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俄军BMP–3步兵战车,装备一门100毫米低压线膛炮、一门30毫米并列机关炮。

除了BMP–3战车之外,其他现代主流重型步兵战车安装的机关炮,对抗二战时期的主战坦克胜率并不高,比如:二战期间德国那几型重型坦克都安装了加长管的88毫米加农炮(黑豹是75毫米),在2000米内完全可以击穿现代重型步战车的装甲,杀伤里面的乘员不是问题。

博物馆内的德军「虎王」坦克,曾经是盟军所有装甲兵的噩梦!

而现代重型步兵战车当中也只有德国的「美洲狮」等个别型号的重型步战车全身披挂后,也许可以抵挡加长88毫米的致命一击,而这个时候的「美洲狮」战斗全重已经超过了40吨以上!比38吨的T54/55坦克都重。

反过来,绝大多数的步战车机关炮的口径在25~40毫米,使用穿甲弹深度在30~70毫米,打击德军Ⅱ、Ⅲ、M3「斯图加特」或者日本95轻型坦克~这类的轻型坦克还勉强,对T34或者「谢尔曼」是不打穿正面主装甲的,更遑论打穿「虎式」、「虎王」了。博物馆内「虎王」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为180毫米(表面经过渗氮硬化处理),钢材强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cr中碳中合金钢板,加之有倾斜角总体防护能力相当于现代320~350毫米(破甲弹)厚的均质钢板。

现代重型步兵战车与坦克遭遇,不会使用机关炮去对抗,而是使用反坦克导弹去打击遇到的敌坦克,比如俄军的BMP–3虽然装备了100毫米炮,但这炮是打击敌土木碉堡和工事用的,对抗坦克有炮射AT–10反坦克导弹,虽然炮射导弹弹径也只有100毫米,但是它的破甲深度相当于450毫米!击穿「虎王」坦克的前装甲不是问题。

苏联/俄罗斯在「炮射导弹」方面的造诣还是很高的!他们自己也知道,T系列坦克的装甲厚度和火炮的射击精度、穿甲/破甲能力...都略低于西方坦克,为了在与西方坦克交战时抢得先机,使用导弹在3000米之外先敌开火...这样即便是击穿不了敌坦克的主装甲,但是也会使敌坦克受到重创,然后抵近后再次对其进行打击,从实战使用效果来看「炮射导弹还是管用的,所以步兵战车使用炮射导弹打击坦克也应该能将坦克击毁。与俄军战车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美军战车是在炮塔是安装一个折叠的双联「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与敌坦克遭遇先将发射器支撑到水平状态,然后战车内的反坦克手通过光学跟踪/瞄准仪器锁定敌坦克,在最佳发射距离发射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是美军现役的先进反坦克导弹,最新型号可以对敌坦克实施攻顶攻击,就是导弹的战斗部在敌坦克炮塔顶部装甲最薄处爆炸!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M2/3「布雷德利」战车也确实用「陶式」消灭了不少伊拉克军队的坦克!「陶式」破甲深度超过了800毫米均质装甲,这个破甲能力打击「虎王」足够了。总之,现代重型步兵战车是有可能与二战期间的坦克遭遇的!因为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装备T34或者美制M26、M41、M48这类的战后一二代坦克,所以有必要装备导弹和提高光学瞄准/跟踪设备的性能,将来与旧式坦克交战胜算的几率才会更大!

纸上的宣仔,为你解答。

现代的重型步兵战车和二战的坦克打,基本上是随便打打。

首先从观瞄上二战坦克就已经彻彻底底的输了。现代的重型步兵战车,炮虽然比主战坦克弱,但观瞄系统,火控系统这些还是很先进的,甚至和坦克用的完全一样,采用猎-歼式火控,有独立车长镜,炮长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同一个瞄准镜可以做到昼、夜、测距三合一。激光测距仪可以在10km范围内工作,红外热成像仪也可以探测超过6000m的范围。而二战时期的大多数坦克只有光学瞄准镜,了不起的加个红外大灯,作用距离只有几百米。像虎式使用的蔡司公司提供的Tzf 9C炮长镜,远距离放大倍数5倍,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放到今天完全不够看,M2布雷德利步战车的光学瞄准镜可以做到12倍的放大倍率,视力都不在一个等级上。更不要说有了高清的CCD/CMOS感光器件,都可以做到窄视场50倍放大,这技术在步战车上肯定也有应用。

二战时候的黑豹坦克,用的是红外探照灯,作用距离只有几百米

火力上,二战时期的重型坦克在0距离穿深也就是200多mm的均质装甲板,而现在的重型步车普遍达到了40吨甚至50吨,可以灵活加装爆炸反应装甲或者陶瓷附加装甲,在正面可以抵御这种程度的穿甲弹直射,没有问题。

而且步战车其实是可以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别说重型步战车,就是我国PTL-02轮式突击炮,都有100mm滑膛炮,二战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挡住这种火力,。像瑞典的CV-90 120,装备了一款瑞典自己的120mm滑膛炮,穿深保守估计也有500mm/2000m距离以上。

CV-90 120:你感动吗?

