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爲江山是在五代十國的背景下建立的,所以宋朝皇帝趙匡胤對於武將的權利是一再限制,而重用文官,也就是後人所說的重文輕武,而這個決策給宋朝埋下了很大的隱患,以至於宋朝的後代一直過的相當悽慘,歷史上出名的靖康之恥就是出於宋朝。

  我們都是知道,趙匡胤在一個戰亂年代出生,在他一步步的從一個平民走到了皇帝位置上,他見過很多的百姓都是因爲戰亂深受痛苦,所以下決心改變這個事實,那麼如何才能夠讓自己的江山穩固,讓百姓不用受到戰亂之苦呢?趙匡胤決定削除武將的地位,在另一方面大大的提高文人的地位。

  這各政策在當時使得大宋的文人大受鼓舞,人們看不到當武將的希望,所以大部分都是選擇做了文官,這樣一來沒有人動武了,社會相對而言就會穩定了,而在趙匡胤死後,將他的想法也是刻到了石碑之上,也就是後來的“勒石三戒”,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行不上士大夫。

  有人說了就是這條祖訓讓的宋朝的後代活的絲毫沒有顏面,宋朝屹立300年怎麼可能還和這個扯上關係的呢?其實我要說的恰恰相反,正是有了這樣的遠見,才使的當時的宋朝可以在風雨飄搖當中存活300年,這就要從宋朝這個朝代來開始說起了,在當時選拔人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偏向文武之分。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文臣和武將他們所涉獵的領域不一樣,將來所從事的工作也就不一樣的,所以在當時很多的文臣不懂打仗,反之武將也不懂治理朝廷,而當時留下這樣一條重視文臣的規矩,所以使得後代的文臣都是多餘武將的,這也是宋朝軍事力量薄弱的原因。

  而這恰恰是宋朝能夠得到延續的原因,文官當朝沒有實權,即使再腐敗也不會奪取宋朝江山,畢竟沒有實權,武將有實權但是得不到賞識,所以說只要宋朝延續下去,是永遠不會從內部就腐爛掉的,武將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至於說是農民起義,更是不可能了,武將都沒實權,何況是普通百姓,所以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之下宋朝就會一直延續下去,這纔是宋朝得以延續的真正原因,而事實上的宋朝也最終被外部崛起的少數民族所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