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曾有傳聞稱索尼互動娛樂正在進行股東層的談話,討論收購Take-Two工作室的可能性,雖然索尼後來出面否認了這一傳聞,但我們卻不禁要問:索尼應該收購哪些工作室?

可能對索尼來說,PS第一方開發組不需要擴大規模,畢竟PS4的第一方獨佔大作已經足夠豪華了。但稍微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微軟在收購大量工作室以後,索尼現有的第一方工作室將很難保持現在的領先。所以如果索尼長遠考慮的話,現在就應該出手擴充自己的戰備資源了。

那麼,索尼應該收購哪些開發組呢?其實他們有許多可行的選擇,無論是大型還是小型,都適合成爲PS專屬開發組。但爲了有所篩選和強調,本文將範圍縮小到五家工作室,而且排除了卡普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Bethesda等大廠商。因爲收購大廠商是不現實的,而且投資回報比也不如收購中小廠商。

1.CD Projekt RED

波蘭蠢驢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CDPR是目前玩家口碑和人氣最高的開發組,他們一直在成長和進步,《巫師3:狂獵》及其後續DLC都以極高水準成爲了業界標杆。而且他們目前正在開發的《賽博朋克2077》也匯聚了大量開發者的心血和玩家的期盼。在開放世界塑造和劇情推動力上,唯一能與CDPR抗衡的恐怕只有R星了。

索尼如果能拿下CDPR的話,無疑將進一步確保自己在高品質遊戲陣線中的位置。不僅如此,CDPR的開發風格本身也符合索尼的高品質單機遊戲的遊戲文化定位。雖然索尼方面也曾用《地平線:零之黎明》對開放世界劇情向類型進行過精彩的嘗試,但畢竟CDPR纔是這方面的行業標兵。

當然,收購CDPR並非易事,CDPR曾明確表示不想被收購,而且作爲獨立發行商和開發者,他們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讓自己的遊戲被更多的人玩到。被索尼收購併讓作品成爲PS獨佔,恐怕索尼不僅要給出合適的價格,更要提供優厚的開發環境,而且更主要的可能是業界整體格局的變動。

2.Insomniac

Insomniac工作室也是一家十分重視自身獨立性的工作室,但索尼應該有一定把握將他們納入自己麾下。Insomniac此前曾經與索尼進行過多次合作。

如果他們要想對《漫威蜘蛛俠》進行長期投入開發的話,莫不如讓關係更緊密一些。其實在《漫威蜘蛛俠》這個項目上,Insomniac已經讓人有一種是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的錯覺了。這也是一款開放世界單機劇情向作品,也很具備索尼的氣質。收購Insomniac工作室將讓索尼進一步揚長避短。

3.Playdead

Playdead工作室也是一家慢工出細活的個性小組。他們在2006年成立至今,13年裏只推出過兩款遊戲,而兩款遊戲都是年度遊戲的有力競爭者——2010年的《地獄邊境》和2016年的《Inside》。

Playdead工作室顯然無心追隨市場熱門和主流大潮,所以一般的大型發行商或許並不會對這樣的公司感興趣。但索尼始終都以玩家爲本,而玩家喜歡Playdead這種個性,所以索尼應該考慮收購Playdead,給他們提供更強大的資源支持和舞臺。

不僅如此,要知道Playdead是一家只有40多人的丹麥公司,這筆投資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當然,Playdead可能也不願意失去獨立性,所以具體就看索尼怎麼去談了。

4.Supermassive

在《直到黎明》獲得成功並進而推出PSVR專屬版以後,或許Supermassive應該和索尼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Supermassive的多線敘事風格有點像Quantic Dream工作室的《暴雨》和《底特律:變人》,所以他們也可以像Quantic Dream一樣成爲索尼的第二方工作室。說不定在推出下一部作品並獲得成功以後,也能像Quantic Dream一樣獲得網易的注資呢。

更重要的是,目前爲VR平臺開發遊戲的並不多,所以索尼要想備戰次世代VR市場的話,就應該拿下Supermassive,繼續他們與PSVR的合作。

5.Frictional

恐怖遊戲已經不能再單純靠一驚一乍和血漿爆裂製造恐怖了,烘托氣氛的心理恐怖纔是極致的恐怖。而這方面的恐怖大師屈指可數,Frictional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SOMA》不僅打造了極致的恐怖,而且還講述了一個腦洞大開的科幻故事,可謂獨一無二的經典。

目前索尼第一方品牌作品中比較缺少恐怖類型,這也是爲什麼有玩家希望索尼同時收購Supermassive和Frictional兩家恐怖遊戲廠商。恐怖遊戲基本上都是單機遊戲,這和一羣人看恐怖片能把恐怖片當喜劇片吐槽是一個道理。所以恐怖類型加上劇情敘事是索尼風格的延伸。而且,很多玩家也非常期待看到《SOMA》同樣水準的作品通過PSVR呈現會是什麼樣子。

3DM手機客戶端下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