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塔利班对被视为异教徒象征的巴米扬大佛,进行了持续两周的高炮扫射。在发现佛像屹立不倒后,他们在大佛双脚处放置反坦克地雷,又在头部钻孔填充炸药,最终让这座人类遗传灰飞烟灭... ...

|

时间线

  • 1989
  • 巴基斯坦 . 卡拉奇

在一所清真寺中,一名29岁的独眼阿訇结识了一位32岁的沙特富二代。通过交谈,双方发现他们拥有反苏、反美、反犹等一系列相同的价值信仰。这次短暂的会面使二人建立了深厚而邪恶的友谊。

?这一年,阿富汗傀儡政权举行了盛大阅兵

  • 1994 . 01
  • 阿富汗 . 坎大哈

独眼阿訇带领一伙宗教学生,解救了几名被当地民兵头子强奸的男童,并将绑架者吊死在了坦克炮管上... ...

这名独眼阿訇名叫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传说不久前他梦见一个女人诉他:「我们需要你的帮助!你必须行动起来,结束混乱!真主会保佑你... ...」

  • 1996 . 05
  • 苏丹 . 喀土穆

已经被沙特取消国籍的富二代奥萨马·本·拉登,又遭苏丹政府驱逐。如今,无家可归的他打算回到曾经战斗过的方。他听说7年前与自己有过一面之交的独眼阿訇,正在那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 1996 . 09 . 26
  • 阿富汗 . 喀布尔

苏联傀儡、绰号「屠夫」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袖穆罕默德·纳吉布拉和他的兄弟,在被塔利班枪毙后,残忍的遭到肢解与阉割。

?执政期间向各省代表讲话的纳吉布拉

  • 2000 . 12 . 24
  • 法国 . 格勒诺布尔

TF1电台摄影师让·皮埃尔文森特在街头拍摄广告时,被人抢走了一部索尼BVW 200 AP摄像机。

  • 2001. 04
  • 比利时 . 布鲁塞尔

49岁的「北方联盟」领导人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告诉西方媒体:「我想对布希总统说,如果他现在不关心阿富汗发生的事情,那这个问题将不仅会伤害阿富汗人民,日后同样会伤害到美国人民」。

  • 2001 . 09 . 09
  • 阿富汗斯坦 . 塔哈尔省

两名持有比利时护照的假记者,引爆了藏在了摄像机内的炸弹,马苏德在经抢救无效后身亡。就在同一时刻,塔利班向北方联盟发动了进攻。

?乘坐直升机混进记者队伍的两名刺客

?2001年8月,马苏德的最后一张照片

  • 2001 . 09 . 10
  • 俄罗斯 . 莫斯科

普京在电话中对于美国总统小布希说:就要出大事了,他们似乎在策划著什么... ...

  • 2001 . 09 . 11
  • 美国 . 东部

4架被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和位于弗吉尼亚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

  • 2001 . 10 . 16
  • 法国 . 巴黎

摄影师让·皮埃尔文森特意外接到警方电话,他一年前被抢走的那部索尼BVW 200 AP摄像机找到了,确切的说是碎片被找到了,它在阿富汗... ...法国特勤局根据破损晶元上的编号,追查到他是这台机器的原始持有者... ...皮埃尔文森惊愕了。

  • 2009 . 02
  • 阿富汗 . 潘杰希尔

前苏联军官列昂尼德·哈巴罗夫上校来到阿富汗,悼念他从未谋面的老敌人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

1979年12月,他指挥第56空中突击旅-第4营进入阿富汗。在萨朗山口潘杰希尔攻势中,哈巴罗夫多次带队奇袭马苏德指挥部。有人问他如果真抓住了马苏德会怎么办?哈巴罗夫回答:

「我将亲自告诉他,你是我最大伟大的朋友!」

?阿富汗战争期间的巴赫洛夫,曾获苏联红旗勋章、与俄国军事勋章

|

这些不同时间、空间的不同人,通过渺小个体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在偶然和必然中深刻影响著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

|

和平?

1992年3月,在苏联死掉仅几个月后,阿共领袖「屠夫」穆罕默德·纳吉布拉宣布辞职,存在了13年的喀布尔傀儡政权随之终结... ...

