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9年初權健事件爲導火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商務部、網信辦等13個部門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決定立即在全國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這一“百日行動”旨在全國範圍內加大對“保健”市場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行爲的事中事後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製售假冒僞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等各類違法行爲。

如今,百日行動趨近尾聲,一切變好了嗎?

3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以“食品安全監管政策解讀及信息發佈”爲主題,召開了例行新聞發佈會。執法稽查局副巡視員王松林、廣告監管司司長劉敏、食品生產司司長馬純良、食品經營司司長李奇劍、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食品抽檢司司長段永升等出席會議並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監管趨嚴

根據發佈會上的數據,截至3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共立案4865件,案值達到51.7億元。

目前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官網上,點擊首頁的服務欄目,“直銷服務網點”已經被納入了“我要查”的12個子項目中,排位第三。

點擊後,公衆可以進入 “直銷監管與打擊傳銷工作專區”,不僅可以查詢直銷企業的基本信息,還能查到企業的違法情況以及直銷員計酬制度、退換貨制度等詳細信息。

而在直銷信息報備目錄下,網站羅列了目前獲牌的91家直銷企業。在信息公佈詳細頁,除了原本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上可查詢到的直銷產品名錄、直銷分支機構等信息,還增加了“違法及處罰情況”和“保證金使用情況”。

由此可見,更加公開和信息透明,將是未來直銷監管的重要內容。

百日行動中,由13個部門打出的監管“組合拳”,相互之間分工明確。商務部將建立直銷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和人員實施聯合懲戒,並且,在行動期間,商務部暫停了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市場監管、商務、公安部門將嚴厲查處違規直銷和傳銷行爲,重點查處直銷企業經銷商的虛假宣傳行爲等;由中醫藥主管部門牽頭,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將負責查處以“保健”爲名開展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爲等等。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徐華鋒曾對媒體表示,過去由市場監管部門或者食藥監部門單獨發起的都是專項行動,這次是13個部委聯合行動。“這次對直銷行業的整治工作是前所未有的,比以前任何一個專項行動的力度都大。”

“保健”市場亂象整治百日行動全面啓動後,各地紛紛響應。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蘇等21個省市第一時間對外披露了行動方案,結合各地區、多部門實際部署行動,將百日行動作爲檢驗機構改革成效和錘鍊執法隊伍的重要實踐。

除了相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也出臺了相關舉措。比如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在第一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中指出,將認真組織開展行業自律推進計劃,積極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教育,開展中國營養健康科學傳播計劃。

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媒體通氣會,除了通報一些階段性成果外,會上還公佈了查處的14個典型案例,涉及利用會議銷售等模式進行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宣傳,違反保健食品相關管理規定,以“保健”爲名開展各類違法違規行爲,直銷企業經銷商的虛假宣傳及傳銷行爲等多個違法行爲。

通氣會的前一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商務部在京共同召開直銷企業集體約談和提醒告誡會,全國91家直銷企業的高管悉數到場,未有一家缺席。

如新事件

百日行動期間,直銷市場又爆出負面新聞。

一名如新女銷售人員生病後只喝如新果汁,不去就醫,最終導致死亡。事件發酵一週,媒體羣起而攻之。

該事件於3月18日被媒體爆出。截至3月29日,逝者家屬已經和涉事企業如新就善後事宜達成共識,並與涉事企業發佈了聯合聲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27日,當事人家屬還向媒體透露,已經向北京市12345市長熱線對如新進行投訴舉報。而日前公開的聯合聲明顯示,該聲明文件的落款日期爲“3月28日”,對於善後事宜如何達成共識,包括賠償金額方面,逝者家屬和如新未透露更多細節。

涉事果汁(全稱g3活能混合果汁飲料)已在如新的官方銷售渠道全部下架。該公司華南區相關負責人透露,事發後果汁被送往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驗結果合格後,g3果汁會恢復在原有的正規渠道(包括線下門店、電商平臺)恢復上市。

此前,g3果汁被報道並非商務部登記備案的直銷產品。對此,如新方面的回覆是,根據直銷條例第4條,“直銷企業可以依法取得貿易權和分銷權”。由於g3果汁依法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和銷售許可,因此產品通過傳統零售的方式銷售是合法合規的。

在此次事件中,有關g3果汁的功能宣傳字眼,包括“促進身體排毒”“有治療功效”等引起最多爭議。對此,如新方面的回覆是,無論產品介紹還是推廣,公司從未出現過g3可替代藥品的宣稱,且一再嚴格要求銷售員工/經銷商不可做誤導性或誇大的宣傳和推廣。

2019年,無論是權健、無限極還是如新,爆出的負面新聞,暴露了這一行業的諸多問題,但直銷行業不應被一刀切地扼殺,而是要進行整頓、規範,使之健康有序發展,一位對直銷行業有長期研究的營銷專家這樣告訴健康界。

對直銷行業的長遠影響

“其實,目前在中國的拿牌直銷企業,幾乎都給直銷員多層次的團隊計酬,只不過方法比較巧妙。”南京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董伊人這樣表示。

董伊人看來,直銷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銷售模式,直銷人員可以與消費者面對面地溝通和體驗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如果客戶對這個產品感興趣,也可以轉換角色,成爲推廣這個產品的人。

“當然,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鼓勵銷售人員投入很大一筆錢來做這個生意,如果一家企業,通過誇大宣傳的方式,給他一種一夜暴富的期許,或者鼓勵他發展下線、拉人頭,那麼這家企業就是有問題的。”

行動即將收官,直銷行業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製成共識。直銷本無好壞,對其監管尤爲重要。在董伊人看來,對於直銷行業的百日行動,一定會使整個行業的發展變得更爲健康。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則是之後的重點。

事實上,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已成共識。相關部門也在赴各地開展督導工作時多次表態:要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不搞運動式執法,要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因此,希望重拳出擊之後,保健品市場能夠真正實現善治。

正如張茅所說,“百日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效果,但“我想不應該侷限於百日,必須長期進行,同時要加強科普宣傳,要改革現在的保健品註冊制度,更多由企業自我聲明、自我承諾,實事求是”。

在張茅看來,將來的改革目標就是擴大企業自我聲明的範圍。比如保健食品到底有什麼好處,由市場、由消費者來檢驗,減少政府對此的鑑定。

(素材來源:新民週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