虎王:不敢动

当然了,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重型步战车并不多,一般都是以25mm,30mm,40mm机关炮为主。受限于口径问题,想打穿二战的重型坦克肯定是没可能了。那是不是拿二战的坦克就没办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重型步战车是可以搭载反坦克导弹的。像M2布雷德利为了提高遇到主战坦克时的生存能力,就加了2具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筒,车内备弹五发。这意味著步战车遇到坦克时可以在5km以外的距离就可以发起攻击,对现代坦克都颇具威胁,就更不要说二战的坦克了。

M2步雷德利战车有2具陶氏反坦克发射筒和5枚备弹,装填十分方便,人都不用出车外


第一句要说的话就是永远不要拿不同次元的武器来作比较,这会令人伤心,二战经典的战略战术和出色的武器装备就让它停留在那个年代就好,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坦克战车也让它们停留在虚拟游戏世界就好,不要拿到现代来伤害它们。这个东西根本没什么可比性,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这几乎无法对战,唯一出现的情况就是各种无法击穿目标和跳弹。现在坦克和装甲车都开始采用复合装甲,其防御能力要比二战时坦克采用的轧制均质钢板装甲要强很多,尤其是现在的重装甲步战车,其装甲防御力也不会弱于主战坦克太多。

最奇葩的一辆重步战车「梅卡瓦」,62吨全重,现在直接称为主战坦克,其正面装甲相当于100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

再来看看纳美尔重型装甲车,其战斗全重达到60吨,防御力基本和主战坦克无二。

防御力就不说了,看看虎王就行,在二战结束时仍然没有虎王被正面击穿的记录,而虎王装甲最厚之处也没超过200毫米,一直到60年代世界一线主战坦克的装甲厚度才达到200毫米。所以用二战坦克来攻击现代重步战车,顶多留下累累弹痕。再来看看主要问题所在是先敌发现和攻击,这才是现代战车最大的优势,战场体系作战无法比较,换成它们单车作战,二战坦克的观瞄设备也无法与现代坦克及步战车相比较。武器方面现在步战车最低配置都是75毫米以上火炮或小口径速射炮,而且它们统统都带著射程超过3000米的反坦克导弹,仅这几项就足以击败二战坦克。

虽然虎式坦克曾有超过2000米的猎杀记录,但那情况毕竟鲜有,况且88炮对于现在战车来说口径太小、穿透力太低。

实际上现在许多步战车包括轮式装甲车装备的火炮口径都要比二战坦克大许多,再加上现在穿甲能力较强的穿甲弹破甲弹掀翻二战坦克简直是轻而易举,装备速射炮的步战车则可以用反坦克导弹来进攻。要是论起绕弯战术那二战坦克也不是个,机动性没得比,而且搞不好不等跑一会就趴窝了,尤其是德国虎家族坦克,这故障率和可靠性也是没谁了。现在战车的观瞄系统都集合测距、夜视、观瞄等能力,所有数据由火控系统计算,首发命中率极高,即便是闻名二战的88炮也无法比拟。

美国M2步战车装备「陶」式反坦克导弹,击杀现代主战坦克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二战坦克,而且它还只是一款中型步战车。

因此综合机动能力、侦查能力、攻击力、防御力、精准度、可靠性等等诸多因素,现在重步战车绝对完虐二战坦克。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相差半个多世纪的两款装备,现在的重步战车绝对敢与二战坦克正面硬杠。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亲们交流与探讨,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当时可以赢,现在的重型步兵战车都是使用的30毫米的机关炮,以中国的09式步兵战车与二战虎王比较,09式的30毫米机关炮可以击穿一般400毫米厚的现代装甲,面对当时虎式坦克的185毫米的钢板是可以随便贯穿的,机动性和速度更是虎王随便比的,虎式的88毫米火炮基本就打不中09式战车。


如果是现代步战车1打5那步战车当然能打赢啊,如果是1打20就不好说了,毕竟好汉也架不住人多是吧!以中国最新式的重型步战车VN-50为例,VN-50战斗全重50吨,车内有3名乘员,可搭乘7名步兵,双人炮塔内装有100毫米低压滑膛炮、30毫米并列机炮和一挺并列机枪,炮塔上装有车长周视仪和炮长瞄准仪,均有白光和红外热像夜视通道,具备「猎歼能力」,稳像式火控系统能够在行进间发射和引导炮射反坦克导弹。

德国「猎虎」坦克歼击车,其装备的128毫米Pak44 L/55型炮其口径在二战主要坦克中算最大口径的炮了,可以在1000米距离击穿230毫米/30度装甲,全车重达70吨,这么大的重量使得它的机动性很糟糕,产量一共也只有可怜的85辆,而VN-50步战车用的是VT-4主战坦克的底盘,前装甲相当于500毫米以上均质钢板,二战时的穿甲弹技术还比较落后,基本不可能击穿VN-50步战车的正面装甲的,最关键一点是二战坦克炮超过3000米以外基本没什么命中率了,而VN-50步战车可以在5000米外轻松发射炮射反坦克导弹,所以二者对决胜负基本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至于鼎鼎大名的德国「虎王」重型坦克,鉴于它只装备有88毫米火炮,面对先进的VN-50重型步战车基本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是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坦克也是装甲车履带式装甲车辆的一种,但是在习惯上通常因作战用途另外独立分类,而装甲车辆多半是指防护力与火力较坦克弱的车种。

二战时的坦克最强的估计也就是虎式了,虎式的特点就是火力猛、防御强、速度慢,以现代装甲车的主炮打正面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高机动转到侧面和后面打还是可以的,况且装甲车上还有反坦克导弹,就是现在的坦克也可以一发入魂,更不要说二战时的铁乌龟了!

