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班陀海戰:1571年,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強大海軍向歐洲發起進攻時,由西班牙殖民帝國、羅馬教廷和威尼斯組成的聯合艦隊與奧斯曼艦隊在勒班陀海角發生的一場大戰,最終聯軍大獲全勝。

原著 :[英] 斯坦利·愛德華·萊恩-普爾

譯者 :張煒晨 李珂

勒班陀海戰

圍攻馬耳他失敗,使土耳其人的氣焰暫時受挫,但是他們在地中海仍舊如日中天。土耳其人在陸地上的擴張被阻止了,但在海上還未逢敵手,甚至他們在回顧馬耳他圍攻戰那糟糕的幾個月時,也不乏一種寬慰之情。土耳其人就這樣寬慰着自己,併爲下一次戰爭做準備。儘管他們已經損失了很多兵力,但是更多的人已經準備好接替他們。

1571年,土耳其和巴巴里艦隊由阿里帕夏指揮。他們蹂躪了克里特島和其他島嶼,並沿着亞得里亞海航行,在每一個適合他們進攻的城鎮或村莊裏肆意妄爲。他們俘虜了數千名奴隸,洗劫了各種商鋪,收穫了各式各樣的戰利品,這些都是對他們勇猛作戰的獎賞。最後,9月,土耳其和巴巴里艦隊停泊在了勒班陀灣內。作爲塞浦路斯的征服者,他們聽說基督徒聯合艦隊正在行進後,就期待着將敵人圍殲。他們激動得滿臉通紅,認爲自己必定旗開得勝

教皇庇護五世一直致力於團結各個同盟國並消除他們彼此之間的忌恨情緒,他成功吸引南歐國家的海軍參加預定於來年展開的軍事行動。後來,他得知各國之間的爭吵影響了塞浦路斯的大局,便行使了自己作爲上帝牧師的特權,任命了聯合艦隊唯一的總司令——來自奧地利的唐·胡安(Don John)

唐·胡安肖像畫

作爲那個時代最傑出君主的兒子,唐·胡安生來就不同凡響。他的母親是美貌的女歌唱家芭芭拉·布隆伯格(BarbaBlomberg),父親是查理五世。他的母親給予他優雅的風度和迷人的外表,他的父親賜予他統帥的天賦。

一支又一支基督徒艦隊開始集結到墨西拿海峽。威尼斯海軍上將維尼耶羅(Veniero)已經在那裏等候,他麾下有48艘槳帆船,還有另外60艘即將趕來。7月,科爾納進入海峽,又帶來18艘戰艦。隨後,這些戰艦停泊在威尼斯艦隊旁邊。8月23日,總司令唐·胡安率部與駐墨西拿的艦隊會合。其他船只趕來還需要時間,唐·胡安也需要時間來完善他的計劃。在艦隊出發之前,每一艘槳帆船的船長都會收到一份單獨的書面命令,告知他在航行中的位置以及在任何突發事件中的職責。這樣,混亂和倉促編隊的風險就差不多被消除了。9月16日,總司令唐·胡安發出了起錨的信號。

唐·胡安的旗艦第一個離開墨西拿,這是一艘華麗無比的擁有60槳的槳帆船,名爲“皇家”號。在他身後是285艘船,其中有6艘加萊塞三桅戰艦、209艘槳帆船,一共載着29000人。艦隊的船都是由西班牙、熱那亞、威尼斯、那不勒斯、羅馬、維琴察、帕多瓦、薩伏伊和西西里的名門貴族指揮。經過十天的划船和航行,他們抵達了科孚島,城堡裏的守軍向他們鳴槍致敬。基督徒對土耳其人的恐懼煙消雲散了。

此時,阿里帕夏在勒班陀灣內左右爲難,於是派人去打探敵人的虛實。一名大膽的巴巴里海盜趁着夜色,划着小船來到基督徒戰艦附近偵察,但是他的報告並不完善,直到決戰當天,雙方都不知道對手的確切實力。土耳其艦隊有208艘槳帆船、66艘大帆船和25000人。其中有95艘槳帆船來自伊斯坦布爾、21艘來自亞歷山大城、25艘來自安納托利亞、10艘來自羅德島、10艘來自米蒂利尼(Mitylene)、9艘來自敘利亞、12艘來自納夫普利翁(Napoli di Romania)、13艘來自內格羅蓬特,還有11艘來自阿爾及爾和的黎波里。大帆船主要是巴巴里海盜的,它們在海上劫掠中發揮的作用大,在常規海戰中作用有限。

