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天睡前,偶然看见一个微信群里在讨论升职的不公平问题,我也围观了一会,感触还是挺深的。

起因是群里的小姐姐C,说自己刚刚在公司的竞聘中落败了。而战胜了她的同事,入行时间比她短,经验不如她丰富。甚至当年那位同事刚刚加入公司实习的时候,还是C带的她。如今她倒成了C的上司了。

群里多是跟著C的节奏回忆自己类似悲惨的职场遭遇的。这时候突然有人问:「那你觉得她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呢?」

C说:「她就是表达能力好,客户关系维护得好一点,给甲方的汇报做得好而已。可我们是搞技术的,要升职带团队,不首先得技术过硬吗?她去汇报,还不得我跟同事远程修改方案、做PPT协助。」

C的困惑,估计很多职场人都有:明明自己工作能力更强,凭什么升职的是他?

这几年,网上流行著很多「不会拍视频的厨子不是好作家」「不会讲英语的司机不是好销售」的说法,这些还真不是没谱的玩笑话。

02

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呆伯特漫画。它是90年代最成功的连环画,描述了一个倒霉的工程师呆伯特的工作、生活经历。这本漫画风靡全球39个国家,拥有超过1亿5千万读者。

而它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竟然是一名上班族,每天早上4点起床兼职作画。

他在接受访问时说,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大约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是把某项技能练到世界顶级水平。

这个我们大多数人听了大概都会退缩。顶级水平除了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自律,大约还需要顶级的教练,以及自身的天赋加持。非常人所能为也。

没关系,还有第二条路:选择两项或多项技能,把每项练习到全世界前25%的水平。

是不是听起来容易很多?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而已嘛!不需要顶级教练及天赋加持了,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努力,不难做到。

史考特·亚当斯说,真正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技能的人,其实不多。如果你走了这条路,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但是作画水平能达到前25%;他写笑话的能力也不是顶级,但是这项技能也能达到前25%;而由于他长期混迹职场,他深谙办公室政治。

于是,这三个前25%的能力一综合,就有了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有趣职场漫画——呆伯特漫画。

03

之前有读者朋友在学某项职场技能课,给我留言说自己学的很沮丧,感觉自己跟老师的水平差距好大。

课程里的老师,单靠这项单一技能,被动收入就每年大几十万。说明他这项技能,一定已经达到了全国顶尖水平。要是人人都那么容易达到,他的技能早就不值这么多钱了吧。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追求完美,把自己复制成一个top1%的高手,而是要让自己跟顶级的教练快速学成前25%的水平。

你跟你的同事,也许在编程水平上都是全国前25%,但是你的写作技能也是前25%,你就可以写书、写公众号,拥有最会写文章的程序员的标签;

你和你的同学,大学读同一个专业懂同样的知识,学得都不赖,但是你拥有全国前25%的沟通技能、面试技巧,竞争同一个职位,你定会胜券在握;

你跟你的竞聘者,业务能力都是前25%,也许你还更胜一筹,但同时她的表达、演讲能力还是前25%,而其他人的这项能力都在后25%,那她岂不天然就是领导其他技术人员的好苗子?

04

十几年前将要读大学的时候,就有位前辈建议我读双学位。

当年我年少无知,完全不懂得双学位的好处,只想到自己资质不算好,恐怕这样两个学位都读不好吧。很快便把这建议抛之脑后了。

如今突然想起,才觉得这真是个好建议。一门学科学到顶级水平不容易,两门都读到优秀,便是稀缺人才。

好在我读书时一直靠本能坚持著热爱的写作,写博客、记日记……当时有同学夸我论文写得快,有朋友关注我博客说生动有趣,我完全不觉得这些日后会有什么用。

没想到,我读了7年半的建筑设计,央企2年,创业2年,最终促成我自由职业的,竟多亏了自己最热爱的写作能力加持。

一项技能的进步是线性的成长,两项技能可能是面,三项技能都做到优秀,便可能获得体的指数级成长。

越早懂得这个道理,就能根据自己的天赋及职业发展需要,越早开始刻意练习几项技能,让自己的职业道路乃至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记住,如果不是天赋异禀,那么不求某一个top1%,但求2、3个top25%。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