?士气低落的阿富汗政府军丢掉武器、不战而降

同时,驻守北部重镇马扎里沙里夫的政府军将领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领导其麾下40000多乌兹别克族武装宣布脱离喀布尔政权。这是1989年后,政府军中唯一一支尚有战力的部队。

?杜斯塔姆的乌兹别克武装

当纳吉布拉打算出逃印度时,被已经占机场的杜斯塔姆部队拦截。无奈下,他干脆跑到喀布尔的联合国大院躲了起来。

国防部副部长穆罕默德·纳比·阿齐米在阿富汗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

「我向我的同胞保证,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和平,我们不再需要战争!」(今天看来这句话颇为讽刺!)

?穆罕默德·纳比·阿齐米

现在,一个复杂、而又无解的问题被抛了出来:当共同的敌人完蛋后,如何分享权力?在联合国的斡旋下,白沙瓦圣战联盟中的多数党派赞成组建联合政府,开启谈判进程。

五大主要派别:

伊斯兰促进会(塔吉克族)

?人物:布尔汉努丁·拉巴尼、马苏德

阿富汗伊斯兰党(逊尼派普什图族,巴基斯坦支持)

?人物:希克马蒂亚尔

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什叶派扎哈拉族,伊朗支持)

?人物:阿卜杜勒·阿里·马扎里

阿富汗伊斯兰民族运动党(乌兹别克族,乌兹别克支持)

?人物: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

阿富汗伊斯兰达瓦组织(哈比教派普什图族,沙特支持)

?人物:阿卜杜勒·拉苏尔·萨耶夫

前政府国防部长阿齐米希望将政权移交给马苏德,邀请他立刻以国家元首身份进入喀布尔,该提议遭到马苏德的拒绝。这与他希望建立广泛民主联合政府的理念不符。马苏德呼吁各方在白沙瓦政治谈判结束前都不要进入喀布尔

「所有党派都参加了在阿富汗的神圣战争,因此他们必须在新政府中占有一席之地」 - 马苏德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马苏德那样富有美好的政治理想。当年那位把美国人当傻逼耍、拿著美金反美、对苏军游而不击的希克马蒂亚尔是绝不会分享权力的。他在巴基斯坦情报局ISI的支持下,藐视所有派别,并将白沙瓦谈判视为:一帮屌丝们的对话。

「在我们国家,联合政府是不可能的,它将是软弱无力的,根本无法稳定阿富汗局势。」 - 希克马蒂亚尔

?1992初,希克马提亚尔从巴基斯坦匆忙赶回阿富汗准备争权

马苏德希克马蒂亚尔的无线电通话记录:

马苏德:「喀布尔政权准备投降,我们不应再发生战斗,各党的政治家们正在白沙瓦会面... ...不要让你的部队进入喀布尔!」

希克马蒂亚尔:「我将用赤裸的剑进入喀布尔,谁也别想阻止老子... ...我凭什么要听命于白沙瓦那些货的!」马苏德:「在我看来你不想加入联合政府,如果你打算强行进入首都,我必须保卫人民!」

?通话中的马苏德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竟蹦出来充当起了「和平大使」。他劝说希克马蒂亚尔:「与你的兄弟们一起回去,接受妥协」。

这哥俩早在抗苏期间便已相识,他们都与马苏德存有意识形态上的纠纷。拉登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希克马提亚尔手下那帮流寇绝干不过塔吉克武装,但老希拒绝妥协!他对本·拉登的态度是:不要以为你爹比我爹有钱,就可以指手画脚!

?抗苏期间的本·拉登

1992年4月24日,除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外,阿富汗所有政治派别一同签署了「白沙瓦协议」,由为人温和、开放的普什图族政治人物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就任临时总统。联合国对此表示肯定,阿富汗伊斯兰国建立。但这将是一个从诞生之日就「死产」的国家。

?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

根据协议马苏德出任国防部长,总理职务授予了希克马蒂亚尔,但老希拒绝签字。他认为穆贾迪迪是个「老糊涂」不配当总统,而国防部更不能被马苏德的塔吉克人控制!这搅屎棍在当日便将部队开进了喀布尔。

希克马提亚尔的行为后果十分严重,它葬送了各党团来之不易的和解局面,将阿富汗带进了又一场永无休止的黑暗战乱,为日后塔利班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

喀布尔的噩梦

1992年4月25日,由于协议被破坏,马苏德的塔吉克武装与杜斯塔姆的乌兹别克民兵代表临时政府入城,他们仅用两天便将伊斯兰党揍了出去。但局势已经失控,其他大小派别以各种理由纷纷趁乱开进喀布尔。

溃退到郊区的希克马蒂亚尔占领了附近高地,开始用精度极差的火箭弹对城内进行无差别攻击,他丧心病狂的宣称:这是对喀布尔居民当年与苏联合作充当「阿奸」的惩罚... ...彪悍的乌兹别克民兵也拉来了重炮与伊斯兰党昼夜不停对轰!

