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称的「暑邪」有三个特点:

 

1.     暑性炎热。可能会出现身热、烦渴、汗多、小便短赤、脉洪数等火热炎盛症状。

2.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常见多汗、心烦、口渴、疲累、小便少等气津两伤症状。

3.     暑多挟湿。可能会出现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泛恶、大便溏腻、舌苔厚等情形。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医师吴宛容指出,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感冒则是夏季感冒,往往是从高温闷热的室外进入到冷气房内,或者食用冷饮过量所引起。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热感冒又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两类,端视病因是否和湿气相关。

 

吴医师表示,台湾夏天湿气重,较容易造成「暑湿感冒」。症状则包含轻微发热、头重倦怠、胸闷欲呕、大便黏腻、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等,若属这类型的感冒,通常病程较长,大多需要几天治疗才能痊愈。

 

对于暑湿感冒,除了中药方,患者平时也可以食药结合,多吃一些祛暑利湿的食物,例如银耳莲子汤、绿豆薏仁汤等,且饮食宜清淡,多休息。

 

吴医师提醒容易中暑或是热感冒的民众,夏天可以多饮用「生脉饮」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是中医提神解暑的妙方。生脉饮的成份很单纯,就只有三味药:人参可补元气、麦冬滋阴润燥、五味子收敛止汗且酸味可生津。三者搭配,为你保持元气、生津止渴!

 

中医师教你煮生脉饮

 

药材:西洋参3-5片、麦冬3钱,五味子1.5钱

水量:以热水500~800c.c.冲泡后即可饮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