所以,现代重型装甲车完全可以在二战坦克的射程外吊打它们


现带重型步兵战车最具代表的就是M2A3,BMP3,美洲狮步兵战车(不包括类似于雌虎这种坦克底盘改造的装甲运兵车)。

二战的中型及以下的坦克我就不提了,即使是前装甲80mm四号G型坦克(不过倾斜角度过大的T-34可能会跳弹),也扛不住现代步兵战车主炮发射硬芯炮弹,就更不用提这些步兵战车装备的反坦克导弹了。不过像如虎式这类的重型坦克,步兵战车的主炮就不好使了,除非步兵战车装备的是口径超过50mm的主炮,否则很难击穿二战主流重型坦克的前装甲。

就一对一而言,如果使用导弹攻击,二战坦克还没有发现步兵战车,就被摧毁了。毕竟现代步兵战车观瞄设备不是二战时的那种纯目力。如果使用主炮攻击,这个相比导弹因为射程原因要在1公里之内才能发挥作用,而此时二战重型坦克用目力(不包括夜战)也可以发现步兵战车,无论是88炮还是85炮甚至是KV的76炮都可以从各个方向击穿现代重型步兵战车。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二战火炮穿深超过100mm的坦克装甲车,在适当的距离内现代步兵战车和二战坦克可以保证互相击毁。毕竟现代重型步兵战车(不包括主战坦克底盘改的装甲运兵车)只能抵挡小口径机关炮的射击以及榴弹破片,二战坦克只要穿深超过100mm的火炮基本都可以重创或摧毁现代步兵战车。

如果说集群作战,这就不好说了,毕竟左右战局的因素很多,环境也好战术也罢,这些都不好分析。所以说这个问题只能一对一分析,如果是在战场上集群作战,这就很难说了。


我个人认为现代重型步兵战车更胜一筹。原因是步兵战车火力,防护,机动,信息化水平更高。二战坦克和现代步兵战车是一个笼统概念。二战著名的坦克有德国虎式,苏联T34,美国谢尔曼等,日本97式这也是中国战场上的主力。

火力

火炮战斗力包括威力,射程,精度,现代军工厂生产技术更为先进,随著科技发展火炮发射药和炸药技术能量密度更高,威力大,现代步兵战车可以发射脱壳穿甲弹穿甲能力成倍提升,数据加工技术加工炮管精度更高。现代重步战车普遍装备了火炮有30豪米,100豪米,105豪米,而二战坦克虎式装备了88豪米火炮,T34坦克76豪米,日本97式57毫米,二战坦克弹种选择没有脱壳穿甲弹,破甲弹,与重步兵战车同口径火炮相比,在威力,射程,精度没有可比性,二战时坦克装甲普遍在300豪米以内,重步兵战车30豪米火炮可以轻易击穿。在二战还有反坦克步枪,也可以击穿薄装甲


现代步兵战车除了火力和防护力强于二战坦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观瞄设备远胜二战坦克。在不考虑地形、天气因素的情况下,现代步兵战车可以发现、攻击2.5公里之外的目标(理论上可以攻击5公里,但实战情况没有那么远),至少攻击1.5公里距离上的目标是妥妥的,而二战坦克实战情况下,只能发现、攻击500-1000米的目标,并且命中率相当低——大概也就35%左右(1000米静止目标,移动目标则更低)。

顺便说一句,最大射程对武器而言没有意义,有效射程才有意义。防护力也是如此,例如虎式坦克的装甲厚度为100mm,实战中防护力只能相当于75mm。


这取决于交战环境和步战车类型。

步战车的防护基本上挨一炮就要废(除了少数小水管的二战坦克),步战车不能出于一照面就挨一炮的环境,那样最好的结果是对毁。

步战车绝对优势的项目是火控,远距离开阔地和黑夜算是非常有利的战场,基本只有步战车打中坦克的份。

火力上二战坦克大部分都有击毁步战车的能耐,反过来就不一定。以我国为例,步战车常见携带武器包括25mm炮、30mm炮、40mm埋头炮、73mm低压炮、100mm线膛炮和红箭73。40、100和红箭73打任何二战坦克基本一发击毁,30炮和73炮基本只能打二战时期一些薄皮大馅的坦克。虽然理论上任何步战车都能装备反坦克导弹,不过步战车发展历程中有一种专门掩护步兵的倾向,所以像我国92轮式一类步战车是没有反坦克导弹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