西也經不起多喫。

4,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風味人間》(舌尖3除外),一直傳遞的價值觀都是多元,而不是誰碾壓誰。


高票答案 @裝甲熊 說美食只在大城市、大飯館裡,還有日本人發明的味精最好喫吧啦吧啦的。

大道理我是不懂的,我只知道

我小時候,蘭州人喫手抓羊肉,最有名氣大家最趨之若鶩的幾家店都叫做:十公里,十八公里,最遠的還有叫二十公里的,無他,這些店本身都沒有招牌,都是以國道距離蘭州還有多少距離的路碑命名的,南來北往的司機喫出了名氣,城裡的人也都聽說這邊的手抓比城裡的好喫,因此經常有國道上浩浩蕩蕩堵了一堆私家車公家車出城喫羊肉的盛景。

大學時負笈成都,喫過最好喫的鹽煎肉、粉蒸肉是在青城山的農家樂,載我們去的同學老爹夾起一筷子燈盞肉,兩眼放光:「你們曉得為啥這裡的鹽煎肉味道這麼足嗦?成都城裡可喫不到這麼好的豬肉!」

現在在江蘇,貴客來了,最高級別的宴請都是直接開車去江邊,蘆葦漁火中方有上好的江鮮,像明前刀這些東西,五星級飯店的菜單上反而都不會有,因為沒有穩定的貨源。若是秋風起蟹腳癢的季節,那自然要去湖邊的水街蟹莊,陽澄湖、太湖、長盪湖,老饕只要剔除一點兒腿子肉就能喫出各自的不同。

只在大城市,大飯館裡?

那能喫到什麼好東西……


一開始覺得只是講美食推薦的一部紀錄片,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陳曉卿導演的,記錄著中外美食的演變過程。每期都會講到在地球的另外一邊的國家民族他們又有著與中國人飲食相似的烹調方法,每次看的我都口水直流,他拍的每一個鏡頭都能最大程度的把美食的淋漓精緻展現給觀眾看,千萬不要餓了的時候看,不然恨不得責怪自己為什麼手殘要點進去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臺灣成功港一個年輕鏢魚手的故事,看到末尾才能感嘆到他們的不容易

他站在漁船的最前面,隨著海浪的翻打,船搖擺不定,迎著大風大浪眼睛盯緊海面,不敢一起疏忽,不然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捕魚時機。當時看的我那個緊張啊,生怕他又出現了什麼意外,節目介紹說使用傳統的鏢魚法能夠對海洋的破壞最小,但是很考驗鏢魚者高超的技術,過程也很艱難。

就只是用這個長長的鏢

捕獲一條很大的魚,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艱難和不容易。節目組跟著他們足足等了五天,不敢停止攝像頭運作,生怕錯過了旗魚的每一個鏡頭。

我覺得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是《舌尖上的中國》的升華,一部更比一部完美。真的超棒的,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

再次提醒:真的不要餓著看,不然請備好紙巾準備擦擦你的口水哦。


我想讚美它。

沒了條條框框的限制,陳曉卿天馬行空給我們帶來了精彩和希望。

他很聰明,這季裡面介紹到便宜親民的小店都在國外,國內的都是私人家裡,食材非凡,再不是現代生活隨處可尋或排排隊就能體驗的美味。 讓你看的時候只能忍著飢餓咽口水,喫得起的你找不到,找到的你也喫不起。 你就安心欣賞,像觀賞藝術品一樣。

不打感情牌,不談情懷,單純的介紹美食,而且遙不可及的美食,要說舌尖看時餓的想喫泡麵。 這季看前我就泡好了面,可我寧願餓著也不想繼續喫泡麵。

作為生存第一本能需求,好喫是人類最美好的願景,他的作品像是給了我們一個希望,有彈幕說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確實這種質量的紀錄片上院線也能排期滿滿,因為它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讓人們發現並憧憬。

看完感覺就像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一樣,可它介紹的美食卻真實的存在這個世界上,而又離你那麼遙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建議不要空腹看,會看餓了,餓到想啃手機。也不要喫飯的時候看,會很嫌棄自己做的飯。

加入了那種微觀的攝影,你能看到鹽粒怎麼樣一點點醃進火腿裏,美炸,又很想流口水。

最值得稱道的還是美食背後的風味人情。比如第一期裏找筍的夫妻,兩個人相守相伴的溫情;比如叉魚少年,迎著海浪不服輸的激情。美食有了感情的滋潤,才更顯美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