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有時候會有一項意義很特殊的儀式:封禪!

  “封禪”這種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山東地區的齊國和魯國的人士認爲泰山是天下第一高山,認爲人間的最高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神靈,後來中國成爲統一大帝國後,這種儀式擴大爲整個統一大帝國的望祭,所爲“封”是指祭天,所謂“禪”是祭地。

  首位舉行封禪的皇帝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拜的也是泰山,後繼帝王紛紛效仿,封禪的山峯選擇的主要還是泰山,但也有選擇中嶽嵩山的(比如武則天),那是不是所有帝王都可以封禪呢?並不是,應該這麼說:所有帝王都想封禪。

  那達到什麼程度纔有資格“封禪”呢?在《史記·封禪書》中指出,兩個條件有一個就行:太平盛世和天降祥瑞。

  這第一個難度有點大,所以有些皇帝就選擇在第二個條件,也就是“天降祥瑞”上下功夫,畢竟這個有“可操作性”嘛。

  但是,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次封禪,這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上千五千年僅此一例,這就是東吳末代皇帝孫皓的封禪!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南方進行封禪儀式的帝王(不過也難怪,東吳只有南方嘛)!

  他封禪的地點在哪裏呢?在國山(今天的江蘇宜興離墨山),現在還留下了一個文物——禪國山碑,這上面列舉了孫皓封禪的原因,太平盛世自然不是了,偏安東南哪來個太平盛世,所以東吳君臣就從祥瑞上下功夫,碑文上列舉的祥瑞竟然多達1274項!

  對了,後面還加了一句:“其餘飛行之類,植生之倫...不比瑞命之篇者,不可稱而數也”。什麼意思呢?意思是:祥瑞實在太多了,我們數都數不過來!

  這也是驚世駭俗的事情!那這些祥瑞都是些啥呢?都是什麼“瑞氣上升”,“星象大吉”,“出現瑞獸(比如白虎,赤烏)”之類的事情。

  不過,這“封禪”有沒有給孫皓帶來實際上的好處呢?並沒有孫皓封禪是在公元276年,僅僅4年後,公元280年5月1日,西晉大軍攻滅吳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自邦雙手投降,後被西晉朝廷封爲“歸命侯”。

  這麼看來,這次“封禪”還真有些諷刺意味,不過,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東吳帝國,以及孫皓這個亡國之君最後的輝煌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