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被稱作中國公司的元年。

包括聯想、海爾、萬科等大企業都是在那一年誕生了,而如今這些企業早已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了中國的標杆性企業。

但即便如此,在當年來說它們都不是最耀眼的企業!被稱作「東方魔水」的國民飲料健力寶絕對才是那個時代的代表!

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張海就和健力寶這家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故事。

說起張海絕對是個傳奇的人物,他被稱作中國近三十多年來歷史上最神秘的企業家之一,至今為止關於他的很多謎題依然仍未解開!

但說張海之前,我們還是要從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的故事開始說起:

李經緯從小是在孤獨院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自食其力打工賺錢,擦過皮鞋也當過印刷工,自己把自己養大了。雖然從來沒上過學,但通過努力成年後的李經緯當上了三水縣體委副主任,後又調到了縣裡的酒廠當廠長。

1983年李經緯到廣東出差,買了一罐可樂喝,而正是這瓶可樂讓李經緯看到了一個商機。回到三水後,李經緯開始思考是否能研發一款能補充運動員體力且普通人也能喝的飲料。

很快李經緯就找到了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合作,通過幾個月的研發,1984年這款後來被稱作「東方魔水」的健力寶飲料誕生了。

而也是在這年,洛杉磯奧運會召開了。對於李經緯來說,這是把健力寶推廣出去的一個好機會。於是李經緯賭了一把,他花了25萬元贊助了當年奧運會中國的12支國家隊,要知道當年他的酒廠年利潤也才5萬元。對於李經緯來說這次「賭博」是把所有的注都壓了上去,不成功便成仁。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李經緯贏了!

那一年的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許海峰、李寧一戰封神,女排更是以勇不可擋之勢登頂,引發舉國沸騰。女排姑娘手中的健力寶引起了媒體關注,日本一篇題為《靠"魔水"快速進擊?》的花邊新聞隨即瘋傳全球,健力寶一夜成名

那一年健力寶的銷售額就勢如破竹,一下達到了345萬元,到了1985年銷售額激增至1650萬元,1986年直接飛躥到了1.3億元,以勢不可擋的速度成為「民族飲料第一品牌」

到了1996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已經接近60億元大關,並成為第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單是健力寶的稅收就達到了三水市的50%。

1991年李經緯策劃的「拉環有獎」的營銷手段至今也是營銷界的經典案例;

1993年還策劃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暢飲健力寶的照片,在當時來說也是很大的突破;

1994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其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509號小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這是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名稱命名的星星;

1991年,健力寶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還花了500萬美元買下帝國大廈的一整層,全面開啟走向世界的目標。當時李經緯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健力寶不僅在國內叱吒風雲,即使到了國際上也是聲名顯赫!

但俗話說得好,樹大招風。1997本該成為健力寶急速發展的一年,因為李經緯決定把健力寶搬遷到廣東。但正是因為李經緯的這個決定,成為了健力寶的轉折點。

健力寶這樣一家納稅大戶的遷移意味著觸動了當地政府的很多利益,且健力寶本身就是三水政府控股的企業,李經緯只是經營者。但李經緯獨斷專行的作風和堅持搬遷廠址的態度讓雙方關係迅速惡化。

而也是在那年的秋天,李經緯開始謀求健力寶的上市,但三水政府從中作梗,駁回了申請。

無奈之下,李經緯只好謀求股改上市,想內部購買掉三水政府的股份,但三水政府哪能鬆口呢?最終以「風險很大,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的名義再一次拒絕了李經緯。雙方關係持續惡化。

而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1999年三水政府換屆了,原本還有些和李經緯關係不錯的政府領導也換走了,新來的領導哪能放過李經緯。嚴重的內耗讓健力寶停滯不前,而外部的哇哈哈、樂百氏等企業的崛起讓健力寶的市場份額迅速被搶佔。在這時,三水市政府作了一個決定——賣掉健力寶

2001年7月在政府召開的討論大會上,90%的人支持賣掉健力寶,但唯一的條件就是買家絕對不能是李經緯。

難逃厄運的健力寶最終被三水政府以4.5億的價格賣給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張海!

簽約儀式的第二天一張李經緯「含淚仰天」的照片出現在國內所有的新聞網站和財經媒體上,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而在簽約儀式的9天後,李經緯也在家中突發腦溢血,一病不起。

後來還被以貪污的罪名,判決有期徒刑1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

最終被監禁在病床上,於2013病逝!

進入張海時代的健力寶就開始徹底變味了!

張海是怎麼把健力寶弄到手的,外界有各種傳聞,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張海瞞天過海,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買到了自己的位子。更有人懷疑張海入主健力寶動機不純,醉翁之意在於圈錢,但張海堅決否認。

張海的身世一開始是一個迷!

