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年輕人的選擇。年輕人選擇專業,選擇職場,選擇行業的時候,經常會來諮詢,說我們這些過來人,有什麼經驗給他們。而很多長輩也樂於給年輕人分享經驗,甚至哪怕人家並不需要。

先說一個需要我們反思一下的話題,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爲常的東西,其實歷史非常的短。

改革開放說到底也就40年,市場經濟地位確立也就30年。

程序員這個職業,在中國,說來也就20年。20年前不能說沒有程序員,但鳳毛麟角,人數太少了啊,那時候會寫程序的現在1/100有沒有?我估計沒有。

手機,20年,20年前確實有手機,我20年前已經用愛立信了,但那是因爲工作需要,我們公司當時是給移動幹活的,那時候能拿出手機的都被當作大款的。

互聯網,20年,20年前全國能上網的人也有,不超過現在的1/100吧。

智能手機,十年,如果從普及化來說,根本沒有十年。

雲服務,真火起來也就五年吧。

現在這些,是不是都是我們已經習以爲常,日常依賴的東西了。

那麼我們回頭看,曾經並不久遠的習以爲常的觀點,很多已經顛覆。

你知道50年前什麼職業吃香麼?公社食堂的負責人曾經是很讓人羨慕的!

30年前會開車的司機也曾經是令人羨慕的高薪技術職業。那時候出租車司機那絕對是高收入人羣。

東北國企曾經的輝煌,政府的鐵飯碗,20年前經濟轉型,陣痛,徹底被顛覆。

前幾天跟人聊天,說到我上網歷史,1996年上網,1998年畢業,他們很羨慕,說那時候互聯網機會多好,我說好,你回去看看,那時候什麼是互聯網公司,世紀互聯,瀛海威,當時世紀互聯核心業務是做家庭撥號上網的。當年訪問量最大的網站是什麼?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是上海熱線,第二是證券之星。當年的互聯網風雲人物都有誰?王志東,王俊濤,張靜君,楊震霆,年輕人現在都聽說過誰?還好,張朝陽倒是一直風雲到了現在,丁磊在20年前就一乍富的個人站長,根本進不了大佬圈。

china.com是第一個上市美國的中國概念股,曾經風靡一時,泡沫破滅後一地雞毛,還有tom.com當年可是國內最有錢,辦公環境最闊綽的互聯網巨頭,現在如何了。再往後推幾年,千禧年後,互聯網三巨頭是誰,新浪,搜狐,網易。而且大家覺得網易馬上就完了。而從全球看,雅虎如日中天,被認爲是互聯網的統治者和終結者。

qq被認爲用戶毫無價值,曾經是行業共識。中國網民沒有付費能力,曾經是行業共識。中國用戶沒有版權意識,曾經是行業共識。

然而現在我們知道,新一代消費者的成長,中國互聯網用戶消費能力被徹底激發,互聯網早期用戶價值的概念徹底被顛覆了。

20年前,能看到這些未來的?一個都沒有!當時的行業共識?全都不存在了!

那麼我們往後看,今天習以爲常的觀點和共識,會在什麼時候崩潰?

很多事情正在發生,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前,你會相信,一個搜索引擎公司,會打不過一個內容推薦平臺?這不胡扯麼?但移動互聯網,改變了生態。誰說搜索就一定是天然入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當年,類似的一幕也曾發生過,搜索引擎曾經作爲贏家見證過這一幕,誰說門戶一定是天然入口?

滿街的小黃車突然之間全線潰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才幾年。

我們給年輕人建議和指點的時候,捫心自問,我們的所謂經驗,還能管用多久?

而某些長輩的經驗,對我們後輩而言,價值究竟有多少?

我父母一直讓我找個安穩工作,按照他們的理念我應該跟我父親一樣在某個研究所裏當個小職員拿份鐵飯碗,哦,我當年學習還不錯,應該能努力做個骨幹,拿個略高級別的飯碗,然後一年年熬工齡,熬到退休有退休金拿,這輩子一眼看到頭的那種。

現在年輕人選工作,選職業,經常糾結的話題,要回家鄉二線城市還是在一線城市打拼,要去國企還是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巨頭穩定麼?不一定,你看說裁人就裁人,一點都不穩定。而且巨頭也有說垮就垮的時候,比如雅虎哪裏去了?當年最有錢的Tom.com在哪裏呢?

但誰告訴你,國企就一定穩定呢?公務員就一定穩定呢?

東北的陣痛轉型看不見麼?

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

那怎麼選擇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只有一點,保持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什麼是職場競爭力?這個說起來太長,回頭可以單獨寫一篇。

但是,職場競爭力通常是競爭環境下磨練出來的,很多年輕人說一線城市打拼不容易,很辛苦,這是真的,就算你進了一線互聯網巨頭,也不能保證自己飯碗一定是鐵的,但你天天跟高手過招,你成長的速度,和躲在小地方懶洋洋的混日子相比,肯定不可同日而語。

你打出一身本事,天下哪裏去不得。

你懶洋洋的混日子,突然世道變了,你怎麼辦。

改革開放至今,這樣的故事已經發生無數起了,不要裝看不到。

有時候,家裏長輩可能也都是好心,親戚長輩勸你這樣那樣,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應該怎麼選,自己多長點心,他們的經驗有可能已經一文不值了。

我還見過這樣的,從小到大的好孩子,選文理,考大學選專業,甚至相親男女朋友,都是聽父母的,孩子是好孩子不錯了,成績也特別好,但如果不早點自立起來,這以後競爭力相當堪憂。

自己的未來,自己把握。

自己的抉擇,自己承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