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过,最后一段的舞蹈,代表的是一种希望,故而节奏明快,相当热烈。

不过,这东西或许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并不太倾向于这种说法。

以北野武的风格来说,他最喜欢的是【打脸】,当然是打某些观众尤其是影评家的脸。联系整部电影来看,最后这段舞蹈,可以理解为积极的,也可以理解为消极的。

所谓积极的,也就是【希望说】。还记得镜头里演员们洋溢著满脸的喜悦、兴奋,从表面上看,黑恶势力被铲除,未来一片光明,皆大欢喜。

但是以北野武的套路来说,他从来不搞这么明显的寓意。

记得《浪客剑心》里,剑心、斋藤一、卷町等人评价新月村里的人时说,【那些人不负责任地在那欢天喜地】,【经由这个事件,村民们彼此都见识到了他人心中丑陋的一面……】

《座头市》也一样。村民表现出来的欢愉,还不如说是人性最黑暗面的体现。村民们为了讨生活,不惜屈从黑帮,丧失了做人的尊严。

这帮家伙在危难来临时什么努力也没做过,现在却像没事人一样欢天喜地。经过了这个事件,表面的欢愉之下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背叛和怨恨。

再加上北野武设定的,市刚出场就被小童偷走刀杖,以及用心棒和其妻子之死,艺伎姐弟离开这些情节,很明显,是想体现人性中的挣扎。

就像昆汀的电影从来不玩文艺修饰一样,北野武的电影从来也不会太直白。以此而论,最后的那一段舞蹈,实在不像是代表了积极。那些人越是欢歌舞蹈,越让人慨叹人性的残酷。


如果你经常看日剧,尤其是以前的日剧,在结尾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这一集中的主要演员会一起摇摆起舞,这是他们一种致敬的方式。

北野武是在一次观看其美国朋友表演踢踏舞时,以为是在跳神乐,明白后就对那种节奏感念念不忘,所以该片中使用踢踏舞代替了平时的摇摆舞。


踢踏舞代表当时的摇摆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