有媒體曾對張海的身世進行了一個徹底的調查,在張海的出生地河南開封提起他街坊鄰居無人不知,大家都說,張海十幾歲就成了一個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不僅可以變樹葉,還可以讓時間扭轉。

也有當地人提到張海時稱張海連初中都沒有畢業,如果不是因為氣功熱,恐怕這一輩子都很難和大師扯上關係。還說張海是一個善於借勢的人,當年號稱自己有特異功能到處做報告。

但就在張海大師四處做報告的時候,氣功界出事了,1989年頭號氣功大師嚴新,因為招搖撞騙,被全國各地舉報,關於氣功神話就此破滅了

但張海很快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身份——密藏大師!張海自稱到西藏拜了夏日東活佛當老師,學到了無邊無盡的法力!

回到河南後和河南省社科院成立了一個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18歲的張海就成為了所長。

自此之後,張海開始到處做報告稱自己的功力能治癌、能戒毒、甚至能治好艾滋病,還能糧食增收。總之只有你想不到了,沒有張海辦不到的。

張海的名聲越做越大,生意也越來越好,可以說日進斗金。短短一兩年就賺了過千萬。

但就在張海財源廣進的時候,當年的氣功大師卻紛紛出事了:中功創始人張宏堡潛逃海外,佛子張小平落入法網,神醫胡萬林也鋃鐺入獄。

最後,河南省社科院在1997年宣布撤消了氣功大師張海創辦的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隨後,張海再次從大家的視線里消失了,一隔就是5年。

直到2002年,飲料市場爆出驚人消息:國內行業先驅健力寶集團突然被人收購!買家是一位28歲的神秘富豪,名叫張海。

張海有何來頭頓時引起了全國公眾的種種猜測,然而在河南開封,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資本大師不是別人,正是曾今那個氣功大師張海。不過,這時的張海卻已經搖身一變儼然成了資本高手和經營大師。

前面我們提到了當年因為三水市政府和健力寶創始人之間矛盾激化,三水市政府把健力寶4.5億的價格賣給了張海。

但是關於張海具體是怎麼把健力寶弄到手的,外界有各種傳聞,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張海瞞天過海,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買到了自己的位子。更有人懷疑張海入主健力寶動機不純,醉翁之意在於圈錢,但張海對此是堅決否認的。

即便是三水市政府對於張海的來歷都說不出了一二。當時三水政府唯一了解的情況就是2000年,張海以凱地公司入主上市公司中國高科,26歲就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他的「凱地系」接連染指中國高科、中科健、北大方正、銀鴿投資、浙江國投等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頗具實力。至於這些錢從何而來,則無人知曉。

據張海自述,自己是2002年看到了健力寶要出賣給新加坡的一家公司,而出於個人和民族情感,他決定要把健力寶從外國企業「手裡」搶回來。於是,他找到三水政府,雙方竟一見如故,電光火石間就敲定了這樁大事。

接任健力寶後,張海的第一次亮相就被媒體堵了個水泄不通。面對記者的圍追堵截,方臉大耳,「一年佛像」的張海不慌不忙,和媒體們侃侃而談。

如果你以為張海是一個只會吹噓的騙子,那麼你就錯了,張海剛上任的時候還是有兩把刷子,解決了健力寶時下的危機。

因為當時健力寶的現金流已經處於極度匱乏的狀態,已經無力支撐整個產業的正常運作。而張海做了一件事,徹底解決了健力寶現金流的問題。

當時的健力寶在銀行信用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張海找了很多銀行進行債權談判。善於資本運作的張海很快就把健力寶的「短貸」全部改為了「長貸」,在信用授權方面也申請了更高的額度,健力寶的資金鏈一下就被盤活了起來。

有了現金流的健力寶又開始恢復好轉,第一個季度就拿下了9億的銷售額,把站在懸崖邊的健力寶成功拉上了正軌。

接下來,張海準備大刀闊斧的干機票大的。

2002年的時候,央視開始招標馬上要舉行的世界盃直播冠名權。所有的中國頂尖級企業家都彙集到了招標現場,張海也在其中。在近三小時的鏖戰後,張海代表的健力寶以1.38億的天價拿下了世界盃的獨家冠名權。

不僅如此,張海還推出了健力寶旗下的新產品——第5季,並豪擲3000多萬在央視的黃金時間打起了廣告,不得不說張海在營銷方面的功力已經登峰造極了!

一時間,健力寶的品牌影響力再一次重現昔日的巔峰。但誰也沒有想到,當時的健力寶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上內部的資金還是很緊缺的。

以至於在鋪天蓋地的廣告中,第5季飲料的品牌知名度迅速躥紅。但讓觀眾納悶的是,宣傳的這麼牛逼的第5季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

時候幾年消費者們才知道,原來當時健力寶的資金緊缺,而張海把錢都放在了打廣告上,就連給供應商製作塑料瓶的錢都拿不出來了,供應商也停止了供貨,所以市場上基本沒啥貨。

最後,「第5季」產品宣告失敗,一個多億廣告費全部打水漂,使得健力寶內部的資金鏈再次斷裂,健力寶又再一次的陷入了危機。

但張海的折騰並未就此停歇。2002年正值健力寶18周年年慶,張海在新加坡租下了當時亞洲最豪華的「處女星」號郵輪,以彰顯新「健力寶」的實力!

