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司馬氏本是篡立,晉朝江山是從曹魏手裡奪來的,因此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粉飾輿論,倡導禮教,大談仁孝。對當時的名士望族進行了打壓和拉攏,對於不合作者大肆殺戮,製造政治高壓。這就是嵇康所處的政治環境。

其次,嵇康與魏宗氏婚,也就是說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司馬篡曹,他作為曹氏外戚,自然是監控打擊的對象。

自身性格來說,嵇康喜談老莊,愛好玄學養生,越名教而任自然,講究真名士自風流,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他們這種倡導,與當時司馬氏的統治者提倡的禮教顯然是一種變相的不合作。孫登曾經評價嵇康:「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對嵇康的前途提出了擔憂。事實上嵇康確實比較倔強,山濤推薦他去當一個官職,他認為這是對他個人意願的強烈違背,為官束縛了他所追求的自由,其實就是不願當晉朝的官員。而且他憤然寫了歷史上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山濤絕交。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得罪了當時皇帝的紅人鍾會。昔日他和向秀在大樹下打鐵,鍾會去拜訪他,他不為禮,鍛而不綴,就是說當朝權貴去拜訪他,他愛理不理,繼續打鐵,鍾會臨走的時候他才問了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也來了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其實是表達了他對嵇康倨傲清高,不與當局合作的不滿。果然,回朝後他就向皇帝進言,說嵇康才華高又不合作是個禍害,而且污衊他曾經參與謀反。司馬昭本來就對他這個魏宗室的外戚有所猜忌,這下謀反的罪名觸動了皇帝的殺心。於是被刑於東市,孫登所言,竟然一語成呈讖。


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魏帝曹髦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並且率領宮人300餘人討伐。

司馬昭殺曹髦,立曹奐為魏元帝。

嵇康(223年-263年)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今安徽省濉溪縣)人,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後世又稱嵇中散。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為魏晉時期文人團體「竹林七賢」之一。

後因捲入朋友呂安的訴訟而入獄,權臣司馬昭忌憚他的言論影響力會威脅司馬氏政權,在鍾會的建議下將其處死。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民間巨大的影響力足以動搖司馬家族的統治,消除輿論的威脅,消滅造成輿論的人,是統治者慣用的手段。嵇康雖奇才偉岸,龍章風姿,無奈生死由人!悲哉!


謀國不正,司馬氏只能安撫收買人心,為殺一儆百,在精神層面恐嚇士人階層,把這個不聽話不合作的嵇康沙漏。司馬家禍我中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