10月7日早上7點,這兩支艦隊在埃基那德斯羣島(Echinades)以南的伊薩卡和帕特拉斯灣(或被稱作“勒班陀灣”)之間,意外遭遇了。唐·胡安站在戰艦主樓上向遠處眺望時,發現地平線上有一兩張白色的帆;然後,他們繼續向前航行,越過了原先的海平線,直到看清了敵軍艦隊的整個面貌。唐·胡安迅速舉起一面白旗,發出了戰鬥的信號,整支基督徒艦隊立刻忙着把船帆收起來,使全體人員都可以在這次戰鬥中安心作戰。爲了給士兵騰出地方,船內部的補給倉庫都被清空了,甚至連奴隸們也得到了好酒好肉的招待。年邁的水手們從年輕時起就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土耳其人,他們爲這次復仇苦心籌備、嚴陣以待;而那些樂觀的年輕人,那天還是第一次持槍搏鬥,他們熱切地期待着戰鬥打響的那一刻。然而,甚至在這最後時刻,基督徒聯軍艦隊的將領仍然猶豫不決:他們建議成立一個戰爭委員會。唐·胡安的回答很符合他的個人作風:“議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不要考慮其他任何事,只想着戰鬥就行了!”然後,他走上了他的工作崗位,他手裏拿着十字架,從一艘槳帆船走到另一艘槳帆船,從船頭走到船尾,鼓勵士兵們去戰鬥。他那平靜而自信的神態,以及他演講的魅力,成功激起了全體官兵的戰鬥熱忱,他們的回答是:“準備好了,長官,越快越好!”然後,唐·胡安以救世主的姿態行聖禮,他跪在甲板上祈禱上帝保佑他旗開得勝。

大約11點,在一片死寂的安靜氣氛中,戰鬥開始了。土耳其人收起船帆,開始划槳。在井然有序的秩序和無與倫比的速度和精確度下,他們排成了戰鬥隊形。嘹亮的鼓聲和笛聲表明了土軍槳帆船艦隊具有高漲的戰鬥熱情。相比之下,基督徒艦隊則在排成一行時速度緩慢;一些槳帆船和大多數大型的加萊塞三桅戰艦被落在了後面。唐·胡安虔誠地念了幾句禱告詞,然後派出快船去催促他們。最後,基督徒艦隊的秩序也變得井井有條。

在兩軍戰線之間,矗立着宏偉的加萊塞三桅戰艦,就像巨大的防波堤一樣,衝向對面,把奧斯曼艦隊的“激流”生生分開。從這些巨大的漂浮城堡上射出的猛烈火力引發了土耳其人的恐慌,但他們很快就避開了這些龐然大物,並開始對付基督徒艦隊的其他船隻。

在基督徒艦隊的左翼,經過一場血腥而致命的對戰之後,巴爾巴里戈和“熱風”雙雙英勇戰死,剩下的土耳其人將船靠岸並逃跑了。在右翼攻勢失敗後不久,土耳其艦隊的中軍就開始行動了。阿里帕夏徑直朝唐·胡安衝了過去,他的船首撞到了唐·胡安旗艦的第四排船槳上。兩船旁邊是佩特夫帕夏以及科爾納和維尼耶羅的座艦。戰艦們糾纏在一起,在水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廝殺平臺。來自“皇家”號的西班牙人兩次攻上了阿里帕夏的旗艦“法納爾”號,直殺到主桅杆處,但是兩次都被土軍驅趕回去,自身損失慘重。就在阿里帕夏準備跳到唐·胡安的槳帆船上的時候,科爾納率領座艦從背後撞向了他的船,從第三排槳處把“法納爾”號刺穿了,與此同時,科爾納還發起了一陣火繩槍齊射。據說阿里帕夏就是在這次火繩槍攢射中被打成了篩子,當場陣亡。

基督徒在盔甲和槍械上佔有全面優勢,可以躲在甲板防禦工事後面開火;土耳其人則沒有鐵甲、頭盔或防禦工事的保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只有弓箭而沒有火器。科爾納的截擊和阿里帕夏的陣亡決定了戰役的最終結果。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就足以驅散土軍艦隊的右翼勢力,並摧毀其旗艦了。又過了半個小時,唐·胡安的中軍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在勒班陀海戰中,土耳其艦隊幾乎被悉數殲滅:有190艘槳帆船被俘獲,除全部大帆船外,另有15艘槳帆船被燒燬或被擊沉。土軍大約有2萬人喪生。其中有許多人來自奧斯曼帝國各地的名門望族,可以開出一個令人震驚的、長長的名單。基督徒軍隊損失了7500人,其中有些人來自意大利和西班牙最顯赫的家族。名著《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Miguelde Cervantes)當時正在“女侯爵”號上指揮一隊士兵,幸運的是,他因爲左臂受傷而沒有參與戰鬥,對許多人來說,勒班陀戰役只能從堂·吉訶德的神奇篇章中瞭解到。有17名威尼斯指揮官戰死,其中包括維琴佐·基里尼(Vicenzo Quirini)和英勇的、有騎士氣概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巴爾巴里戈總督。60位馬耳他騎士團的騎士英勇犧牲。

唐·胡安——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征服者,在戰後,他的雕像在墨西拿矗立,他的勝利景象是大畫家丁託列託(Tintoret)和提香(Titian)的繪畫主題;無論他走到哪裏,都受到熱烈的歡迎。

本文摘自《西班牙摩爾人和地中海巴巴里海盜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