5月29日,老希又用高炮试图打下临时总统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乘坐的专机,希望以此降低新政府权威。

?1992年,马苏德在喀布尔政府军总部

?1992年,喀布尔酒店,马苏德呼吁各派保持冷静... ...

就在这三家火拚的时候,1992年6月,伊朗支持的什叶派伊斯兰统一党与沙特支持的瓦哈比教伊斯兰达瓦组织在喀布尔西郊又干了起来,双方都系统性的清理了对方教民。

?1992年,喀布尔,什叶派民兵正要处决一名瓦哈比成员

同时,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也陷入了无法无天的暴力状态,三名抗苏期间的普什图族武装头目自封为省长,正带著手下人马杀得你死我活。他们都宣称与喀布尔新政府没有半毛钱关系。

身为国防部长的马苏德疲惫不堪,他虽然手握精锐的塔吉克武装及大量前政府军部队,但他无力阻止各族、各教派之间的厮杀,每股势力背后都有一个大国的身影。

乌兹别克总理卡里莫夫直接电告杜斯塔姆,让他放心、大胆的跟希克马提亚尔死磕!「巴基斯坦给伊斯兰党提供的,我们一样不少也能给你的伊斯兰民族运动!」

6月初,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胆战心惊的结束了临时总统任期,正式由伊斯兰促进会的布尔汉努丁·拉巴尼接任。穆贾迪迪心想:这活爷可不能再干了,当这两月总统差点特么把老命搭进去... ...

|

到1992年底,喀布尔大混战让新政府威信扫地,屠杀、抢劫、强奸等恶行充斥著首都。城里的百姓每天都遭到炮弹袭击,他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特么谁在跟谁干仗了... ...

?1993年,被炮火袭击后的喀布尔

1993年2月,马苏德指挥塔吉克武装、乌兹别克民兵和伊斯兰达瓦组织,以政府军名义发起了「阿夫沙尔行动」。目标是摧毁仍盘踞在首都西郊的伊斯兰党及扎哈拉什叶派民兵,消除火箭弹对喀布尔的威胁。

战前马苏德不遗余力的要求禁止暴行。他告诉各派士兵们:

「不要表现得很糟糕!你们的行为要对真主负责!」

但战斗打响后,除了他自己的塔吉克武装能够受到管控外,其他各派均忘记了真主的存在... ...

希克马提亚尔的伊斯兰党阻止民众从城中出逃,而简单粗暴的乌兹别克民兵则直接用炮火将整片民宅夷平。

伊斯兰达瓦组织用谋杀、强奸妇女、焚烧房屋的方式扫荡了扎哈拉人聚集区。什叶派民兵随即展开报复,他们将战俘和疑似瓦哈比信徒的普什图人用电线捆绑,进行集体处决

马苏德被这些恶行激怒了,他成立宪兵,亲自带队在城中各处制止屠杀。令他惊讶的是,这帮兔崽子竟将自己的照片挂在车头,以「马苏德的名义」去抢劫商店... ...

「一些指挥官表现得非常差劲!我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 - 马苏德

「阿夫沙尔行动」重创了希克马提亚尔的伊斯兰党,巴基斯坦命令他立刻谈判。1993年3月7日,交战各派签署了「伊斯兰堡协议」,希克马提亚尔同意出任总理,但他要求马苏德不能担任国防部长,理由是总统拉巴尼已经是塔吉克人了,你们不能一下占两位子。为了获得和平马苏德同意辞职

?喀布尔街头

在阿富汗这种局势下,任何条约都如同废纸一般... ...「伊斯兰堡协议」签署10天后,什叶派民兵与伊斯兰达瓦组织再次交火。而总理希克马提亚尔仅主持了一次内阁会议后,便不敢回到喀布尔。由于这孙子之前对首都持续1年多的炮击,他发现城里有太多人想要他命了!

|

1993年底,在伊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三国的秘密干预下,杜斯塔姆的乌兹别克武装希克马提亚尔什叶派结成同盟,决定搬倒以拉巴尼、马苏德为首的新政府。

1994年1月,大规模的血腥战火在整个阿富汗北方开始了。三派联合围攻喀布尔,他们将大量炮弹向城内倾泻,这导致联合国人员从首都紧急撤离。但新联盟并没有使希克马提亚尔取得胜利,马苏德粉碎了三方攻势,并控制所有重要据点。

?轰击喀布尔

巴基斯坦终于认清了希克马提亚尔在军事与政治上的低能!他们看到这货除了会用火箭弹把自己首都炸成碎片外,一无是处!

