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音色控,鄙人认为,张碧晨是如今我寻觅到的越听越有味道型选手,这种选手在男歌手中的代表是陈奕迅,特质是声音醇厚有磁感,这来源于凶猛的胸腔共鸣。男歌手还好,华语乐坛女歌手中,真的是少之又少,蔡琴算?但声线似乎不够时尚,现在也算边缘化的歌手吧。

张碧晨声音特质挺明显,这样的歌手容易成为文艺、小众圈的香饽饽,但张碧晨很明显现在走的是全民实力派路线。个人认为,她的聪明之处在于,无论是好声音比赛唱的大情歌,还是现在走的情歌带中国风路线,都是受众公约数最大的曲风,当然她也是很适合的,而在大众圈中,这样的音色的歌手又是少的,天时地利人和。

很多人说她是韩式唱腔,但其实,先进的唱法在全球都是通用的,这种唱法在欧美、日本、韩国属于主流唱法,那么唱法一样的情况下, 歌手们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呢?主要体现在语感上(顶级歌神唱歌都是像在讲话,比如Bob Dylan),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张碧晨对歌词的诠释的,不信,你可以照葫芦画瓢,将她在歌词中轻重强弱的表达转化成朗诵,也是情感饱满的,这方面倒是和许多韩国歌手的表达相似,也许这是让她打上「韩式」标签的原因吧。

以上都是从她作为歌手的角度表达的看法。人设的话,我觉得她是一股清流哈哈哈。举几个例子:

一期张绍刚主持的百乐门中,她把」门牙大、有喉结、管子粗「归结为自己的特点,洋洋得意地说「这是我的个人特色啊,挺好的」,哈哈哈当时就被这个可爱到了,现在能如此正面地正视自己缺点的人不多啊,尤其是一众流量偶像小生当道的娱乐圈,我觉得现实生活能做到这样的人也少,一个大气、直爽、自信的女子跃然眼前。

一次快乐大本营的采访,小方让她用一个词形容自己,张:「大大咧咧?这个词好像不太准确,那就大气吧哈哈哈哈」,然后一拍腿、从沙发上笑得坐起来,典型天津大爷形象。谈到孙坚的一张造型照,爱穿五分大裤衩的天津大爷认真点评起来,然后自嘲道「我是有审美的,只是穿得比较随意。」这情商我个人也是喜欢的啊,随和自然。

哦对了,记得她第一次演唱会的时候,钢琴失灵不响,小姑娘也不慌不忙,十分镇定,开始和观众唠嗑,怎么说呢,这是我一直想培养的气质,那种看似不管不顾没心没肺,其实又看得清局势,得失心和野心之间有很好的平衡,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其实挺难做到的。

还有就是,很有想法啊。说道准备演唱会,「从企划、视觉也好,我都是非常高程度参与,操了很多心,但是我觉得这是意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都是我想做的,只有参与得更多才能更好体现『我』,也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我这两年在干什么,不是只是觉得我是个选秀歌手,我是个只会唱情歌的小丫头,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歌手,要做的一件非常本质上的事情。」

除了音乐,我看到一些自己想拥有的闪光点,榜样的力量吧,挺好的。歌声随风即逝,人格魅力是恒久的东西。


感谢邀请

张碧晨,1989年9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华语流行乐女歌手,2013年7月,作为韩国女子组合SunnyDays成员正式出道。

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夺得年度总冠军,成为「好声音」的首位女冠军,她是最受欢迎新锐歌手。

2017年,一首《凉凉》作为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插曲,让所有人对她印象更加深刻,之后又被多少人传唱!

