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导致黄瓜叶片出现褐色斑点的病害其实很多的,初期有时难以区分,往往等到病害严重症状明显时才能确定,但防治上因失时而造成经济损失。

(丨)黄瓜靶斑病:叶片发病,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当病斑扩至1.5-2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受叶脉所限,为多角形,病斑外围颜色稍深、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患处与健处界限明显。发病中期病斑扩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多为圆形,少数不规则,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严重时病斑连片,呈不规则状,叶片干枯死亡。重病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可造成黄瓜提前拉秧。

(2)黄瓜霜霉病: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更明显,病斑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大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感病品种症状明显,病斑大,易结成大片黄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种病斑小,褪绿斑持续时间长,在叶面形成圆或多角形黄褐色斑,病斑背面霉毛稀疏,较前者落秧迟。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有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茎丶瓜条等染病,也可见白色菌脓流出。

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在于:靶斑病病斑叶背与叶正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长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见,两面均无霉层。

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是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明显,病斑叶面粗糙不平。而霜霉病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处交界不清晰,病斑很平。

防治以上三种病害均应以控制叶片结露的农业综合措施为主,比如采用地膜覆盖、膜下灌溉的方法,合理轮作,注意棚内通风排湿等等。药剂防治:靶斑病可选用路富达、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药剂。霜霉病可选用霜脲锰锌丶杜邦抑快净丶银法利丶双炔醯菌胺丶烯肟菌酯等药剂。细菌性角斑病可选用络氨铜丶喹啉铜丶中生菌素丶乙蒜素、可杀得等杀细菌剂。

(4)黄瓜褐斑病:病斑呈淡褐色后变褐绿色,略圆,多数病斑受叶脉所限,呈不规则或多角形,有的斑中呈灰白至灰褐色,上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的病斑融合致叶枯死。

(5)黄瓜黑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渐向上扩展。病斑圆形或不规则,中间黄白,边缘黄绿或黄褐色。叶面病斑稍隆起,表面粗糙,叶背病斑呈水渍状,四周明显,且出现褪绿晕圈,多在叶脉之问,条件适宜病斑扩大连结,叶片焦枯,似火烤状,但不脱落。

以上两种病害均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加咪鲜胺防治,也可选用丙环唑`丙硫咪唑、烯唑醇等其它药剂。

(6)细菌性缘枯病: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后扩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的产生大型水浸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中间打展,呈楔形。有的在病部可见菌脓。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同细菌性角斑病。

(7)黄瓜斑点病:初为水渍状斑,后变淡褐色,中部色淡,渐干枯,周围有水渍状淡绿晕环,病斑15-20毫米,后期病斑中部呈薄纸状,淡黄色或灰白,易破碎,多发生于中下部叶片,病斑上有少数不明显小黑点。防治药剂可选用甲基硫菌灵`特克多、苯醚甲环唑丶氟硅唑等。

限于个人水平,如有不足,希予指正。图1为细菌性角斑病叶背图,图2为细菌性角斑病正面,图3为霜霉病叶背图,图4为霜霉病田间严重发病状。


黄瓜是一种养颜美容的果蔬,现在有很多品种的黄瓜,「旱地黄瓜」「老黄瓜」「笨黄瓜」「茛瓜」还有乳黄瓜,这几种黄瓜中最好吃的就是老黄瓜。

但是种植黄瓜容易生病虫害,今天我就用自身种植黄瓜的经验向您解答这个黄瓜病害的问题。

黄瓜叶子为什么出现黄点

其实黄瓜叶子出现黄点就是一种枯萎病害,黄瓜枯萎病在初期会出现叶子背面和正面会有少许的黄褐色的斑点,当这些斑点发展到中期的时候黄褐色的斑点会变大,颜色同时也会加深。

等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整颗黄瓜苗都会枯萎,而且根部也会腐烂,枯萎病害带来的一系列反应。

如何防治黄瓜苗的枯萎病害

黄瓜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像,主要原因就是土壤和种子的问题,也就是初期在种植黄瓜苗之前没有对土壤进行深入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耕翻作。

无论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必须要经过深道土壤,如果种植黄瓜之前深翻土壤,然后再往土壤里喷洒消毒杀菌剂,中间隔三天再次喷洒一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和抑制土壤里的病菌滋生危害黄瓜苗的根部。

然后再种植黄瓜苗后要记得浇灌施肥,增强黄瓜苗的体质可以抵抗外来病害的危害。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垄土覆盖黑色地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黄瓜苗枯萎病。

综上所述:

黄瓜苗一旦观察到页面有斑斑点点,就要及时用相关药物控制蔓延,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提前预防为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