截止到1994年4月,在炮火连天的混战中,首都喀布尔人口从苏联占领时期的二百万人减少到五十万人,大量难民涌入巴基斯坦。在南部相对平静的坎大哈,长期无政府状态,使这里成为地头蛇与犯罪分子的天堂,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此时,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诞生... ...

|

塔利班

至今为止,外界对塔利班创始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的信息知之甚少。由于奥马尔长期隐秘于公共视野之外(他从不直接接受任何采访),关于他的照片也只有少数流出。

?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

根据塔利班的官方说法,奥马尔1960年出生在坎大哈省一个贫穷家庭。他在1979年初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宗教学校学习。苏联入侵后,奥马尔回国加入抵抗组织,曾击毁多辆苏军坦克,并被炮弹炸瞎了右眼。

?左:这是奥马尔在未失去右眼前的唯一一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右:奥马尔流传最广的一张

1994年初,奥马尔在巴基斯坦召集了30名宗教学生,携带16支步枪,回到老家坎大哈。从某种程度上讲,早期塔利班运动是在致力于将阿富汗人民从战火中解救而进行的。他们对一些部族首领强奸儿童的做法感到厌恶。塔利班向人群灌输今天所有的苦难都是由于不遵守伊斯兰道德准则造成的。

奥马尔在阿巴边界几个月内就拉起了一支15000人的队伍,大批巴基斯坦宗教学校的志愿者也加入其中,这引起了伊斯兰堡的兴趣。

由于希克马提亚尔的无能,巴基斯坦准备寻找新代理人换掉这个废物。1994年10月,巴情报局ISI在与奥马尔接触后,决定给予塔利班全部支持!

|

1994年11月,奥马尔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坎大哈省那些小武装头目,并在1个多月内攻占南部12省。塔利班恢复秩序、节制腐败,所到之处深受民众欢迎。马苏德看到了塔利班在南部的积极做法,他希望邀请奥马尔加入联合政府,但遭拒绝。

?塔利班士兵

而在北部省份继续混战的其他各派别基本忽略了塔利班的出现。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喀布尔。被马苏德揍垮了的希克马提亚尔还在傻逼呵呵催促巴基斯坦加大援助。

1995年2月,奥马尔挥兵北上。这时老希才发现原来自己被伊斯兰堡的「老板们」开除了!更悲催的是这货现在夹在了塔利班与马苏德的政府军中间,面对奥马尔的攻势,他的伊斯兰党四散逃窜... ...

天真的什叶派民兵领导人阿里·马扎里希望能够利用塔利班对抗马苏德,他与奥马尔秘密结盟,并放塔利班进驻自己在喀布尔外围的阵地。但没想到塔利班到来后便开始强行解除什叶派武装,马扎里这才醒悟自己干了一件多么2B的事... ...

?阿卜杜勒·阿里·马扎里

3月12日,马苏德发动攻势重创塔利班,阿里·马扎里想趁乱召唤部队反击奥马尔,但不幸被俘。

随后,塔利班在向南部坎大哈溃败中,将遭受虐待过的马扎里从直升机上扔了下来... ...马扎里死后,愤怒的什叶派民兵全部投靠了马苏德。

?被俘后的马扎里,让后面的塔利班士兵兴奋不已。他遇害后,伊朗授予其「殉道者」称号

奥马尔开始在巴方军事顾问的指导下重组部队,25000名从难民营招募的新兵及大量军火涌入。此外,他还得到了沙特的资金援助。

1995年10月,塔利班再次北上炮击喀布尔,与马苏德展开拉锯战,并散播塔吉克族上层绑架普什图妇女充当性奴的谣言。

?前进中的塔利班

已经被打傻了的希克马提亚尔和各派武装开始紧抱马苏德大腿。1996年2月,除塔利班外,阿富汗所有组织都同意参加政府的和平进程。塔利班内部一些人也同意谈判。但奥马尔的想法很明确,谈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谈,爷把他们全干掉!

