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我,我所,能所雙亡?


我們自出生後所有的經歷,情感,好的不好的記憶,社會文化的灌輸,都構成了"自我認同"我們通過有限的頭腦,觀看,感受,分析這個世界。但是有限是沒辦法理解無限的。直到破除所有的思維認同,所有頭腦映射的幻相。我們才能看到在那幻相背後的真實。但是真的很難。

這就是所謂的修行吧。


是不是所有人都活在「我認為里"而這個我認為下面就是緣起空性。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緣起空性。作不到緣起空性者。就活在我認為里。。而能做到緣起空性者。沒有我認為。空性不會加註我所思。你所意。只會接緣而行。你給之我受之。別無tA心。合二為一。分一為二。一路雙行也罷。接路而行也罷。無自我意念。無你立場。也無無立場。無性質分別。無念想分析。不看你心。我也不必長心。接緣而入。續緣而行。無我認為。也無你何意。


「我認為」後面是什麼,是「應該」,應該代表著期望以及對過去的修飾,所以「我認為」背後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空,只是這個空,不是緣起性空的空,而是空洞的空。當然空洞出現後,不為自己做辯護,不去尋找所謂的解決之策,看一看會發生什麼?


我認為說明思想處於初級階段,成長階段。也就是說人的社會化經歷經驗還不夠,人與人的互動、博弈不充分。如果一個人不與人接觸,只跟大自然接觸,那他就會只有我認為更強。

題主提出來這個問題,題主自己是活在「我認為」里嗎?

假如是,那麼題主自己看看,這個「我認為」後面的本質是什麼?

假如不是,那麼題主看看,那又是什麼?

是或者不是,都在那裡,你能跑到哪裡去呢?

將所有的是或者不是,都砍掉,還剩下什麼?

假如什麼都不剩,那誰提問題?誰回答呢?

假如剩下,那剩下的是什麼?


水平很低

粗淺的比方

有一個 OS,有很多個別名,比如自性,道,如來等等

某天這個OS被啟動了,這叫一念無明

載入的第一個進程 叫 「我」

「我「啟動了」分別「子進程

「分別」又啟動了大量的線程

於是無量的數據和應用出現

比如有了身體,我的,不是我的等等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你被迷住的地方

從修行來講

就是逐步擺脫這些傻逼進程的影響

直面那個OS

那個本來,那個永恆唯一的 ONE

於是必得大自在

畢竟,哪個數據、哪個app不是你呢

實際遇到的

真明白的不多

就算明白一點

往往停在你說的「我以為我明白」

卡在意識心進程這步就走不動了

挺可惜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我認為,最後的結果都是錯的。這就是緣起性空

我認為什麼是什麼,什麼不對,什麼喜歡,什麼難過,多半是由自己以前的認知所決定,人是經驗的動物,這就非常主觀。我們活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而在我認為的當下又有執著分別妄想,來改變經驗識體,一直無休無止。性為自我本性,萬事萬物的"實體",緣起為一念無明生起,繼而產生無邊無際的世界。

另:想提醒一下題主,佛法是覺悟,這個事情得靠自己,別人給你講的都不一定對,我給你講的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識體所說,在你的主觀里不一定覺得對然後接受,也未必對你有幫助,多看佛經,對你覺悟才能有幫助。


「我認為」的後面只是個人對一件事的認知 我們普通人大概還達不到緣起性空的「我認為」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請遠離概念和妄想。

南無阿彌陀佛。


「我認為」不就是我執嗎?執著於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據此詮釋的,個人版的因果律。

拜託您先把」能「找到。一看你這麼問就知道你現在只是在思維佛法。當然,如果你只想思維佛法的話。就忽略我說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