歌词「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著我,浅浅岁月佛满爱人袖,片片芳菲入水流。」

她独特的声音宛如细雨般,一开口心都化了,她的声音很完美,很特别,也很让人佩服,很容易被她的声音吸引住。这首歌也只有她唱的才真正好听。

还有一首《年轮》是电视剧《花千骨》插曲。由汪苏泷创作,张碧晨演唱

歌词:「数著一圈圈年轮,我认真,讲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修改一次次离分,我承认,曾幻想过永恒,可惜从没人陪我演这剧本」

《年轮》中张碧晨的声音蕴藏的凄美感融合她韩式抒情演唱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这首歌传达给听众「世间最毒的仇恨,是有缘无分」的忧伤感,令人不禁想起《花千骨》里美好但绝望的爱情。很催泪的一首歌,很催泪的声音!她的声音可以让人越听越有味道,她这种有魔力的声音,现在是少之又少了,她在演唱有恰到好处的转音,流畅的真假声转换,她的声音蕴藏著出人意料的沧桑感,

喜欢她唱的歌,也喜欢她的独特的声音。

她好听的歌曲还有《不要忘记我爱你》《血如墨》《下一秒》《一吻之间》《时间有泪》《如果一切没有发生过》


最早接触张碧晨应该是看好声音的时候,那时候就觉得这个人不像是一个新人。没有新人应该有的青涩感,也不像她自己长相那样的甜美。

似乎对舞台有著与生俱来的把控力,恰到好处的转音、流畅的真假声转换 ,声音蕴藏了出人意料的沧桑感,对于歌曲情感的把握、展现也是很到位。

她能够娴熟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能充分的掌握不同风格难度的歌曲,从而发展成她自己独特的唱腔。

她的演唱风格没有血脉贲张的热舞,没有嗨翻全场的劲爆,往往只是静静地站在那,但就是这种简简单单的安静,自然而然就打动了听众的耳朵。

总的来说呢,是一个很不错的歌手,音域不宽但是有自己的特色,咬字清晰,很稳健。


音准好,唱功强,嗓音独特!自然受欢迎!


张碧晨的歌本身就很有特点好不好?像他唱的怒放的生命我就觉得唱得很好,还有他的代表作,小芳。也是中国传唱度很高的,还有一首更为经典的,你在他乡还好吗?是他在化疗期间为了战胜病魔而为抛弃她的男朋友写的,我觉得这个感人至深,让我潸然泪下。


您好!分析张碧晨的声音特色离不开「韩式唱法」。

张碧晨早期曾经在韩国当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生,后来回国发展参加了《中国好声音》,很多人对张碧晨的声音很感兴趣。第三季《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学员张碧晨在争议声中拿下冠军,同时也将「韩式唱法」这一词语带入观众视野。「唱什么都一个味儿,像有东西含在嘴里」成为大多数网友质疑张碧晨冠军宝座的理由,称其唱功不佳。究竟什么是「韩式唱法」,张碧晨的唱功究竟如何呢?

韩语发音造就了独特的韩式唱法,从专业角度,「韩式唱法」有两大特点。首先,中国人说汉语,讲究的是字正腔圆,但韩语的吐字本来就有一些含糊,会让人产生好像嘴里含了东西的感觉。要学习一个国家的唱法,必然得懂得所在国家的语言。张碧晨在韩国受训,虽然掌握了这样的吐字方法,但回到本国舞台,又综合了汉语的发音,咬字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其次,「韩式唱法」气声运用尤其多,音半真半假。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气声唱法比一般通俗歌曲采用的关闭唱法还要更有难度,且不好掌握。气息稍微控制不好,就容易让声音显得疲倦,甚至走音。此外,「韩式唱法」的发声位置偏后,后喉腔用劲,颤音多,高音也很容易上去。这种唱法非常适合演绎抒情歌曲,但在快歌和需要爆发力的歌曲演绎上,就会显得略有不足。

张碧晨虽然只有20多岁,但经过在韩国的专业训练,发声靠后,且气声控制非常稳。周帆认为,「她此前应该接受过美声唱法的训练。」在选歌方面,张碧晨非常懂扬长避短,选的都是抒情曲目,且都是前部较为平缓,中间逐渐拉高的歌曲。这也成为她夺得冠军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每一首歌都有自己适合的唱法,即使天生音色不好,也能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位置,来掌握唱歌技巧,从而演绎不同的歌曲。像郁可唯、张靓颖,本来就是英语专业,英语发声靠后,这也使得她们在演唱英文歌曲的时候,有很大的优势。吐字是演绎一首歌非常关键的因素,要是完全以韩语的吐字方法来演唱中文歌曲,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其实早在2012年张碧晨就在韩国获得「K-POP世界庆典」最优秀奖,那时的她刚到韩国不久,虽然演唱技巧有所提升,但韩语发音却实在勉强。这一点,在《有料好声音》节目视频里可以得到印证。虽然韩语发音不怎么标准,但年纪轻轻就能站在异国他乡的大舞台上独自演唱,张碧晨的唱歌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然而作为一个实诚的天津妹子,诚如张碧晨自己所言,若没有当初韩国练习生的刻苦,她今日的台风可能不会如此稳健,歌声也许无法表达更多的情感。相信所有的经历不论好坏,终究会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位好声音歌后的未来发展,值得大众期待。


