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葡萄牙,是想穿越回大航海时代,当一回老船长,想像自己在海上的风暴中前行,去寻找自己心中必定存在的目的地。

行走这么多年,出去玩一直不喜欢做太多攻略,毕竟人生若只如初见,同样适用于每一处风景,当然也是给懒和拖延找借口。但不做什么攻略的好处就是,一路上有太多次让我惊喜到情不自禁地哇出声。

这次旅行的线路是2017年9月29日启程飞往波尔图,10月8日从法罗返航。

这篇游记打算从三方面去记录多姿多味的葡萄牙,名胜篇,大西洋篇以及食住行篇。这次先说名胜吧 ~

莱罗书店

2017年9月1日,波特家和韦斯莱家在国王车站93/4站台重逢,送孩子们去霍格沃茨念书。小的时候觉得19年后十分遥远,转眼,这一天已经飞过,哈利波特出版20周年。莱罗书店是罗琳在波尔图当英文老师时候经常光顾的一家书店,受书店的影响建造了霍格沃茨。

莱罗书店的标志,红色雕花楼梯

这么一说,确实店里的楼梯很像电影里飘来飘去的楼梯,但又多了一份艺术气息。书店建成于1906年,新哥特式建筑,可惜现在店内大多都是葡语书,且看起来都是流行文化,如果卖些有深度的书应该会和这古香古色的建筑更搭配吧。

我买了一本20周年纪念版的魔法石作为纪念,小的时候没有花钱买过一本哈利波特,本来打算去英国玩的时候再买全套,这次能在罗琳住过的波尔图买到一本也算不经意间实现了一个小愿望。

奥比都斯古镇

奥比都斯只有一万人口,13世纪时,葡萄牙皇后伊莎贝拉来到此处,认为奥比都斯像珍珠一样镶在大西洋岸边,于是国王阿方索二世将这城市作用结婚礼物送给皇后,至今仍有很多贵族居住在此。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一场婚礼,规模不大,可在这氛围中就隐隐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奥比都斯是建在一处山坡上,很像丽江古城,城内有一条主街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其余的应该都是民居建筑,但其实可以看出来已经没多少人继续住在这里。离开主街,只一条街相隔,便冷冷清清,连路人都没有,只剩满院的三角梅阳光下生机勃勃地独自绽放。

往山上走,便是一座废弃的古堡,由于是土石垒起来的,年久失修,现在只剩残垣断壁,有点罗马时代遗址的感觉。

保存比较好的是城墙,从城堡处登墙,包裹著整个小镇。城墙倒是挺高,感觉和西安城墙差不多吧,但很窄,错身通过一个人都比较困难,再加上不靠外墙的一侧是悬空的,站在上面向下看心里还是毛毛的。

临走的时候发现这城楼居然是个密室脱逃,应该是最古老的密室脱逃了吧。

在城楼处有人演奏古典吉他,倒是和这城池相得益彰。

佩纳宫

辛特拉是里斯本背胶的一座小镇,在辛特拉山的北侧山脚下,而辛特拉山则从里斯本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边。罗马人、摩尔人和葡萄牙王室都对这里情有独钟,留下的建筑样式也是丰富多彩。摩尔式、哥特式、穆迪扎尔式、曼纽尔式、巴洛克式和义大利式各种混搭,足以彰显历史曾在这里斗转星移。由于辛特拉景点众多,我们一大早便从里斯本出发,第一站直奔山顶的佩纳宫。

佩纳宫是1854年建成的,建造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当时国王Ferdinand和王后Maria居住在此。讲解器里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便是romantic,虽然建筑师是德国人,但佩纳宫的建筑风格和其他所有德国境内能看到的城堡都不一样。这样浪漫、跳跃又童话般的色彩,甚至比迪士尼中的城堡用色都更大胆。

城堡之于我的感觉应该是宏大,庄重,有强烈的历史感。它的美不用从色彩上体现,因为时间会替它上色。或许是因为佩纳宫建成时间较短,又或许是它风格和色彩上的混搭,我始终觉得他更像是玩具模型,完全没有王室的厚重感。不知道别人如何理解建筑的浪漫,同行的小伙伴倒是觉得这里很美。

城堡内部装饰也不出彩,真的可以看出来葡萄牙王室的没落,隐约可以在其中找到摩尔人留下的痕迹。

摩尔人城堡

摩尔人是指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岛、马尔他、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他们在公元711年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离佩纳宫不远,有一座摩尔人城堡。虽然称之为城堡,但其实很像长城,只是规模小很多,是摩尔人留下的防御建筑,建于公元8-9世纪。

事先没有做功课,穿著双人字拖就来了,犹豫半天要不要去对面的要塞,最后一咬i牙还是去了,其实并不远,大概40分钟可以走过去,完全没有爬长城的感觉。摩尔人的建筑风格十分鲜明,一路上看到很多遗迹,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遗址,很难再找到什么名胜古迹,毕竟他们在这里生活统治了好几个世纪之久。