?1996年1月,塔利班士兵在喀布尔外围

总统拉巴尼为了促进联合政府的广泛性,他同意让希克马提亚尔再次出任总理,以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普什图人。但这是一步大烂棋!在过去4年里,希克马提亚尔对首都进行狂轰乱炸,他在普什图人中就像臭狗屎一样,早已没有群众基础,这反而导致底层人民更倾向于塔利班。

?1996年5月,拉巴尼授权希克马提亚尔就职

?1996年5月,杜斯塔姆也重新加入政府

马苏德现在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他从缴获的塔利班重武器判断,巴基斯坦已全面介入。如今,杜斯塔姆正北撤忙著解决自己的派系内斗;什叶派在首领马扎里死亡后士气低落;瓦哈比教的伊斯兰达瓦组织则与塔利班关系暧昧。

而希克马提亚尔这回倒是真卖命!他在1996年5月,将伊斯兰党那点残部重新集结进驻喀布尔,扬言要保卫首都!与塔利班决战... ...马苏德知道这货除了会装逼外,起到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

?1996年1月马苏德视察喀布尔外围阵地

1996年8月,塔利班发动了总攻。马苏德在北、西、南三个方向稳住了战线。但在巴基斯坦的默许下,塔利班穿越巴方领土突然出现在喀布尔东部重镇贾拉拉巴德,首都面临被合围的风险。

?奥马尔在总攻前召开动员大会

9月11日,贾拉拉巴德失守。在南部防御的希克马提亚尔部也开始崩溃,他的很多士兵直接投奔了塔利班。成了光杆司令的老希干脆收拾家当逃到伊朗过起了隐居生活... ...

?塔利班持续向喀布尔推进

马苏德和拉巴尼决定政府机构必须火速撤离。这时,他没有忘掉那位4年中一直躲在联合国办事处的前阿共领导人「屠夫」纳吉布拉

马苏德知道塔利班进城后这货必死无疑,他两次派人前去保护纳吉布拉离开,但均遭本人拒绝。死心眼子的纳吉布拉声称「如果自己与塔吉克人一起逃亡,他将永远被普什图人的双眼所鄙视... ...」。(其实从他跟苏联人混那天起就已经被鄙视了)

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开进喀布尔,宣布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诞生。随后,他们冲进联合国大院将纳吉布拉和他的兄弟枪杀,并对尸体进行阉割后,挂在街头示众。

?喀布尔总统府,塔利班用鲜花装饰坦克

同年11月,处理完内斗的杜斯塔姆率乌兹别克武装南下与马苏德联手发动反击试图夺回喀布尔。老杜还搞来了几架前苏联战机空袭了塔利班阵地,但这次攻势以失败告终。

面对塔利班取得的惊人战绩,伊斯兰堡欣喜若狂!巴基斯坦安全部长纳斯鲁拉·巴巴尔自豪的宣称:

「我们创造了塔利班!」

*在塔利班与马苏德作战的部队中,巴基斯坦志愿者占到了30~40%,最高峰时达到了45000人。其指挥官很多来自于巴正规军(例如:第50空降师),士兵则从宗教学校招募。这些人的家庭对于他们参与塔利班军事介入一无所知,直到阵亡者的尸体被运回巴基斯坦... ...

时任巴陆军总参谋长的穆沙拉夫是该行动的主要支持者,他将塔利班视为「有价值的资产」。他的想法很简单:建立一个听话的喀布尔政权,无论他是谁!(从国家利益出发,穆沙拉夫无可厚非!但老穆运气太差了,每次挑出来的小弟不是骗子就特么是疯子,最后没一个听话的,还差点被反咬!)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1999年10月,他通过政变搞掉了总理谢里夫。老穆执政期间继续积极奉行亲中政策,与我朝关系十分融洽

|

喀布尔大溃败使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70%以上的领土,它引发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从1996年~2001年间,塔利班对塔吉克族、什叶派扎哈族、乌兹别克族、以及不听话的普什图人进行了15次系统性屠杀。

1996年底,退守潘杰希尔谷地马苏德创建了「北方联盟」。在之后的几年中,数十万人为躲避清洗逃亡到这里。美国国家地理评论道「未来唯一能够阻碍塔利班大屠的只有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

|

北方联盟

1997初,马苏德最重要盟友杜斯塔姆被手下亲塔将领逼宫,他们放塔利班放进入了北方重镇马扎里沙里夫。虽然杜斯塔姆不久后在马苏德的支援下重新掌权,但这次内乱削弱了乌兹别克武装的力量,也使联盟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

