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辐射导弹攻击预警机,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的现实与技术上有较大的困难!

先说一下用反辐射导弹打预警机的几个问题。

1、反辐射导弹载具(战机或地空导弹发射车)与预警机距离问题。预警机一般探测距400-1000公里,战时,应该处于离距空中战场200-400公里的位置才行。战机载雷达探测距离100-200公里,远程地空导弹雷达探测距离200-400公里。这样的话,预警机与反辐射导弹载具的距离一般会在200公里以上。所以,距离过远是第一问题。

2、机载(或地空)反辐射导弹的射程问题。对付预警机的导弹,关键点不是反辐射,而是射程够远。难点之一就是导弹的发动机,一般这种导弹发动工作时间只有几十秒,动力射程不足。以至于,目前还没射程200公里的高速反辐射导弹。

3、电子压制与抗干扰问题。预警机自身的电子压制干扰能力非常强,可实施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有源干扰主要指电子干扰、红外对抗等;无源干扰主要指投放箔条干扰弹、红外干扰弹等。预警机编队中一般会有电子战飞机,可干扰压制敌方导弹和雷达。实在不行,还能掉头跑!而反辐射导弹必须釆用复合制导模式,必须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因为重量限制,不可能加装太多种类的导引头。

所以说,目前阶段,在反辐射导弹与预警机的对抗中,预警机似乎占的优势更大些。反辐射导弹想击落预警机,很困难!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似乎很有实现的可能。

自1961年美国海军在AIM-7「麻雀Ⅲ」空空导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反辐射导弹以来,反辐射导弹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以美国的「百舌鸟」和苏联的「鲑鱼」为代表。它们导引头的频率窄,导引精度低,杀伤半径小。第二代反辐射导弹在在结构、性能上都比第一代有质的提高。第二代的代表为苏联的「王鱼」、美国的「标准」AGM-78和英法联合研制的「玛特尔」导弹。在上述三种反辐射导弹中,数「王鱼」性能最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以美国「哈姆」,俄罗斯AS-11、AS-17,英国「阿拉姆」和法国「阿玛特」为代表的第三代反辐射导弹。我们听得多的要数「哈姆」AGM-88,与前两代相比,三代导弹在射程、速度、反应、命中率和威力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哨兵小虎第536条回答。

很显然,目前的反辐射导弹并不具备攻击预警机等空中目标的能力。

原因有三:

一、预警机与地面雷达的雷达波辐射方向不同。

地面雷达的波束辐射是对空辐射的,辐射方向是向上的。

而预警机的雷达则是以向下辐射为主,同时兼具像两侧和向上辐射。

而目前的反辐射导弹(无论空基还是陆基)都是把反辐射导弹带到空中,待导弹导引头截获地面向上的辐射能量后,继而对目标进行打击。

而预警机的雷达辐射却是以向下为主,反辐射导弹难以接收到预警机雷打的辐射信号,所以构不成条件。

二、预警机是高速移动的机动目标。

反辐射导弹打击雷达目标是,雷达可以通过关机来切断辐射信号,这样,导弹就会丢失目标。虽然现在大多数导弹已经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但其记忆能力仅针对相对移动速度很少的目标,比如地面的机动雷达车。

但对于预警机来说,其速度与战斗机并不差别很大,所以反辐射导弹想要捕捉关闭雷达的预警机,几乎不可能。

三、目前的反辐射导弹射程均不超过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目前的反辐射导弹其射程均在200公里左右,而目前主流的预警机其探测范围均在300公里以上,战斗机根本无法使反辐射导弹在300公里外就捕获预警机的雷达信号,所以也难以实施有效打击!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谢谢你的阅读。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关注。多谢了!


截至到目前,世界上的反辐射导弹发展到四代。

第一代:以美国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为代表。

第二代:以美国的「标准」反辐射导弹为代表。

第三代:以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为代表。

第四代:以美国的「AARGM」反辐射导弹为代表。

上图为美国的第三代反辐射导弹「哈姆」

反辐射导弹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

上图为中国空警500预警机

上图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

上图为美国的E-3a预警机

反辐射导弹既可以空对地,也可以空对空,所以打预警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预警机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把地面雷达搬到了天上,克服了地球曲率的影响,探测面积变大了。预警机上的雷达工作时,会辐射电磁波,从而暴露自己,被敌方锁定,遭到反辐射导弹的袭击。


我们大家都知道反辐射导弹主要是用来对付地面的防空雷达的,比较知名的反辐射导弹像越战就有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现在很出名的哈姆反辐射导弹等。反辐射导弹主要是通过追踪敌方的雷达电磁波的方式来摧毁敌方雷达的,那反辐射导弹能用来防空吗?比如打击同样装著大功率雷达的预警机或者电子侦察机等具备实施电磁干扰作业的战机等。

