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有机会参与闽南语演说比赛的工作人员

稍微记录了一下评审讲评内容以及我自己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评审讲评的部分

国小组评审讲评

1.上台的行为举止建议在家需要照镜子练习,不管是行礼(敬礼)、点头还是站姿都要避免摇晃或不稳,从叫号从准备区上台那刻起,参赛者所有举动评审都看在眼底

2.音量要注意,不可以太大声或大小声

3.演说非文稿,白话的叙述语词比叫文言的文章叙述来得好,例如:「褒奖」(X比较不好),但改成「呵咾」(O比较好)

4.演说文稿应该贴近国小生经验,勿过于深刻或老生常谈

5.别让人觉得在被稿子

6.标点符号停顿

7.仪态配合情绪

 

国中组评审讲评

1.合嘴音,如「心情」sim-tsîng,「心」尾音嘴巴需闭合

2.入声字,凡为声调尾音为入声字皆须注意,避免漏音咬字不清

3.浊音声母,如「宜兰」Gî-lân,「宜」的浊音声母要念出来

 

接下来是我观察下来,常见的闽南语演说常见错误

若未来有机会指导学生,必定需多注意这几个面向

1.稳健的台风仪态训练

这个不用多说,很多参加闽南语演说的学生,大部分多具有一定的仪态,更多是曾经国语演说得奖后改参加闽南语的学生,因此台风仪态的部分表现都不会太差。

2.咬字发音的问题

这方面真的口误的非常多,且我在想甚至连参加演说的学生或是指导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但是咬字口音绝对是身为本土语专长的评审们会去抓的错误!不可不慎!以下统整出几点我看到、听到的问题

(1)合嘴音,尾音m、p者,千万记得嘴吧要合上

这个绝对是大忌,对于台语较不常讲的参赛者来说是很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评审绝对会抓的一个大重点之一

(2)入声音,尾音为p、t、k、h者,念短促且尾音嘴吧舌头的发音位置要正确

这是第二大忌,现在部分年轻人有入声音留失的情况发生,而且越年轻入声流失的偏误越严重(?),总之会发生这样的偏误多是日常生活不讲台语得多,华语本身又无此入声音系统,因此流失变成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尾音若为p,必须发短促,且嘴唇合闭起来,如「湿气」sip-khì 的 「湿」sip

尾音若为t,必须发短促,且舌头最后位置停留在舌间,如「其实」kî-si̍t 的 「实」sit <----这个超多参赛者讲错!!!受华语影响念成 sî ... ...

尾音若为k,必须发短促,且舌头最后位置停留在舌根,如「心得」sim-tik的 「得」tik <----这个若同时合嘴音跟入声都消失听起来就变「新猪」sin-ti

尾音若为h,必须发短促,h入声为喉塞音,气流于喉受阻而使发音成短促,如「食肉」tsia̍h-bah,两字都需念短促

可以注意到入声指导的重点为「发声短促」且「发音位置需正确」,此两点能做到便能够避免此方面的错误发生

(3)浊音声母,b、g、ng、j 等,发音时声带振动带出有声的浊音声

声母若为b,发音部位由嘴唇来,如帽子bō-á 的帽

声母若为g,发音部位由舌根来,如五号gōo-hō 的五 gōo

声母若为ng,发音部位由舌根来,它和声母g的差别在还多个鼻音,送气时气流经由鼻子而出,如「优雅」iu-ngá的雅ngá

声母若为 j ,发音部位由舌间来,犹如注音符号的ㄖ,但是不卷舌,如「二号」jī-hō 的二jī (部分区域念为gī 或lī,因为有很多方言差之例子存在,因此到觉得j声母偏误比较不会抓得那么严)

(4)声调及变调

声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面相需要注意,分别是「本调」、「变调」以及「轻声」

台语有连续变调的特色存在,演说比赛观察下来,本调念错比较少,但是仍有一些变调念错的问题,这听在耳里虽然从上下文意可以推敲出参赛者在说什么,但逢听到就觉得好像在听外国人讲话,怪腔怪调的。

突然要抓此问题没有太多例子,自己笔记里只有纪录到如「训练」hùn-liān的「训」hùn,原来「训」hùn应该要变调为hún,可是当天的参赛者演说念出的是没有变调的音,听起来就是超级奇怪....

轻声的部分,如惊死 (胆小、怕死) 和惊--死 (因受到惊吓而死去),有些台语字词若没有念出轻声意思则完全不同。

相关声调的文章整理可以到这篇来:台湾闽南语的声调及变调

题外话,当天国中组有一位是来自澎湖长大的参赛者,感觉得出来他有故意想呈现出澎湖腔的特色用词,例如「鱼」他讲hîr 而不是较大众的hî或hû,不过通篇演说其实除了有些特色单字使用偏泉音以外,其实演说时显少有泉音变调的特色出现,语言接触后乡音的遗失无疑的表现出来

(5)文稿内容过于华语化

华语思维的讲稿也是一大忌,此又可以分成「语词」及「语法」两类来说。

语词类如

错过我的朋友  (错过口语说法建议改成「无拄--著」之类的会更好)

一行人去遐𨑨迌 (一行人当天参赛者的念法是tsi̍t kiânn lâng,我听到差点吓到咬手手,建议改成「一阵人tsi̍t tīn lâng」之类的会更好)

去 (动词口语说法建议改成「泅siû」之类的会更好,可以念鱼泅来泅去)

语法类如

(建议改:我干焦看著,副词在台语多念成干焦)

册矣 (建议改成:我共册看了矣,表示完成的动作词台语多用「了」表示,且放最后头,前面常会搭配介词「共」)

人 (建议改成:有一寡仔人,量词使用也须注意)

是不是按呢?(建议改成:敢是按呢?)敢字问句是老辈较会使用的句法,但是吗字的疑问词用法已经渐渐渗透到台语系统里,我猜再过个几十年,这样的语法在未来或许将会渐渐变成是对的,且成为大众用法也说不定

(6)讲错念错

这个部分可以再分为两类,一种是「文白音选读念错误」,另一种是「纯讲错」

「文白音选读念错」类型如

,演讲的讲念文读音káng,当天参赛者念白读音kóng......

是我的庭,正常来说庭的应该念ka,当天参赛者念ke......

若是台语为母语使用者绝对很少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真的很庆幸自己拥有自动文白音选读的头脑,感谢天感谢地,不如感谢从小和我说台语的阿妈啊!

测试看看自己是否有文白音自动选读的头脑

图源自: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纯讲错」类型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归类,说是口音的偏误吗?有些倒是觉得是比赛当下过于紧张而念错,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该词或句日常生活较少使用,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念,导致演说讲出的读音大错的例子也是有,如

荏荏马,也有一步踢。譬喻人虽不是个个精明能干,但总有其长处,可以互补不足,同样有所作为,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思。其中念lám,用来形容身体虚,没有元气的样子,当天参赛者的念lím,推测是把看成「任」,犹如形声字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的概念呢(汗)

 

 

以上其实除了是对当天闽南语演说的观察,其实同时也是一直以来我在教学现场观察到学生常见问题

别说别人了,我自己也是这样

身边缺少那样的语境,就算台语是我的母语

不常讲渐而生疏

只能要求自己要多注意

今天整理这篇不仅是给别人看,也是警惕我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