雷加莱拉庄园

庄园在19世纪时被一医生买下,由义大利建筑师重新设计,据说其中隐藏了炼金术、共济会、圣殿骑士团和玫瑰十字会的符号,但我都没有找到。庄园的不同层面上分布著主楼、教堂、花房、凉亭、山洞、小湖泊等,所有的一切设计都按对立统一的思想建造:天堂--地狱,地狱--天堂,此岸世界--彼岸世界。

宫殿和花园本身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最吸引人的应该是天井了。和中式庭院中的假山理念如出一辙,雷加莱拉庄园里面也有一处假山,只是这里不止有山洞,还有一口垂直27米深的天井。

虽然不能理解设计师和主人的用意,但这里确实很特别。在昏暗的井底,却并没有井底之蛙的感觉,这样看反倒像是蜗牛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井底也是有地道的,有的岔路口已经被封死,但是地图上看是可以通到别的出口。暗自猜想,这不至于是要在家里玩捉迷藏才如此大费心机吧。

圣胡斯塔升降机

转战到里斯本,里斯本是一个高低不平的山城,由七个小山丘组成,因此里斯本的交通也就产生了几种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升降机,其中圣胡斯塔是唯一垂直的一台。

1902年7月10日向公众开放至今,原本使用蒸汽动力,1907年改为使用电力,高45米。游人在此排队,由工作人员带领去到入口处,然后通过升降机到达顶端的平台,费用和公共交通一起计费,但由于我们是自己开车,需要另外收费就没有专门搭乘升降机。绕到升降机背后,地势瞬时起高,在和观景平台同一水平的位置有一处修道院,现为博物馆,大家一致觉得升降机最早是为了方便修道院的人出入。

从修道院出来不想原路返回,看著升降机近在眼前,找路中意外发现一部现代电梯,下来才发现电梯就在升降机背后的白房子里,入口是一处小商店,十分不起眼,但功能却和升降机相同,不想花钱却想看一样风景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贝伦塔

贝伦塔也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当时里斯本成为重要海港之一,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计划建造港口防御设施,于是有了贝伦塔,建成于1520年。现在的贝伦塔被用作过灯塔,储藏室甚至监狱。

从桥上可以进入塔内,但我们去的时候塔已经不让参观了,只能在外部欣赏。贝伦塔是曼纽尔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曼纽尔式是葡萄牙在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中期在艺术和建筑商出现的独特的建筑风格,特色在于扭转造型的圆柱、国王徽章和雕饰精细又繁复的窗框,同时运用大自然图像,如在石头上镶著贝壳、锚等。同时在贝伦塔身上也能看到摩尔人的影子。

曼纽尔一世时期,葡萄牙的船只遍布全世界,这为葡萄牙的建筑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元素,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风格混合而成的大海风,也随著葡萄牙的衰落走向没落,但这华美绝伦、气势磅礴的建筑永远提醒著人们海上霸主的辉煌。

大航海发现纪念碑

贝伦塔旁边不远就是大航海发现纪念碑,建于1960年,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逝世500周年而建,而纪念碑所在地方就是大航海时代去往东方的起航港口。

对地理大发现时代曾具有过远大影响的16位葡萄牙人站在三桅帆船的甲板上,面对即将开展的海上探险勇往无前。「献给恩里克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记录了葡萄牙的光荣与梦想,其中有航海家的汗水,地图学家的精心绘制,数学家精准的计算,还有历史学家的记录和诗人的传播。

圣乔治城堡

里斯本城中又一个具有明显摩尔人风格的遗迹,便是建在城市最高点的圣乔治城堡。

城堡外围的花园不仅是还眺望海对岸的观景平台,还散养著孔雀,很是惬意。

城堡一侧的博物馆里展出了11-15世纪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到很多黏土烧制的碎片,感觉和咱们原始部落的水平差不多,中间却相差上千年。直到15世纪的时候才开始出现彩色上釉的作品,和在波尔图看到的街边外墙贴著彩色瓷砖的房屋相类似。

城堡中最为出彩的就是有一口可以呈现里斯本360度全景的「大锅」,其原理类似於潜望镜,由两根操纵杆控制著方向和焦距,分别有20分钟的英语和西班牙语解说,20名游客围绕在圆形幕布周围认真聆听。海风吹起的波浪,街道上宾士的汽车,城墙上飘扬的旗帜,都可以一清二楚的投影到幕布上,可以想像曾经这里的领主在城堡内就可以通过这天眼来观察城堡外居民和敌人的一举一动,这动态图简直比谷歌地图还先进。

离开里斯本后我们就直奔了南部的海边,远离城市之后也没再去看什么名胜古迹,全身心投入到天蓝蓝海蓝蓝的世界里。大西洋,近在咫尺,远在天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