大家好,我是型男魅力,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对于张碧晨,我就想起来了杨宗纬。二位搭档把《凉凉》演绎的精彩绝伦,我也是通过这首歌才真正的认识她,或者说是走进了我们大众的视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题曲。

很多朋友也在探讨关于他的声音很好听,博主发问也是应大众之声。还是从专业的角度还分析一下她的声音特点吧。

首先,张碧晨的声音蕴藏著沧桑感,她有著甜美的笑容、弯弯的眉眼再加上韩范的穿著打扮,她的韩式抒情风令人耳目一新,总能把歌曲演绎情绪饱满、掌控自如。张碧晨对舞台的把控能力似乎与生俱来,虽然只是静静地站著,但就是这种安静的力量,却自然地打动了听众。

张碧晨是拥有磁性好嗓音的实力唱将,她性感慵懒的声线又具有个人风格的唱腔在音乐作品上更具多元性和可能性。而在创作方面,她特立独行的坚持和大胆无畏的创新更发挥了张碧晨内在无穷的潜力。张碧晨凭借深厚的唱功及精彩的表现获得认可。

其次,张碧晨以其稳定的唱功和发挥夺得《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总冠军,她在演唱中恰到好处的转音、流畅的真假声转换,甚至韩范儿的穿著打扮,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都是独树一格的。她著装多以清新淑女的韩式少女扮相为主,简单的编辫发型,服装也多为纯净的白色,平时生活中她也很喜欢随性自然,穿衣搭配追求优雅、舒适、甜美风格。

最后呢,张碧晨爽气实诚又有点大大咧咧,她是长发长裙唱著绵长安静情歌的温柔姑娘。而她充满细腻情绪的歌声、扎实的现场唱功以及精彩的舞台表现,展现了她大气成熟的一面。 张碧晨能够娴熟地控制自己的声音,有充分的准备驾驭抒情流行、K-POP、电子舞曲等不同风格难度的歌曲,也练就了她自己独特的唱腔,形成华语乐坛中比较有音色辨识的女歌手。


「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著我,浅浅岁月,拂满爱人袖,片片芳菲,入水流,」还记得这首《凉凉》吗?张碧晨与杨宗纬为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演唱,之后又被多少人传唱,张碧晨一开口,整个人都苏了,那么今天来跟大家说一下张碧晨的唱功如何呢?

 张碧晨在演唱中有恰到好处的转音、流畅的真假声转换,她的声音蕴藏了出人意料的沧桑感,和她韩范儿的穿著打扮、弯弯的眉眼与甜美的笑容有些格格不入,她韩式抒情风令人耳目一新,《一路上有你》整首歌唱得情绪饱满,掌控自如。她不仅仅在《好声音》的舞台上一鸣惊人,在走下舞台之后,有关于她的故事迅速在网路上广泛传播。

  张碧晨,1989年9月10日出生于天津,中国华语流行女歌手。2013年,作为韩国女子组合「sunny days」成员出道。2014年10月7日,获得《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年度总冠军,成为「好声音」的首位女冠军;同年获百度沸点最佳新人、第14届华鼎奖最受欢迎新锐歌手、第22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最佳新锐歌手和十大金曲等十多个奖项。

  2015年4月16日,获第19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年度新人奖。2016年1月,获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12月29日,发行首张国语专辑《开往早晨的午夜》。2017年,凭借专辑《开往早晨的午夜》获得第24届东方风云榜年度概念专辑奖,为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献唱片尾曲《凉凉》。2018年1月,凭借《凉凉》获流行音乐年度盛典2017年度最佳影视剧主题曲奖。