?历史名城马扎里沙里夫,杜斯塔姆在这里经营多年,城内还布置有他的画像。马苏德将这里设为北方联盟的首都

1998年2月,在塔利班大兵压境的境况下,乌兹别克族什叶派扎哈拉人在马扎里沙里夫自己又先打了起来... ...伊朗、俄罗斯的情报官在这两派间徒劳的奔走相告,让他们不要再瞎逼打了!塔利班来了你们全得死!马苏德也心率憔悴的进行调解,他不能让北方联盟被无休止的内斗毁掉。

同年7月,由于潘杰希尔久攻不下,塔利班向北进攻马扎里沙里夫基地组织精锐的055旅也参加了战斗。800名乌兹别克武装和3000多什叶派民兵在城外被全歼。正当杜斯塔姆打算反击时,他又被手下出卖了,老杜再次失去权力,被迫流亡土耳其... ...仅剩的1500名什叶派民兵经过激战后,不到100人突围,马扎里沙里夫沦陷。

塔利班进城后,开著皮卡在街道上扫射,他们杀死了眼前能看见的所有移动物体,行人、妇女、儿童、甚至是拉车的马和驴都没有放过。6000多扎哈拉平民遭清洗。塔利班还冲进伊朗领事馆打死了十名外交人员和一名记者。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震怒,在两国边境调集了25万军队威慑塔利班。(哈梅内伊非常清楚,像阿富汗这种连续干了20年仗,穷的只剩土的国家,谁打它,谁倒霉!... ...)

?伊朗军队在严阵以待

?伊朗空运给马苏德的武器。虽然他还得到了俄罗斯、印度、塔吉克等国援助,但数量上还是没法与塔利班的外援相比

|

马扎里沙里夫战役让乌兹别克武装和什叶派民兵支离破。北方联盟控制的领土只剩5%~10%。马苏德陷入了最黑暗的时刻。塔利班提议让他出任总理进行劝降,美国负责中亚事务的女助理国务卿罗宾·拉斐尔也建议他投降... ...马苏德的答复是:

「这不是给予我什么职位的问题,我们的分歧是,对社会和国家原则在思维层次上有本质区别,我从根本反对这个被称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所有制度。」

「哪怕我只控制一顶帽子大小的区域,我也将继续在塔利班面前捍卫它。」

?罗宾·拉斐尔

*这老娘们在任期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将土库曼丰富的石油,通过输油管道经阿富汗运往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她极力鼓吹美国政府应与塔利班接触,并劝说马苏德投降。因为北方联盟控制的地盘正好卡在了她这个宏伟项目的咽喉要道。该计划遭到大批美国议员反对,最终流产。

从塔利班进入喀布尔的第一天起便将电视、电影、音乐、舞蹈等所有娱乐行为取消 ,连放风筝也被禁止... ...

奥马尔颁布法令:女孩不得在八岁后接受教育,外出要由男性亲属陪同,妇女必须穿著覆盖整个身体及面部的罩袍。按照塔利班的说法「女人的脸是腐败的根源」。它那臭名昭著的美德传播与罪恶预防委员会,对不服从者进行公开殴打与处决。

?2001年8月,塔利班宗教警察在喀布尔鞭打一名妇女

?2001年12月,在喀布尔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分发点,塔利班使用木棍维持秩序

而在北方联盟的控制区则完全是另一份景象。女性不必穿著罩袍,她们被允许工作和上学。马苏德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改变这个国家,他像抗苏时期一样,在根据地创建学校。

「国家的传统环境使女性窒息,这些传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它需要几代人才能克服。而现在塔利班以极端激进的方式又加剧了这种状态。」 - 马苏德

?潘杰希尔的小学

2000年9月,马苏德签署《阿富汗妇女基本权利宣言》,该宣言在法律面前确立了性别平等。女性有享有政治、教育、工作、行动自由等。

「塔利班正在远离人民,它们比过去更虚弱。」 - 马苏德

2001年3月,有著17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奥马尔的解释是:

「我本不想摧毁巴米扬佛像。但一些外国人说他们想对因降雨而受轻微损坏的佛像进行修复时,我震惊了。这些冷酷的人并不关心那些正在因饥饿而死去的阿富汗人,却在关心像佛像这样的非生物。非常令人遗憾,这就是我下令毁灭的原因... ...」

