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地雷的種類很多,踩上能否生還,運氣成分很大。如果是踩上反坦克地雷,那麼基本不用擔心生還問題,因爲正常士兵的體重,連引爆都引爆不了。

如果是踩到反步兵地雷,就很難說了,因爲反步兵地雷形形色色,威力差別很大。不過從實戰以及很多國家戰爭結束後地雷造成的遺禍情況看,生還的機會很大,但是傷殘卻是免不了的。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反步兵地雷是以炸藥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爆破型)或以雷體爆炸產生的飛散破片(破片型)殺傷有生力量的地雷,使用的引信有壓發、絆(拉)發和鬆發等方式。目前,應用最多的是壓發和絆發雷。

反步兵地雷是在1903年前後由俄國研製,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式化生產的地雷,在日俄戰爭中首次實戰應用。1938年前後,德國人發明瞭反步兵跳雷。直到二戰結束,世界各國的反步兵地雷普遍又大又重,因爲那時各國軍方都認爲武器的殺傷力越大越好,反步兵地雷一定要能把敵人炸死。所以,如果踩到二戰殘留地雷,十之八九就沒命了。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但在二戰後,人們運用系統分析理論總結了大量實戰經驗,發現把敵方士兵炸傷使其喪失戰鬥力比炸死更好。因爲將敵人炸傷,則敵方不但少了傷者的戰鬥力,同時每個傷員還要3、4個人去搶救、護送。在複雜地形條件下,每個傷員需要搶救護送的人員會更多。這樣一來,敵方實際戰鬥減員就增大好幾倍。這還不算,傷員的殘肢斷臂、痛苦的呻吟甚至狂喊亂叫等都會給敵軍官兵造成強烈的精神刺激,從而大大削弱其戰鬥力。

基於這種觀點,許多國家都開始將反步兵地雷微型化,其中美國步伐最快、品種最多、技術最先進。在朝鮮戰爭中,美軍就使用了一種微型化的反步兵蝴蝶雷,重1720克,內裝230克中級炸藥。越南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了微型化的防步兵地雷,包括桔子雷、蝴蝶雷、蝙蝠雷、蜘蛛雷和布袋雷等。其中布袋雷重50~70克,內裝30~50克高能炸藥,形狀如樹葉,輕如毛羽,常撒佈於草叢、灌木中,腳一踏上就會被炸傷;而蝙蝠雷則更輕,僅重29克,內裝6毫升液體炸藥,並配有液壓機械引信。英軍更是構思巧妙,研製了一種防步兵子彈雷,形如一顆鐵釘,戰鬥部是一粒手槍子彈,使用時往地上一插即佈設完成。彈頭朝上微露地面,若腳一踏上子彈雷,則擊發裝置立即擊發彈頭,將腳面射穿。如果是踩到這些威脅反步兵地雷,基本都能生還,但是也都基本會傷殘。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而在反步兵地雷微型化的同時,大威力反步兵地雷也未被冷落,開始將雷殼材料從金屬換成塑料、橡膠,防探測能力更強;採用高能炸藥、聚能裝藥結構、預製破片等,殺傷威力更大。例如德國的“黛娜”反步兵地雷,戰鬥部採用聚能裝藥結構,在裝藥底部和四周密佈有1500顆預製成型的鋼珠。該雷設置好後,便拋出1根長約12米的絆線,一旦有人觸動絆線,便首先點燃雷體底部的拋射藥,將裝有聚能裝藥的彈丸拋至8米高的空中爆炸,將預製的鋼珠向地面和四周飛射出去,有效殺傷半徑達35米,而且沒有殺傷死角。我國研製的72式跳雷裝填650枚預製鋼珠,殺傷半徑14米,也是沒有什麼殺傷死角。踩到這種大威力反步兵地雷,生還的機會就很難說了。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再如特種地雷裏的信號雷、照明雷等,踩上了也基本能生還。可是詭雷、化學地雷就很難說了。詭雷的樣式五花八門,除了制式化的,如僞裝成鋼筆、手錶、玩具、錄音機等外貌的,更多還是對方費盡心思佈設的,爆炸裝置可以是炸藥、手榴彈等等。如果遇到威力較大的詭雷,生還機率很小;如果遇到威力較小的,生還機率就大得多。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如果是碰到特種地雷裏的反步兵定向地雷,生還機率就看運氣,還有防護能力。很多人可能對香港電影《飛虎》裏,美軍那幾位“海豹”特種兵佈設的M18A1 Claymore反步兵定向雷印象很深。這種定向雷的雷體正面裝有700枚總重650克的鋼珠,背面是680克的C-4炸藥。一旦地雷引爆,在其正面60-120度角範圍內,如雨點般密集的鋼珠能有效殺傷50-100米範圍內的敵人,破片甚至能飛散到250米以外。在其有效殺傷範圍內,無論敵人是站立還是臥倒,都很難逃脫這700枚鋼珠所形成的“鋼雨”。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如果踩到化學地雷,如果是糜爛性毒劑,那麼生還概率較大;如果是神經性毒劑,像沙林、梭曼、VX等,生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

踩到地雷生存概率能有多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