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中国新说唱》火了几个新疆的说唱歌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疆的文化与热情带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

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然而,在我眼里的新疆,除去文化层面上的意义,更多的是广阔的荒漠、无边的戈壁、昏黄的沙漠、孤独的骆驼、成群的牛羊……还有美味的异域美食:抓饭、大盘鸡、以及我最喜欢的烤羊肉串,新疆的美食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品尝新疆美食最地道的方式,自然不是去什么颇有名气的店里点一顿大餐,而是——夜市。幕天席地,通畅透气,这里才有真正好味道的食物。

在新疆的一个夜晚,我如愿去了巴楚夜市。

巴楚,是巴尔楚克的简称。据《西域同文志》释:“巴尔楚克,全有也。地饶水草,故名。”它是天山南麓新疆的一个县,地处大漠深处,同时在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这片神奇的南疆土地是沙漠上为数不多的绿洲,是沙海边古老土地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特别的是,它被称为“美食之城”、“烧烤之乡”,夜市一年四季不停歇。

据说巴楚夜市是自发形成的,地址就在市中心叶尔羌国际大巴扎外宽阔的人行道上。每天入夜后,夜市上陆陆续续开始支起摊子,巴楚人拿出琳琅满目的美食,吸引着当地人和远方客人来此品尝,休闲谈天。

夜市开始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天幕就像一块巨大的深邃蓝宝石悬挂在头顶之上。摊主们将大块大块烧红的碳丢进炉膛,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这也是某种约定俗成的暗号,大家都纷纷出动,闻着味儿就来了。

在当地人看来,这里不仅仅是夜市,更是巴楚人生活的象征,是边塞风情最好的展示。

都说新疆烧烤闻名全国,巴楚烧烤闻名新疆。一进入夜市,首先我就被各式各样的烧烤吸引了。当地维族人穿着特色的服饰,一脸严肃的精心烹调眼前的美味,好像准备参加什么厨王争霸赛似的。大串大串的肉,没有江南那种小气的精致,充满了人类原始对肉的渴望。

巴楚系烧烤中,要数烤鱼最为有名。

几斤的大活鱼洗净,从腹部切开,用红柳枝串好依次排开,再用木柴烤至外焦里嫩。一点土腥气都没有,只吃得到鲜嫩多汁。

烤鱼的原材料据说是当地红海水库里野生的大草鱼,因为鱼本身已经够鲜,在烧烤过程中,摊主并不会放很多香料,简单的盐水、番茄、洋葱等调味,已经能激发鱼最原始的肥美鲜香。

夜市上还有一种烧烤,是你在别处可能都吃不到的美味——烤蛋。

层层叠叠的烤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蛋,鸡蛋、鸭蛋不必说,最大的竟然是鸵鸟蛋。因为摆放位置的不同,烤出来的蛋口感也不同。你可以自己和摊主说什么熟度的蛋,蛋黄是流心还是凝固的,摊主自会帮你挑选最合适你的那一颗蛋。

不管其他的烧烤多有特色,烤羊肉串必须尝一尝。厚实硕大的羊肉,用红柳枝穿起,每串只要五六元,却足足有半斤分量,只需两三串,就能让你过足嘴瘾。

烤肉的维族大嫂穿着色彩斑斓的连衣裙,在满是烟火气的夜市里显得更加有少数民族的感觉,旁边的维族小朋友,眉眼精致得像是画中的人。

还有这个,看起来非常像是灌肠,闻起来有种特别的香气,不过我没有尝试。

正宗的西北羊肉,也是不能错过的。

还有串串,充满了诱人的色泽和香气。

吃过各种各样的肉食,若你觉得还是没够,可以来点新疆的拉皮子。劲道的口感,让人简直停不下来。

在整个夜市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石榴汁。硕大的石榴就堆在旁边,每一个都籽实饱满。

每一杯石榴汁都是现场制作,尝上去酸甜发涩,没有一点添加剂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我还是要说,巴楚夜市就是肉食者的天堂。那些总说自己是吃货的人们,连巴楚夜市都没来过,怎么能算?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琰棱行摄记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腾讯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