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中國新說唱》火了幾個新疆的說唱歌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疆的文化與熱情帶到了全國觀衆的面前。

季羨林曾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然而,在我眼裏的新疆,除去文化層面上的意義,更多的是廣闊的荒漠、無邊的戈壁、昏黃的沙漠、孤獨的駱駝、成羣的牛羊……還有美味的異域美食:抓飯、大盤雞、以及我最喜歡的烤羊肉串,新疆的美食總是讓人慾罷不能。

品嚐新疆美食最地道的方式,自然不是去什麼頗有名氣的店裏點一頓大餐,而是——夜市。幕天席地,通暢透氣,這裏纔有真正好味道的食物。

在新疆的一個夜晚,我如願去了巴楚夜市。

巴楚,是巴爾楚克的簡稱。據《西域同文志》釋:“巴爾楚克,全有也。地饒水草,故名。”它是天山南麓新疆的一個縣,地處大漠深處,同時在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

這片神奇的南疆土地是沙漠上爲數不多的綠洲,是沙海邊古老土地上的一顆明珠,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更特別的是,它被稱爲“美食之城”、“燒烤之鄉”,夜市一年四季不停歇。

據說巴楚夜市是自發形成的,地址就在市中心葉爾羌國際大巴扎外寬闊的人行道上。每天入夜後,夜市上陸陸續續開始支起攤子,巴楚人拿出琳琅滿目的美食,吸引着當地人和遠方客人來此品嚐,休閒談天。

夜市開始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去,天幕就像一塊巨大的深邃藍寶石懸掛在頭頂之上。攤主們將大塊大塊燒紅的碳丟進爐膛,升騰起濃濃的煙火氣。這也是某種約定俗成的暗號,大家都紛紛出動,聞着味兒就來了。

在當地人看來,這裏不僅僅是夜市,更是巴楚人生活的象徵,是邊塞風情最好的展示。

都說新疆燒烤聞名全國,巴楚燒烤聞名新疆。一進入夜市,首先我就被各式各樣的燒烤吸引了。當地維族人穿着特色的服飾,一臉嚴肅的精心烹調眼前的美味,好像準備參加什麼廚王爭霸賽似的。大串大串的肉,沒有江南那種小氣的精緻,充滿了人類原始對肉的渴望。

巴楚系燒烤中,要數烤魚最爲有名。

幾斤的大活魚洗淨,從腹部切開,用紅柳枝串好依次排開,再用木柴烤至外焦裏嫩。一點土腥氣都沒有,只喫得到鮮嫩多汁。

烤魚的原材料據說是當地紅海水庫裏野生的大草魚,因爲魚本身已經夠鮮,在燒烤過程中,攤主並不會放很多香料,簡單的鹽水、番茄、洋蔥等調味,已經能激發魚最原始的肥美鮮香。

夜市上還有一種燒烤,是你在別處可能都喫不到的美味——烤蛋。

層層疊疊的烤架上整齊地擺放着各種蛋,雞蛋、鴨蛋不必說,最大的竟然是鴕鳥蛋。因爲擺放位置的不同,烤出來的蛋口感也不同。你可以自己和攤主說什麼熟度的蛋,蛋黃是流心還是凝固的,攤主自會幫你挑選最合適你的那一顆蛋。

不管其他的燒烤多有特色,烤羊肉串必須嘗一嘗。厚實碩大的羊肉,用紅柳枝穿起,每串只要五六元,卻足足有半斤分量,只需兩三串,就能讓你過足嘴癮。

烤肉的維族大嫂穿着色彩斑斕的連衣裙,在滿是煙火氣的夜市裏顯得更加有少數民族的感覺,旁邊的維族小朋友,眉眼精緻得像是畫中的人。

還有這個,看起來非常像是灌腸,聞起來有種特別的香氣,不過我沒有嘗試。

正宗的西北羊肉,也是不能錯過的。

還有串串,充滿了誘人的色澤和香氣。

喫過各種各樣的肉食,若你覺得還是沒夠,可以來點新疆的拉皮子。勁道的口感,讓人簡直停不下來。

在整個夜市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石榴汁。碩大的石榴就堆在旁邊,每一個都籽實飽滿。

每一杯石榴汁都是現場製作,嘗上去酸甜發澀,沒有一點添加劑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最後,我還是要說,巴楚夜市就是肉食者的天堂。那些總說自己是喫貨的人們,連巴楚夜市都沒來過,怎麼能算?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微信公衆號:琰棱行攝記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騰訊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