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杭州一位鄭師傅租了電動汽車跑網約車生意。上個月,杭州的第一場雪之後,鄭師傅發現,原來可以跑300公里左右的電動車,現在只能跑100多公里。以前充滿電只需要一個多小時,現在要4個小時左右。

  另一位開電動汽車跑網約車的李師傅,遭遇和鄭師傅一樣。他說,充一次電至少3個小時,一天充兩次電,要花6個小時,現在除了睡覺就是充電,跑網約車生意的時間都沒有了。

  實驗視頻

  電動汽車在冬天亟待解決的問題

  問題一:行駛里程短

  目前20萬元左右的國產電動汽車,電池容量普遍在40度電左右,在春天和秋天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可以行駛300公里左右。

  如果夏天開空調,行駛里程會小於250公里。到了冬天,受氣溫低影響,行駛里程從300公里縮短到250公里左右,如果打開熱空調,行駛里程下降到150公里左右。

  問題二:充電速度慢

  由於冬天氣溫低,電動汽車的電池活性差,充電站和電動汽車本身都會限制充電速度,防止損傷電池。

  不僅是冬天,夏天充電,由於電池發熱,充電站和電動汽車本身也會限制充電速度,防止高溫損傷電池。

  問題三:電池價格高

  如果行駛公里數過多,電池自然損耗過快的話,20萬元以下的電動汽車,更換電池價格在8萬元左右。

  問題四:二手車保值率低

  如果在杭州買新能源車,能省4萬元左右的牌照費,但是,相同價位的傳統汽車和新能源車,在變成二手車之後,新能源車的價格比傳統汽車要低4萬元左右。節省牌照費的優勢被抵消了。

  問題五:電費清單

  目前20萬元左右的國產電動汽車,電池容量普遍在40度電左右。

  在家裏充電,如果上下班有一定距離,一個月至少要充電20次,每月用電800度,一年用電接近10000度。杭州階梯電價,用電量4800度電以上,白天電價爲0.838/度,晚上峯谷電價爲0.588/度。電動汽車使家裏用電總量提高,階梯電價讓家裏其他電器的電費也隨之上漲。

  如果電動汽車在杭州市區充電樁充電,一度電1.5元,充滿40度電的價格是60元。另外,大多數充電樁還要付每小時10元左右的停車費,總費用在70元左右。冬天開空調狀態下,40度電只能行駛15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電動汽車每公里行駛費用接近5毛錢,和傳統汽油車差不多。

  問題六:汽車廠家的“算盤”

  據國內汽車行業權威專家: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熊樹生介紹,目前國內電動汽車主要採用鋰電池,鋰電池常見工作溫度是-40度,低於度,性能很差,超過60度容易爆炸。

  正因爲鋰電池的這種特性,所以,電動汽車在高速上遭遇嚴重碰撞的話,很有可能起火燃燒。每天開電動汽車行駛里程長,風險同步增長。

  電動汽車廠家爲了獲取國家新能源汽車的行駛里程數補貼,放棄相對安全、但行駛里程略短的鐵電池,轉而採用碰撞易起火、但行駛里程略長的鋰電池。

  現階段: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更適合你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純電模式下,可行駛50公里以上,可基本滿足上下班需求,跑長途用汽油,沒有後顧之憂。

  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需關注電池包安放的位置

  1、如果電池包在第二排座位底下(傳統汽車油箱位置),或者在汽車中央通道位置,電池在碰撞事故中,不容易撞到,相對安全。

  2、如果電池包在後備箱位置,一旦被嚴重追尾,有起火的危險。

  歐美安全標準:後備箱電池包能夠承受時速80公里的追尾。

  汽車專家汪英來點評

  電動汽車領域,汽車廠家爲獲取國家新能源政策的補貼,摻雜着太多的汽車廠家利益訴求。

  正因爲汽車廠家要獲得諸多利益,所以,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時,電池安全性問題、二手車殘值率問題、充電速度和費用問題,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正因爲如此,我們有必要提醒消費者注意:即使免牌照費,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小強實驗室》創辦十週年特別節目

  本公衆號全部爲原創文章!

  “查看歷史消息”更精彩!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