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发明中,以印刷术最为重要。它的出现打破了世家门阀对于书籍的垄断,使得天底下的寒门弟子都有机会可以读书识字了。

说起印刷术,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这不是宋朝的毕昇发明的吗?但其实不是的,宋朝的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而在活字印刷术之前,早就有了雕版印刷术。

那么雕版印刷术为何在民间并不出名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制造成本太过于高昂,很多发行量不大的小众书籍无法使用这一技术。并且用雕版印刷术印刷出来的书籍,极易因为受潮、虫蛀、火烧而损坏。

不过由于不可替代,所以在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雕版印刷术一直都是“出版业”的主流。就算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雕版印刷术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今天就要来说一位对活字印刷术贡献很大的古人,后唐宰相冯道,唐朝覆灭后,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时候的人们讲究的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道理,对于以前一直遵循的礼仪道德十分不齿。

整个天下都是这样,后唐自然也不能免俗。作为后唐的宰相,冯道感到十分着急,于是便向唐明宗上书,希望能够由国子监组织人力雕制模板,大规模刊印发行儒家九经。

唐明宗自然清楚民间的风气如何,他很怕将来某一天,后唐被所谓“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理论给推翻,于是他对冯道提出的观点十分赞同。

在冯道的努力下,从唐明宗二年开始,一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前后历经22年时间,儒家九经的模板雕制和刊印才算完成。成千上万本儒家书籍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流入民间,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书籍不再是高门大户的特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百姓也能读上书了。

另外,冯道发起的这次印刷活动,也为雕版印刷大规模应用于主流文化领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冯道却没有因此在历史上留下美名,反而是骂声一片。

原因很简单,因为冯道并没有任何一点读书人的气节,他先投后唐,后唐亡后立刻投入后晋的怀抱,后晋亡了国他立即投降契丹,契丹人跑了他立即投降后汉,后汉亡了国立即投降后周。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对冯道的评价很低,欧阳修更是称其为“无廉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