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節越來越近,你是不是歸家心切?但對於“逢坐車必暈車”的人來說,一路車程也是一段難受的路途。

爲什麼會暈車?

可能衆多暈車人羣,心裏都有一個疑問:那麼多人不暈車,爲什麼我偏偏是少數會暈車的人?

其實,暈車與前庭系統有關,有的人適應性比較強則不容易暈車,有的人相對較差則容易暈車。

乘車時,車輛的變速運動、顛簸、旋轉等,都會使人經常不規則地改變體位,使內耳的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並導致身體局部功能紊亂,出現出冷汗、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同時,可能有些暈車的人,也經常聽駕駛員或者旁人說過:你暈車啊?坐前面點的位置會好些?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因爲前排位置視覺單一,注意力集中;二是顛簸小,會相對減少暈車機率。

橘皮:天然“暈車藥”

橘皮妙用

首先,出行時可隨身帶些橘子、薑糖、話梅在車上吃,以防暈車。

尤其吃完橘子,別把橘皮扔了,橘皮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等症。

乘車前1小時,可用新鮮的橘子皮,向內折成雙層,對準鼻孔,用手指擠捏橘子皮,皮中就會噴射出無數股細小的橘香油霧入鼻孔,上車後繼續吸入,可有效地預防暈車。

如果只是輕微的普通暈車,對健康影響不大,通常也不需要治療,可以通過訓練來使前庭、平衡系統慢慢適應;平常生活中,可以多坐車,慢慢就會接受、適應。

如果只是偶爾暈車,更不容易擔心,這可能和當天的心情和飲食有關;暈車暈得比較厲害的,可以考慮帶上些暈車貼、暈車藥,暈車藥提前半小時服用。

另外,出發前一天晚上要睡個好覺,出發時不要吃得很飽,也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乘車時不要長時間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不僅傷眼睛,也會讓人感到頭暈目眩。

兒童忌服暈車藥

孩子暈車怎麼辦?

兒童的前庭功能正處發育階段,所以暈車症狀比大人重,也更普遍,大一點的孩子會說不舒服,如果是嬰幼兒,他們只能通過哭鬧、煩躁不安、出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父母不鬆手等異常舉動來表示。

爲了讓孩子免受暈車的痛苦,有些父母出行前也會買暈車藥給小孩服用,但其實並不建議兒童口服暈車藥,因爲暈車藥多是一些抗組胺藥物,兒童服用可能對神經系統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那麼,應該如何防治小孩暈車?緩解暈車症狀呢?建議帶孩子乘車的家長提前做好以下防護措施:

(1)乘車前別讓孩子吃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孩子餓着肚子,最好提前2個小時用餐,食物要清淡,可以餵食一些麪包、稀飯等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較好;

(2)上車前在孩子肚臍處貼敷生薑片,可緩解暈車症狀;如發現孩子有暈車症狀,用大拇指掐壓孩子的合谷穴和內關穴,也可以減輕暈車症狀;

(3)乘坐大巴車,儘量選擇靠前、顛簸較輕的位置,以減輕震動;自駕車時,家長不要在車內抽菸或抹香水,可適當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這些對防止暈車都有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