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晋一

《封神演义》里,昊天上帝之所以倡议诸仙共立封神计划,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天庭缺人,需挖掘人手充填各职能部门。

封神计划的具体实施,其实相当残酷的。要上封神榜,并非投递一个意向书这么简单,榜上之人,需要先受皮肉之苦,再遭死亡之厄,最后一缕魂灵游游荡荡至封神台。而封神榜两大“货源地”,即阐、截两大教派。试想,自己教派苦心培养起来了新生力量,如今要无偿转会至天庭,换做谁,心里肯定都不太情愿。这就是明摆着被虹吸嘛。昊天上帝是个聪明人,怎会不知道教派情绪,如果一味空手套白狼,难免落人口实,且无法服众,也不利于后续天庭管理。因此,他有必要做出一些牺牲。在这样前提下,小说这样一位人物的存在,就显得极其有必要了,此人便是龙吉公主。

且看原著关于龙吉公主的简历称述,出自五十五回。

“(公主语):吾非别人,那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所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

可以看出,龙吉公主身份尤为尊贵,乃是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之女,因为在蟠桃会上做了一些不合礼仪的事,被谪贬至凤凰山青鸾斗阙反思(蟠桃会真是一场神奇的宴会,弄权者在里面大有文章可做,《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皆因蟠桃会之故,被贬下凡间。但从结果看,猪八戒等众尚有留存,龙吉公主身份尊贵,却肉身尽灭,其惨状超八戒远矣)。而官方给出的处罚名头,则是“只因有念思凡”(六十六回),也就是凡心未了,暂时难入仙班。当然,为了证实公主尘缘未了的真实性,昊天上帝还责成月老非要给她找了一位郎君,于是小说里便有了招降并结缘截教战将洪锦这幕戏了。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在封神之战前后这个节骨眼上,昊天上帝将龙吉公主谪贬凡间,绝不仅仅是让她反省个人作风或促成个人婚姻这么简单。这些,从后来龙吉公主主动加入由姜子牙主导的讨商军团便可看出端倪。从本质上讲,其实这是昊天上帝在向三界高层释放一个信号,共立封神榜这事,不仅是你们诸教派的事,皇室一方,该出的人力也得出,这一碗水,该端平的,总要端平。当然,这可以看做是昊天上帝一种象征性地表态,而这位高高在上的神灵,必须将自己女儿当作一枚棋子,以堵住悠悠众口。

而这一枚棋子,终究还是要拿来实质性牺牲的。

于是,原著八十三回,便有耐人寻味的一段描述。

当时通天教主摆下万仙阵,封神大决战的钟声已然敲响。

作为皇室的代表人物,龙吉公主本可端坐阵中,遥看那沙场风起云涌,或者在大战尾声,象征性地“出台”收拾即可。怎料昊天上帝那位便宜女婿、急于建功立业的洪锦,却暗下同龙吉公主商量,“我也自截教,况你又是瑶池仙子,理合去会万仙阵,好何在此不行?”龙吉公主寻思一会,便答道,“我们明日早去无妨。”

这一场急先锋式的擅自行动,结果却要了龙吉公主的命。

“只见洪锦与龙吉公主走马至阵前,也不听约束,举刀直冲杀过去,子牙拦阻不住,正遇金灵圣母在七香车上布阵,忽报龙吉公主冲进阵来,圣母绰步提飞金剑抵敌,未及数合,圣母祭起四象塔打来,公主不知此宝,躲不及,一塔正打中顶上,跌下马来,被众仙斩之。”洪锦亦被斩杀,“(夫妻)二位灵魂,俱往封神台去了”。

龙吉公主之死,看似在计划之外(“子牙拦阻不住”),又注定在计划之内。

试想,昊天上帝为何独独选取性情鲁莽且有截教背景的草根洪锦,来作他的乘龙快婿?真实动机很简单。无非是在龙吉公主的身边,安插一个急于建功立业的助推器,每每公主犹豫不决之时,这位前截教的投诚者便吹一吹枕边风,鼓励她上战场做表率。换言之,龙吉公主从下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她身死封神战场的命运,而推动他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正是在封神之战里从未露面的父亲昊天上帝。当然,这一切都为平衡诸方势力之故。

正因如此,得知了公主死讯,再看元始天尊的反应。

“元始(天尊)叹谓西方教主曰,方才绝者,乃是瑶池金母之女,天数合该如此,可见非人力所为。”元始天尊这一叹,实在耐人寻味。看似喃喃自语,又看似同西方教主的一个无心唏嘘。这背后,当然另有深意。其实,他在说给在场众人听的。借龙吉公主之死,他要向众人透露一个信息,封神榜名单的形成,全凭天数,即便天帝之女也逃脱不了。这就是宿命。而这个宿命论,恰恰成为元始天尊公然打击截教的幌子(上封神榜的,多为截教子弟)。殊不知,所谓的天数,正是三界大佬的精心布局。某种程度上,读者们甚至在元始天尊的唏嘘声中,隐约读出一丝幸灾乐祸的语气,想来这高高在上的昊天上帝,为了政治上的某种平衡,也不得不做出断臂式的牺牲。想来自古这政治场,真是迷人心智,绝人亲情,实在可叹。

细观昊天上帝所为,在浩瀚的历史里,其实也不乏影子。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蜀汉偏安一隅,诸葛亮是耿耿于怀的,他一直有光复中原的愿望。但蜀汉毕竟是小国,要同实力雄厚的魏国掰手腕,就必须用非常办法,譬如举国动员打一场光复之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倡导者诸葛亮,个人就得先做出表率。一方面他要以身作则、事必躬亲,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方面,自己的亲人也必须上一线,和大家同甘共苦(就如同昊天上帝责令龙吉公主上前线一般),他有个过继孩子,叫做诸葛乔(诸葛亮早年无子,由其兄诸葛瑾过继),就因为长期在前线从事运粮工作,不堪其苦,积劳成疾过世了。

诸葛亮形象大概是光辉的,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这里还有更为极端者,如篡汉之徒王莽,其所为就充分体现了权力场的残酷。

王莽这个人是很有政治野心的,但在羽翼未丰之际,大抵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一直在世人眼里树立一个克己修德的形象。后因汉室政权变动,汉成帝暴毙,汉哀帝上位,长期把持朝政的王莽便遭反对派弹劾,被放逐了。

在野的王莽,时刻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终于,机会来了。

这是一个带血的机会!

他的次子王获误杀了一个家奴,这在封建社会,其实是件可大可小的事。但在王莽看来,这却是一件可以好好运作的大事。狠心的王莽痛下杀手,逼着自己次子自尽,以谢天下。王莽大义灭亲的行为,终于给他带来了好名声,他又一次获得了重返权力中枢的机会。牺牲亲情以博取社会名声,或堵他人之口,王莽所作所为同昊天上帝如出一辙。

所庆幸的是,神话世界和历史现实不尽相同,是有通融的空间,龙吉公主并未完全灰飞烟灭,在姜子牙的斡旋下,终究于封神榜上留下名字。但那昔日封神狼烟之中,父母所给之躯尽毁,血脉相连的脐带,似乎也做了切割和了断。兴许他日天庭公务之中,父女或有谋面之时。但这脐带已断,前缘能否再续?或心存芥蒂,或生一声长叹。想来,办大事的人,终究是要有牺牲的,尤其坐在高位的昊天上帝,更应如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