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真假。

假如是真:

1,其實影響反而沒有谷歌來的大。arm V8已經授權出去了。下半年的麒麟985沒任何問題。也就是說最多能撐到明年下半年。

2,此前本來就有消息穿出華為要自研架構。按華為的尿性和能力,這是很有可能的。別忘了980問世之前,就有人猜測會自研架構,雖然沒成,但說明存在這個可能性。

3,華為一定能上自己的架構。即使自研架構不太好使,那也不重要。畢竟華為現在面臨的是生與死的問題,而不是好與壞的問題。饑荒來了,只要不餓死,就還有希望。要先活下來,才能談繼續優化。我相信華為的能力!

4,ARM這麼做,損失的更多的是它自己。畢竟,ARM又不是谷歌那樣的巨頭。華為不能用谷歌服務,海外市場基本涼涼。但不用你ARM又怎樣?明年出一個自己的架構,萬一活下來了,超過你甚至打平你了,你就完了。畢竟作為一家平台,信譽太重要了。你這麼積極的打擊華為,以後誰還敢相信你?

5,華為的命運,實際上說關乎國運也不為過。中國科技行業,如果華為挺住了,那麼中國產業鏈必將煥然一新。也許,深圳將成為下一個矽谷也未必沒有可能。一旦失敗,整個行業必然瀰漫在沮喪和絕望的陰霾中,情緒蔓延開來,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6,其實,這個時候,我更希望國商們能夠團結一些。華為再強,也禁不起一個超級大國及其盟友的合力絞殺!

這裡稍稍修改一下,不是全國友商團結一致,而是世界友商團結一致。

這其中包括台積電,包括京東方,包括索尼,萊卡(雖然沒啥實際意義)等等。美國公司尚且,努力的為華為爭取。這些非美國公司,更不應該做歷史倒退的事情。

用自己的東西,用備胎肯定不會有主胎好用(不然叫備胎幹嘛?)。但現在別人卸了你的主胎,你怎麼辦?抬著走啊?備胎不好總比沒有強吧?真的奉勸某些人善良,人家危難時刻,不指望你幫扶一把,但也請最下積德。

願:我為能挺住,願祖國能順利崛起。


我只是個普通的數碼發燒友而已。認知是肯定會有偏差的,但這又有什麼關係?

我認為,知乎不限定專業人員討論,我就有發表言論的權利。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錯,請指出,這對大家都好,是一個增長見識的過程。

如果不打算講觀點,一上來就扣帽子。就請不要來了。討論,就按討論的規矩來,你要吵架,對不起,我還看不上眼,沒興趣!


對現有產品影響不大,但是對未來產品影響比較大。主要是生態建立,維護等。憑空多了很多工作,時間,精力都很難做到。但是用動態的眼光來看,既然事已至此,能談的就談,談不攏就自己做。原理都知道,大家努力,沒有做不出來的。

如何應對不清楚,但是這是被綁在國家利益上了,怎麼也要站一站。

這種事是個不好的信號,後面各種工具軟體,代碼庫等等都可能會封鎖。雖然說美國也無法生產所有的軟體,但是美國的朋友們可以。怪就怪在以前經費效率太低。但是現在最好的做法,也就是埋頭補功課。

如果一切是基於中國的崛起,那麼這只是個開頭,以後所有的領域都會受影響。

不過也有好處,挺過去了,那就可以笑很久。大家犧牲了個人,犧牲了家庭,努力這麼久才贏來的地位,將來也應該有回報。


ARM授權的指令集仍然可以用很長時間。ARMv8已經購買了永久使用權。ARMv9的更新,還需要等上幾年時間。

ARM停止授權的IP,華為也早都有完全獨立的自研能力。CPU核,980里的大核A76是華為改過的,以2.6Ghz跑出了公版運行在3.0Ghz同等的性能。泰山伺服器端的昇騰系列,其內核也是華為自研。GPU等等華為笛卡爾組的成果,也許很快有自研產品上市。DSP.ISP. Modem,NPU都是華為自研的,ARM也提供不了這類IP.

7nmEUV工藝的麒麟990(集成5G基帶的),已經回片測試中,離量產和下半年鋪貨不遠了。

總體來說,這次封禁可能會加速華為的全自研產品的替代過程。


以下推測是建立在華為與ARM一直暫停業務的情況下。

影響方面,會改變華為未來處理器研發已有的規劃。像麒麟980,2015年就開始立項,研發周期36個月。當然這是換新架構和配套7nm工藝,以及熟悉特性和研究優化,還有許多從0開始的可靠性驗證和工程化驗證帶來的時間成本。(980首次商用A76整個業界當然是0經驗)按照華為以往的策略,一代ARM架構會用在兩代麒麟Soc上。(如麒麟950和955,960和970)。

如今985已經成功試產了,也就是說已經結束了驗證階段,定型了。很大程度來說985和980在一個研發周期並行,Soc各項驗證方面有980的基礎,主要是7nm ff duv換到7nm ff+ euv極紫外光刻,這一點其實主要看台積電那邊測好ASML新型號光刻機,華為這一邊則是按正常流程走。雖然985的研發周期短,但是使用周期卻肯定不會比980短(有可能比980還長)。很容易理解的這是為990的一套新架構的Soc需要充足時間,換句話說990早已經在路上。

ARM在18年5月份才公布A76架構,而980十月份就發布。很明顯華為提前很久拿到了A76的IP核的授權,990自然也是一樣。A76作為ARM大改的一套架構,接下來應該會是在這個架構上優化改進的小版本升級。相信華為在990上更關注的是5G基帶的整合和迭代,以及GPU方面的升級。(工藝很有可能趕上5nm,順帶一說,970沒換架構之所以敢叫970,一是加了npu,二是10nm)

回到問題本身,ARM已經授權華為的架構是不會受到影響的,理論來說麒麟990不會收到任何影響,等Mate30+985撐過今年第三季度到明年第二季度。我們完全可以看到990在明年第三季度如期上市。

但是問題在於990之後。如果華為已有自主架構的備胎,(如同三星獵戶座的貓鼬核心,如今9820上已悄然發展到四代)那一切反而恰到好處。但是如果還沒有自主架構備胎,華為要在短時間內研發並不現實,很大可能還會出現性能倒退。

參照當年驍龍800/801上的魔改A9的Krait 400,以優秀的能耗比對抗住電老虎A15。到如今855上所謂"based A76"的Kryo 485,我們可能一直忽視了霸主地位的高通,並不是完全自主化架構+ ARM指令集,(這一點不如獵戶座貓鼬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

這就是應對方法,華為也一樣可以走這條路,或者說華為其實很擅長走這樣的路。海思多年ARM架構經驗完全具備深度改造和優化的實力,990上的架構改進後再用一代甚至兩代,積累經驗的同時並行自主架構的研發。並且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招聘大量GPU等圖像領域工程師,或許自研GPU也在路上。

我覺得這對華為來說不是什麼難關,反而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對於海思來說是大幅度提升自身實力的機會。


小米澎湃s1就不能賣給華為用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