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基。耕耘播灌拓展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凝聚华夏五千年。

从过去的耕牛、铁犁,到当下的机械化、自动化耕作;从破旧沉重的牛车、马车到现在的汽车、拖拉机;从茅草屋、土坯房到现代的美丽乡村……

农耕方式的变化

能看懂这个场面的人们也暴露了自己的年龄。

犁地。

上世纪70年代,种麦播种的繁忙景象。

1978年,人、机、畜三结合的办法,深翻土地。

1997年,十省(市)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到许昌。

2008年6月,获嘉县31万亩小麦获丰收。

2017年2月16日,孟州市上段村农民利用新型机械播种马铃薯。

2017年11月21日,夏邑县新桥村村民朱希望联合本村十几个农户,一次性购置30台无人机,组成植保无人机编队,为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提供喷药作业服务。

运输工具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肩挑稻捆。

这张照片里有一种中式“老爷车”,你知道它叫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车运粮。

1979年9月,秋收后农民开着拖拉机交公粮。

1999年, 南阳西峡县双龙香菇市场,摩托车越来越多。

2004年5月,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双楼村群众用“小四轮”抢收小麦。

农民住房的变化

洛阳嵩县南庄村60年代的窑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坯房很常见。

上世纪80年代,富裕的农民家庭。

1984年,兰考余寨的农民住上了瓦房。

1990年,“乡村都市”新乡县小冀镇农民公寓一角。

2007年11月19日,新乡县龙泉村,这里新建成的一排排别墅楼特别引人注目。

2014年, 信阳新县的农家别墅。

2017年,西峡县二郎坪镇湾潭村。

出品:河南图片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数据库)

责任编辑:袁婷 张金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