  在参加「好声音」的比赛过程中,张碧晨始终给人留下青涩的印象,她对舞台的把控能力似乎与生俱来,虽然只是静静地站著,没有血脉贲张的热舞,没有嗨翻全场的劲爆,但就是这种安静的力量,自自然然地打动了听她唱歌的耳朵。

  张碧晨一般采用韩式的唱法,一般都是半气声,这种唱法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就是气声运用极多,咬字不实而是半虚,音半真半假,术语叫半空气半声音,换气时呼吸极重极长,发声位置偏后,后喉腔用劲,胸声明显,哭腔重,颤音多,常嘶吼,高音因此容易上去。

  用情感的投入度来帮助声带工作,声带使用度少,不易疲劳,声音人为制造毛边,甚至为了这种效果故意不掩饰喘气声,有立体层次感,情绪显得饱满,非常适合东方人种,特别是韩语发音咬字的抒情歌演绎。归纳起来主要就是气声,深喉,哭腔,颤音和嘶吼。韩式抒情的5大特点,气声是第一大特点,有的人只具备一两项,如果有人全部具备,那就是非常厉害的高手了,张碧晨则是高手之一。

  韩式唱法是很先进的,尤其是关闭唱法做得很好,关闭唱法使得嗓子不大容易受损而且听起来很舒服,可以借鉴他们的关闭闭合唱法,张碧晨在韩国主要学习SLS唱法(美国首创)唱一些beyonces,惠特尼休斯顿的歌曲,所以你们听她唱的《爱你的宿命》,里面用到的就是鸡尾酒式的唱法,韩式的(韩文部分)+欧美式的(中文部分),很是好听。

  张碧晨的发声方法很科学,控制得很稳,音准也好,又很恰当的用了些气声,所以情感逐渐饱满,特别是个别句突然加大情感,毫不掩饰这种唱法,前后对比就非常大,而且她的音色、情感和炫技是结合得非常好的,既表达情感合理,又没过犹不及,还稍微表现了些演唱方面的小技巧,具体就不说了,唱法本身没有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张碧晨运用得巧妙,没完全移植,就属于适合,总的来说,张碧晨已经算是很高的水准,能够展现好唱功,也是很不容易的,她的歌唱技巧极高,音色又好,知道用什么样的技巧,演绎去打动人,让听者走心,虾米上的试听率就是最好证明,她的所有歌曲(9首)全部进入试听率前30,在所有三季好声音里独占鳌头。


张碧晨的演唱功力在这两年长进不小,她的标志性唱法便是对鼻腔共鸣的纯属运用,这对真假声转换、音区过渡的衔接、以及声音的虚实结合是有很大帮助的,使她的声音听上去流畅自然,立体而扎实。这也同时赋予了她浓重的鼻音,再加上她十分擅长使用颤音,因此她的声线总带有一些「哭腔」,很适合演唱抒情歌曲,尤其是对于悲伤情歌里撕心裂肺的诠释实在是很有优势。

她曾经在韩国接受过通俗唱法专业训练,使张碧晨能够娴熟地控制自己的声音,有充分的准备驾驭抒情流行、K-POP、电子舞曲等不同风格难度的歌曲,这也练就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形成华语新秀中比较有音色辨识的女歌手,而这也正是张碧晨可以被称为「玉」的原因。

然而在《歌手》的舞台上,遭遇过淘汰的张碧晨显然没有获得像其他歌手那么多的认可,在突围赛以第五名的成绩惊险地进入半决赛,最后奋力进入了总决赛。只能说,在这个舞台上,她还是一块经验不足且略带羞涩的「璞玉」。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张碧晨在《歌手》舞台上的历程:

第一期,张碧晨初入《歌手》还只是单纯地希望能在技巧上达到预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舞台上的其他歌手的「演唱理念」已经升级了。大家在选歌的时候已经开始加入对自我思想的表达,注重与观众的多维共鸣,例如李健《父亲的散文诗》、赵雷《成都》、林忆莲《柿子》。而张碧晨的第一首选曲《时间有泪》的原因仅仅因为觉得它是首比较安全的曲目,因此,在选曲起点上就落后其他歌手。

