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形容一个人厉害要说「牛」,而不是猪马羊鸡鸭鹅狮子老虎长颈鹿大熊猫?


真不知道吗?

作为个卖奶的,跟牛那么熟,你真不知道形容「厉害」的牛,是从「牛逼」简化来的?

那我来科普。

牛是从牛逼简化的。

牛逼是从吹牛逼演变的。

吹牛逼是从吹牛污化的。

吹牛是从吹牛皮筏子泛化的。

吹牛皮筏子是被落后的交通方式逼出来的。

满意了吗?

你是想说自己的奶不但是牛奶,而且是牛奶,对吧。

特仑苏不错,我也喝。但是,也不能说是牛逼奶吧。真不知道哪里牛逼了。

你问,我才答的。

并且认真提供了转变历程,不用谢。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不知道「牛」这个词最早在中国是怎么衍生出「厉害」的意思。

但是就我的了解,「牛」替代「厉害」和「好」这个用法并不只在中国独有。国外的证券、债券、外汇、期货市场里,一样用「bull market」(牛市)指代价格上涨,买兴提高的市场情况,用「bear market」(熊市)指代价格下跌,卖兴较高的市场情况。而这两种用法一样在中国的证券市场里被普遍接受。

国外市场的「牛市」和「熊市」的起源最早是这样的:

The bear came first. Etymologists point to a proverb warning that it is not wise "to 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 B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term bearskin was being used in the phrase "to sell (or buy) the bearskin" and in the name "bearskin jobber" referring to one selling the "bearskin". Bearskin was quickly shortened to bear, which was applied to stock that was being sold by a speculator and the speculator selling stock.

最早人们用bearskin来指代在没有捕捉到熊之前就已经开始售卖熊皮的行为,这种行为和我们目前所认识的做空或融券行为是类似的。并且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开始使用bearskin jobber来指代股票经纪商。然后bearskin很快被缩写为bear,并逐步产生了投机做空的意思。

接著,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里,bear 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和接受。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它在1720年承包了整个国家的债务,作为交易条件,政府要逐年向公司偿还,同时公司还获得了对南海和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日后财富增加的前景被疯狂炒作了一番,公司的股票价格狂飙,每股超过1000英镑,掀起了投机热潮。看跌的投机者想方设法将手中的股票易手给一些合法公司,到当年夏天快结束时,公司的股票暴跌,造成有史以来英国的第一次股市惊恐,数千名投资者破产。

也是在相同时间里,bull这个词,开始被用来形容与bear相反的投机做多的行为。亚历山大-波谱曾这样描述南海泡沫事件:

Come fill the South Sea goblet full;

The gods shall of our stock take care:Europa pleased accepts the Bull,And Jove with joy puts off the Bear.

以上,就是国外证券正常里,bull和bear的起源。


古有苍牛,四角六目,传西方水神所化,栖于山中,鲜见人前,或言见之则涝。

其时未及禹舜,天下大旱,有村人出而觅水,久不得,昏昏然渴卧于野。当是时,村人突闻牛鸣,循望之,乃一老牛背立,其阴有水流,村人大喜,啜之,味甘。

牵以回村,人皆惊异,老牛之水不竭,然其流如溪,难解土旱。村中老叟,尝师于大巫,曰:「欲灭旱魃,必以水神之津遍浸于土,当择一少年,以唇击牛阴,鼓息吹之,方可。」

人俱信,行之,果见水流滂滂,浩浩汤汤,皆以为神,大呼:「牛阴!牛阴!」

后人讹为「牛逼」,亦称为「牛」。

我觉得 牛在古代是很强的劳动力 是人的好几倍 所当别人很厉害时就说别人牛


你难道想见到长的帅的玩健身的说,鸭?见到长的美的化妆棒的说,鸡?见到格斗厉害的说,熊?见到机智聪明的说,猪?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