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试炼都是自己的』

 

一早进公司,一个令人陌生的韩锡律如同活尸般地行尸走肉,张格莱好像也习惯了这样失去活力的韩锡律,或许,正确来说,他只能等待韩锡律自己突破现况的那天。为了忍受自己的萎靡不振,为了熬过非正义而虚伪的残酷时刻,韩锡律选择了缄默不语。就像一直在磨练没有感觉的方法一样,一直在坚持,韩锡律失去了笑容,身边的人也失去了他。

「即使失去道,比赛还是会继续」。张格莱一直以来都在追赶著世界的脚步,过去那段一个人度过的时光,许多自己熬过的异样眼光与压力,是催促著他一直努力往前的推进器。缄默不语,循著不知道对不对的方式拼命埋头苦干著,原本这是张格莱的担当角色,但今天,韩锡律也扮演起这个低调做事的角色,放弃抗争,只是吞下所有不满,做著份内的事。

 

极端与极端是相通的,很有默契地,「我们之间谁也不敢轻易相互忠告,进公司以来的一年五个月,我们充分明白了,试炼是自己的份」。

于是你看我,我看你,我们的沟通不需言语,一个眼神就能意会。如同张格莱之于韩锡律,韩锡律之于安英怡,张白旗之于安英怡,张白旗之于张格莱。但张白旗之于张格莱,有一点不一样了。

张白旗与张格莱的友情在上一集的十万块任务后有了很明显的进展,得知张格莱被迫从负责人的名义剔除后,即使别扭的性格使他无法直白地表达关心,但他借由「不是我们的错」来安慰张格莱,除了释出友情的善意之外,同时间接承认了张格莱的能力。不晓得张格莱懂不懂张白旗想表达的所有意思,但一声回应的干杯,张格莱脸上崭露的笑容,至少代表他不用再为与张白旗的尴尬关系而困扰。

 

「公司是战场,在把你挤出去之前,不要放弃。」

公司是战场,但外头的世界是地狱。就我自己个人经验而言,除了求学其间的打工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到现在也已经四年多了,虽然经常耳闻同行业界的各种不入流,但毕竟非身历其境,始终很难真正感受到所谓外头的世界是地狱。而剧中One International这类的大型商社,是个距离我很遥远的工作环境。第一集就可以明显感受到One International的办公室战场,刻意营造的紧张气氛与紧绷的节奏,让人感觉这种商社的员工必须是十八般武艺精通的社会精英,光是多国语言就打趴了我们在台湾许许多多的工薪族。但这集所谓的公司战场,指的是一种公司的晋升与淘汰制度,所有离开公司的人不是被炒,就是自己炒掉自己。肉弱强食不仅出现在生物圈,职场生态亦然,兵不厌诈,这是战争。

 

「政策不只存在于公司,人生本身也是个政策。」

公司不可能培养会离开的人,这种观念无疑是作茧自缚来的。如果不是公司定下的规定,不是那道高不可攀的高墙,张格莱从合同工转为正职员工并非不无可能。正是那所谓的政策,缺乏学经历,再怎么有能力且积极进取的人,都无法拿到跨进公司门槛的那张入场券,所以合约一满他只能停止他想做的事,被迫离开。既然离开并非他所期盼的,公司却把他的“离开”当成不去培养的理由,一些绑手绑脚的规定与政策,可能某些时候就会阻碍公司项目的创意发展、项目进行中的人际往来,甚或丢失为公司创造更大利益的机会。政策,是为了方便整个团队运作而制定的规定,为了提升整体绩效所制订出来的规章,不是用来墨守成规的。

至于为什么说人生本身也是个政策?或许就是社会赋予的一套秩序吧!那套秩序规范著所有人必须取得多高的学历,有多少海外学习与研修成果,有漂亮的成绩;一但依这套秩序订定好自己的人生政策,一步一步按照这套SOP达成目标,便可以相对容易地在社会上与职场上取得相对应的位置,如果没有,就像张格莱这类的合同工一样。虽然,我们都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学历与成绩不会是成功的因素,但把这样的附加价值摊开来还是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不说别人,就拿我们的主角张格莱,噢不!任时完,来说,当人们知道他真实人生的优秀学历时不也对他赞誉有佳?还赋予了他“学霸”之称的光环。当人们知道我们的另一位主角姜素拉不但英文说得好,还仅靠著听录音而说了一口流利的俄语时,不也对她加分不少?

 

「保持清醒,不要醉著。」

想起EP13的片尾,张格莱在第一次面对自己合同工身分的尴尬地位时,他说著「醉吧...」。或许,就像吴次长说的:「张格莱诚实又踏实。虽然很卖力,但是看起来很顺眼;虽然很热情,但是不会太过分;他还年轻,但是很清醒。」张格莱其实没有真正醉过,他的醉,是清醒的,他的醉,是尽情工作的醉,他的内心一直是保持著水生火降的,纵使仍然需要有人指点,他也很快就能领悟,年轻而清醒著。

「醉了的话,机会来了抓不住,工作顺利时,醉著很危险,工作不顺利时,醉著也很危险。」这个醉,指的是对职业道德的迷失,对人生政策管理的迷惘。永远保持著清醒,不论工作顺利不顺利,有些原则应该坚持,有些底线应该严格固守,否则醉著醉著,便输掉了人生。

 

营业三组对张格莱的保护总是充满人情,不为私己利益,只希望自己的伙伴能快乐,期待他成功取得想要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付出不见得等同项目成败,但重点是过程中的收获,重点是不要让我们营业三组的任何一个家人不开心。

资源二组对安英怡的保护越来越令人感到温暖,「什么时候该斗争,什么时候该退让。」是代理对安英怡的关心,不希望安英怡和马部长斗争而遭受永远的欺压,代理希望安英怡能明白该退让时就退让,该斗争时再去斗争,这是上司想尽可能保护下属的心。郑科长从一开始诬陷吴次长(当时还是吴科长)的小人进化了,即使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委屈安英怡,但忍无可忍之时,咬牙反抗马部长后,脸色苍白地发著抖,一句「人情我还了」,对安英怡来说,一切都不重要了。看著资源二组的四个人渐渐融洽起来,原本冷眼奚落而看不起女性的三个大男人渐渐变得富有同理心,安英怡苦尽甘来,将来也能像营业三组一样团结同心吧!

 

看到这集让我深刻明白发型的重要性,韩锡律的新发型,帅!完全晋升花美男行列(笑)!但其实想想,为什么前面十几集以来要让韩锡律维持著那看起来不正经又不入流的中分发型,势必有他的道理。韩锡律的活泼、自信、不正经,加上被冠上摸女人屁股的色胚封号,先前中分的发型正好贴近他的性格,不拘于世俗规矩,不流于形式。而当他换上规规矩矩的新发型时,韩锡律也消失了,他隐身于所有的工薪族之中,染上与所有人相同的颜色。

但是,当现场的状况出现时,那种本能性地对工人的同理心不断涌出时,一句「不能无视现场」镇压了成代理嚣张跋扈而不可一世的傲气,简单而平淡道出的一句话,坚定而有力,帅气啊!果然,当韩锡律准备回归时,他说:「头发要快点长出来才行啊!」看来发型果然很重要,不管是对他,还是对期待花美男来净化眼球的我们而言(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