但千算萬算的張海沒想到自己裝逼不成,把自己原形畢露了。張海公開宣布,董事會決定拿出40%的股權,給以張海為首的高級管理團隊。但當初健力寶不就是張海買下的嗎?這次漏洞也開始讓外界開始質疑張海的真實來歷。

而更為離奇的是,那一年張海把公司折騰的夠嗆,但財報中顯示當年健力寶集團利潤竟高達1.2億元。這份華麗的財報,讓外界更加看不懂了,但一切看似不合理的背後卻毫無漏洞!

但誰都沒有想到,這場大戲結束的會如此突然!

2004年是健力寶成立20周年的日子。當時正在海南度假的張海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稱張海被免除了健力寶的董事長的職位,理由是:任董事長期間,由於經營不善造成巨額虧損。

第二天,健力寶集團也發布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其中特彆強調:1、張海任何言論和行為都不代表健力寶;2、張海從來都不是健力寶控股股東。

張海把這次事件做「逼宮」事件,背後的主謀者是健力寶集團的總經理祝維沙和集團董事兼營運總裁葉紅漢這兩個人分別持有健力寶30%的股權。自從張海入主健力寶做了董事長之後,他們兩個人一直是張海的左膀右臂。

雖然張海突然被他們踢出局,但張海心裡應該早有準備,因為當初購買健力寶自己沒出過一分錢,而真正出錢的人正是這次「逼宮」的主謀者祝維沙和葉紅。

但祝維沙接手公司後才發現,公司的很多資金都早已經被張海挪用了,數額超過了10億,現在的健力寶已經是資不抵債,欠了很多供應商的錢。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祝維沙並沒有告張海,而是選擇和他合作。而這時,兩人又有了新的點子——賣股權

只要把健力寶的股權賣出去兩人都可全身而退。

也許兩人也沒有想到,這條大魚很快就上鉤了!2004年年底,張海與匯中天恆的李志達舉行了簽約儀式,準備將91.1%的健力寶股份轉讓給李志達。

但在這節骨眼上三水政府突然宣布強行接管健力寶。實際上,原因也很簡單,李志達一接手,張海在健力寶的事就查不清了。即便地方政府僅掌握8.9%的股權,但如果縮水,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誰也吃罪不起。

三水政府派駐工作組審核後發現,現實的情況比最糟糕的預料還糟糕。健力寶的負債從2002年底張海接管前的25億,激增至41億。如此巨大的財務黑洞,已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2005年3月,張海因涉嫌「做假賬、虛假投資、侵吞健力寶資金」,被佛山警方正式拘捕。

2007年2月,佛山中院作出一審宣判,以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判處張海有期徒刑15年。而當年張海入主健力寶的真相也公諸於世。

原來,當初三水市政府賣健力寶的時候有一個很嚴苛的要求是有1億的股權款必須在24小時內支付,而張海哪有那麼多錢。

於是張海找到了北大方正,由其出資先堵了這個「窟窿」。但接下來,力圖完全掌控健力寶的張海提出要引入多個投資者,卻遭到有同樣雄心的北大方正的反對。

於是,張海很快甩掉北大方正,找到了祝維沙。他們在3月20日登記成立了一個名叫正天科技的空殼公司,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充當股東,所持股份比例為4:3:3。在這個空殼公司名下,張海向祝維沙借款2.38億,1億給北大方正,1.38億給三水政府,由此完成了對健力寶的收購。

就這樣,健力寶成了張海的囊中物,隨後,開始從健力寶掏錢「還」給祝維沙,以實現「用健力寶買健力寶」的目的。

雖然真相已經公諸於世,但張海的傳奇故事仍然沒有停止...

前面說到了,在一審判決中張海以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但面對判決,張海毫無悔意,大呼冤枉,絕不認罪,並提出了上訴的申請。

2008年9月廣東高院給出了二審判決,雖然維持職務侵占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原判,卻將有期徒刑由15年改判為10年,理由是:張海在獄中檢舉他人犯罪,「立功」了,但真相是什麼當時誰也說不清。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2011年1月26日,服刑不到6年的張海突然獲得自由。社會公眾得到的解釋是,由於在獄中多次立功、表現良好,張海獲得兩次減刑機會。

出獄後的張海也開始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線。但正義會遲到,絕對不會缺席。3年後,廣州中院發出通報,張海「假立功」多次大幅減刑,存在弄虛作假。

雖然此時的張海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蹤。但24位涉案的司法人員栽了進去,成了張海的「替罪羊」。

時至今日,誰也不知道張海仍然沒有緝拿歸案,但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已經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從氣功斂財到資本市場坐莊圈錢、再到涉足國企改制,只有初中學歷的張海,之所以能頻頻得手,秘訣就在於他總能捕捉到社會熱點,利用社會的盲動,渾水摸魚。

但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

相信惡事做盡的張海終有一天會得到法律應有的審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