不过早期的反辐射导弹主要是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波来追踪目标,如果对方立即关闭雷达,那反辐射导弹可能就会丢失目标。现在反辐射导弹都采用了复合制导方式,舍弃了原来只能通过追踪雷达波的单一制导,就算敌方雷达临时关机,也会朝著原来瞄准的目标飞过去,其次像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就算遇到敌方雷达关机,也会在附近空域盘旋等待雷达再次开机。但是对付地面防空雷达这种固定目标和空中的预警机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地面雷达虽然可以机动,但是在工作状态时都是固定不动,而预警机在天空任何时候都处于机动变化状态,所以想要击落预警机对于导弹来说难度更大。原来我们经常在军刊上看到哪个国家在研制对付预警机的导弹的消息,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停过预警机被击落的新闻都是有原因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一款具备击落预警机的导弹该具备哪些性能指标,首先预警机也是飞行器,虽然其体型较大、机动性也不高,但是要想击落预警机还是很难的。因为预警机作战都是有战机护航的,所以要想对付预警机速度得更快才行,毕竟速度快了敌方得反应拦截时间也就更短了,攻击预警机的成功率也就高了很多。当然反辐射导弹速度更快不光留给对方反应时间更短,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在对方雷达还未关机或者采取软对抗措施前攻击目标。其二是反辐射导弹的制导系统要能够抗干扰才行,因为预警机虽然机动性差,但毕竟是一架以电子作战的飞机,所以其配备了很完善的各种电子干扰、电子对抗、电子欺骗等设备,在电子战能力方面要比一般的电子战飞机更强,所以对于想要击落预警机的反辐射导弹来说,要具备很先进的制导系统才行,比如能轻轻松松击落一般的电子侦察机、电子战攻击机等这种低一级的电子作战平台,在击落预警机这种高端货时成功率才会更高。所以这就要求反辐射导弹速度更快、制导系统更强大才行。现在各国的反辐射导弹基本都是由防/制空导弹或者反舰导弹改装而来的,因为原型都是高速飞行器,所以气动布局和发动机基本不会有改变,都从初始状态具备攻击各种高速目标的能力,所以只需要将原来的制导头换成专用的反辐射导引头即可。但是预警机和地面雷达在反反辐射导弹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就是预警机也有护航编队,如果要提高攻击预警机的成功率,最好的方式还是采用速度更快的导弹,比如像俄罗斯的KH31反辐射导弹采用的冲压发动机,其速度相比普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更快,留给敌方反应时间更短。其次是其制导系统要具备多重制导能力,比如主被动复合制导,在制导频率上也要覆盖到从预警机常用的K、S、L波段到战机机载雷达的KU波段等大部分雷达频率。

但是真正到实战后,反辐射导弹想要对付预警机不光要飞的快、制导系统强大这两点,还要射程够远才行,因为预警机并不是直接作战飞机,平时都是在后方利用机载雷达为前方的战机提供电子服务的,从距离上来说,现在各国的大型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已经在400公里以上,小型预警机的探测距离也差不多有300公里左右,为了提高成功率和载机的安全性,战机在发射攻击预警机的反辐射导弹时其至少得在预警机探测范围以外才行,这样算下来整个攻击距离要400公里以上,而且其飞行速度要更快才行,但是因为距离太远的问题,就算是在预警机探测范围以外发射导弹,导弹飞行400公里的时间也足够预警机反应并做出对抗措施了,而且大部分导弹为了追求高速性,弹径比都比较大,导弹在飞行模式的机动性都会急剧下滑,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目前导弹攻击预警机还不太现实,因为导弹要使用速度更快的发动机、制导功能、抗电磁干扰能力要强、导弹射程更远、导弹末端机动性更高的综合能力才行。

理论上可以啊,预警机那么大的辐射源,导弹上的探测雷达肯定喜欢啊,可是预警机一般都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在靠近战区的空中徘徊,可他不进去战区,另一个就是有专门的护航战机,携带的是拦截导弹,所以你在攻击他的时候首先要越过战区,然后是战区到预警机之间的一大块空白区域,就算在没有拦截的情况下靠近预警机,你也没有多少油去和护航玩格斗,也是匆匆发射导弹后赶紧滚蛋,导弹能够打到预警机的几率不大于1,基本上会被护航给拦截,但是预警机有个毛病,这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改变的,就是它的探测重心,预警机虽然可以360度探测,中国的在机复也装上雷达来减少死角,可是它的重心必须放在正面的战场上,如果从后面打它有可能不会被它注意到,所以大家的战术都差不多,就是使用隐身战机绕过战场,从背后接近,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


攻击预警机你带著很重的导弹,面对地空导弹和战斗机,你有这本事,对面防空体系也就废了。


空空导弹不就行了,预警机也是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