*奥马尔这话纯属扯蛋!早在1998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拚命要向16万阿富汗难民提供紧急援助,但被塔利班拒绝。

|

在经历塔利班3年多残酷的统治后,它已越来越不受欢迎,最初那套普什图民粹极端宗教洗脑开始失效。

从2000年起,马苏德发起了一场以团结阿富汗的所有族裔、党派的政治活动,普什图族、塔吉克族、扎哈啦族、乌兹别克族积极参与。塔利班内部的一些指挥官也秘密与马苏德进行接触。

?马苏德与哈米德·卡尔扎伊(日后的阿富汗总统)

2001年4月,马苏德受邀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发表讲话,他希望国际社会给予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并发出了美国可能遭到袭击的警告。

「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扭曲了伊斯兰教... ...如果没有巴基斯坦本·拉登的支持,塔利班将无法维持军事行动」

「北方联盟的情报人员得到消息,基地组织正意图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其规模将远超1998年美国驻肯亚和坦尚尼亚大使馆爆炸... ...」

?马苏德在欧盟讲话

|

雄狮陨落

2001年9月9日,两名冒充比利时记者突尼西亚人来到潘杰希尔。他们焦急等待了15天后,终于见到了从前线归来的马苏德。

在随后的采访中,其中一男子向马苏德连续抛出了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反对奥萨马·本·拉登?」、「你为什么称他为杀手?」

就在马苏德要回答时,他们引爆了藏在摄像机和腰间的炸弹。一名刺客当场身亡,令一人跳窗逃跑后遭警卫击毙。马苏德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塔吉克境内的野战医院,由于伤势过重他在途中去世。

?爆炸现场,可以看到摄像机的残骸

2天后,911事件爆发,美国本土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

「世界从没有真正倾听过阿富汗的痛苦,但现在他们开始了!因为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他们身上!」 - 布尔汉努丁·拉巴尼(他所说的世界其实专指美利坚)

?9月16日,马苏德的葬礼在老家潘杰希尔举行

|

2001年9月26日,美国展开了代号「持久自由」的军事行动。7名CIA特工进入阿富汗与北方联盟取得联系。两周后,由12名绿色贝雷帽组成的第一批战斗特遣队抵达,拉开了掀翻塔利班的序幕。

?马苏德死后,杜斯塔姆从土耳其返回,重新进入北方联盟与塔利班作战

?2001年12月,杜斯塔姆部队,收复马扎里沙里夫

?2002年1月1日,赫尔曼德省,北方联盟机枪手

|

马苏德的遇刺,使他成为了被时间定格的传奇。在过去的26年中,他躲过了包括苏联克格勃、阿共安全部、巴基斯坦ISI情报局、塔利班、基地组织、希克马提亚尔在内的数十次暗杀。他始终像孤独的石墙一样著守护者阿富汗那最后的自由。就像法国著名记者雷萨?迪加帝对他的评价那样:

「即使全世界的黑暗袭来,也无法使一支小小的蜡烛失去光芒」

?马苏德陵墓前的士兵

END

|

参考文献:

1.Phillips, James A.Winning the Endgame in Afghanistan

2.The Fall of Kabul, April 1992.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14.

3.The Wars of Afghanistan: Messianic Terrorism, Tribal Conflicts, and the Failures of Great Powers

4.Holy Warriors: Killing for the Glory of God, in a Land Far From Home. Retrieved April 21, 2014.

5.Documents Detail Years of Pakistani Support for Taliban, Extremist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7.

6.Re-Creating Afghanistan: Returning to Istalif

7.The September 11th Sourcebooks Volume VII: The Taliban File. gwu.edu. 2003.

8.Newsday (2001).Confidential UN report details mass killings of civilian villagers

9.April 6, 2001: Rebel Leader Warns Europe and US About Large-Scale Imminent Al-Qaeda Attacks. History Common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December 20, 2016. Retrieved February 2, 2016.

10.Taliban Foe Hurt and Aide Killed by Bomb. New York Times. Afghanistan. September 10, 2001. Retrieved July 17, 2014.

11.Rajat Pandit (April 18, 2013). India airlifts military hospital to Tajikistan to strengthen geo-strategic footprint in Central Asia

*文章版权?20世纪研究所,已委托维权机构,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更多操蛋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20世纪研究所

这个号太TM烂了!烂到没有一点正能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