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吧,我在陕北插队三年,去年又回了一趟陕北。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大不一样噢!我插队的时候,因为缺水农业是广种簿收,在塬上一亩地也就是百十来斤麦子。沟里种点玉米、高梁。基本上饿不著,但也是穷的叮当响。农民没的柴烧,只有烧草和草根了。把草根都烧了,就别提种树了。头年种上,第二年就当柴烧了。去年我又去了一次,大不一样了,满山的果木树。枣、梨、苹果。以前进村是羊肠小路,现在是栢油路了。发一张去年拍的老乡照片。为了不打扰他们,我没告诉他们在这个村插过队。这老乡当年全是娃娃。


你指的光秃秃不长草不长树的地方不是整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量不算少,可以长草长树,所以大部地方不会光秃秃的。

你说的不长草不长树的地方应该是指黄土高原北部陕西、山西、内蒙古接壤处的地方,那里分布著大片的砒砂岩,砒砂岩是种结构松散的岩石,它没有发育成土壤,所以不长草不长树也不长庄稼。

砒砂岩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这种岩石风一吹就变沙、水一泡就变泥,很容易造水土流失,加上没有养份,不能长植物,人们认为它似砒霜一样有毒,所以叫砒砂岩。


黄土高原过去植被茂盛,丛林遍地,郁郁葱葱。只是由于人类过度放牧、砍伐、开荒,加之气候变化,这一广袤地区降雨量减少,才造成后来很多地方的荒山秃林。如今,随著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牛羊等圈养,建设美丽山川和家园,面貌已大为改观,尤其是陕北地区成效显著,绿色在这块土地上越来越多。当然,与南方地区相比,由于黄土高原生态比较脆弱,要彻底改变这一「面貌」,还需付出更大努力,持之以恒,做长期的「攻坚」打算。


因为都是听说的,都没来看过。


没去过黄土高原,但去过更远一点的甘肃河西走廊,最远到达瓜州。回来时是五月十日阳历。现在这个时间瓜州县附近正是弱柳飘飘。除绿洲之外却毫无生气,别说山了,就是平地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凉,著不到一点绿色远山呈灰黑色,千山一色。不到西北真的不知道一眼望不到边是升么概念,因为没有树木,房屋之类的阻挡,你一眼可以看到很远处白雪覆盖的山峰如在眼


很多时候都是听别人说的,对于看习惯了祖国南部的四季常绿的环境,在面对黄土高原时,放眼望去第一感觉确实很荒凉,那里没有几棵常绿的数或绿植,但是仔细去看,图层上是有一些蒿草的,由于黄土高原一年四季干旱少雨,蒿草长不大很难覆盖根部的黄土层,感觉眼前一片黄。


陕北是我家乡!我有发言权!陕北山上不是长不起树,是力度不够!以前是农田不能栽树,现在人都走光了,更没人栽树了!不存在栽不活一说!我们村就满山都栽了枣树,夏天是一片绿!


走南撞北,去过甘肃定西才知荒凉至及


砒沙岩不会种沙棘吗连这个都不知道好好学习吧


黄土高原的土是比较细腻的土壤,一般情况下树木的根系扎不下去,不容易存活,草本植物必须要有适量的雨水,才能存活,然而黄土高原的降水量太少了,看看陇西一带荒凉的沟壑就知道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