在第二次竞演时她已意识到了该问题,于是希望能通过音乐为观众讲故事,因此她演唱了曾经演绎过的经典曲目:《红玫瑰》。略显遗憾的是张碧晨在演绎过程中缺少对情感意图的揣摩,这在她访谈时也提起过,缘于她并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经历,只能依赖于「想像」去填补音乐里的画面。

张碧晨的转折是从她的返场歌曲开始的,返场后她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胡桃夹子》,这首歌曲引用了著名古典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胡桃夹子》中的一段旋律,以高雅神秘的氛围在观众面前逐一呈现。由于是自己原创的关系,通过这番演绎也让观众第一次近距离领略张碧晨的内心世界,开始真正从她的歌曲中找到了久违的感动。再往后的《你给我听好》与《不散,不见》,可以看得出张碧晨一直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她选择的无一不是带有自己的情感共鸣的歌曲,也让她在这个大将云集的战场上虽然艰难却有惊无险地挺进了总决赛。

词作家甲丁在突围赛前评价到:「赛到这个程度,大家比拼的实际上就是『经验』、『修养』和『禀赋』。」

之所以说张碧晨还是一块「璞玉」,就是因为相较于那些经验丰富、积淀丰厚的前辈们来说,张碧晨显然还像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尤为体现在舞台上如何与观众交流,如何通过音乐走进观众心里,这都是张碧晨等年轻一辈歌手需要学习的。

在舞台表现方面,当她向杜丽莎请教《你给我听好》的时候,杜丽莎没有评价她的演唱,而是送给了她非常简单的一句话「Look at the audience.(盯著观众。)」这也就点出了她在舞台表演中还是有些羞于与观众进行交流,更宁愿闭著眼睛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情感里。相比之下,杜丽莎的舞台表现方式虽有些老套,但却大气外放流露真我,特别是在总决赛返场歌曲《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舞台感染力展露无遗。

在演唱方法上,张碧晨即便有很到位的强弱处理,音色转换,但发音位置比较没有变化,缺少一些 「叙述感」的细节处理。演唱过于追求「工整」,就少了一些「意蕴」,即便情到深处,但仍然容易使观众产生距离感。真正富有感染力的抒情歌曲演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话一样,有叹有念,娓娓道来。林忆莲在第一期中演唱的《不必在乎我是谁》,就是一个很好地范本。

再者,相较于前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音乐修养的积累,张碧晨明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从刚才的历程回顾中就可以感受到她与前辈们的差距。生活阅历是歌手成长的「养料」,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音乐灵感,更有深度地挖掘、诠释和表达歌曲的内涵,才能拥有更多可以通过歌曲展现给观众的思想和情感;音乐修养是歌手成长的「沃土」,有足够的音乐修养和歌曲积淀,才能够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通过更合适的歌曲,用更有效的表现形式,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诸如李健与林志炫,都属于厚积薄发,内力深厚的人物。

当然,如此年轻的张碧晨,面对著这种差距是无可厚非的,只要张碧晨用心积累,以她的基础,达到前辈们的高度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好在张碧晨再次光临这类竞争激烈的舞台就表现出很平坦的心态,她不骄不躁、勤恳努力,不断调整和改进著自己,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她的学习能力与赤诚之心。

不知何时,张碧晨在这个舞台上才能够像其他几位老牌唱将一样绽放著从容自信的微笑、淡然自若地迎接挑战、放松亲切地用音乐与观众交流著情感。倘若如此,那么她所能释放的能量,将不可设想。

待时光好好磨洗,终有一日,张碧晨这块「璞玉」,一定会显现出独有的耀眼光泽,碧绿的璀璨终将会迎来黎明苏醒的清晨。


张碧晨受爱唱民歌的妈妈影响,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碧晨2009年,本想考中戏的张碧晨在父母的劝说下转而投考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2010年,大一的张碧晨参加了大学里举办的歌手大赛,并获得本科生部第二名的成绩;同年5月,参加了研究生部歌手大赛,获得冠军 。

然而小编觉得张碧晨的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大家有没有发现她的歌很大部分都融入这浓浓的歌谣之类的民曲呢?最为我们知道就是那首《凉凉》里面的歌词很大一部分都带著浓浓的民声。说她的歌好在哪,小编觉著不仅仅因为她的嗓音还有更多的是她在唱歌时的那种带入感更能博得人们的喜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