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笙

我於麪包,是生生不息的熱愛。麪包與你,是日日陪伴的長情。

——浮小笙

這是@浮小笙過去的經歷:畢業於警校,在公安局當了7年公務員後,懷揣着對一腔麪包的熱情,毅然決定辭職投入麪包事業。先在日本、歐洲遊學,成爲日本冠軍麪包大師山崎豐的最後一個關門弟子,然後又回到家鄉浙江紹興,創立了自己的麪包店Cycle&Cycle。

如今浮小笙已然成了許多烘焙愛好者嚮往的偶像。然而對她來說,麪包世界的探索之路遠不止於此。從第一家獨立日式麪包店開始,3年過去了,Cycle&Cycle已經跨越兩座城市開了4家門店。以麪包爲主食的餐廳、一體化的體驗中心、由國內外名師授課的麪包教室、將優質麪包送完全國各地的線上網店……浮小笙不斷試探和創造着麪包和烘焙的可能性。

要讓麪包成爲溫暖的日常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麪包的認知都止於果腹,但我認爲麪包也可以搬上餐桌、融於生活,給生活帶來?多美好體驗。麪包除了帶給人飽足,還有溫暖和陪伴。一個好的麪包,可以讓人在脣齒之間感受到點滴的幸福。”這是浮小笙關於麪包的理念。

由於歷史傳統和氣候差異,中國的麪包文化和歷史?如歐美和日本淵遠,國人的飲食習慣更是和那些麪包發源地相距甚遠。因此浮小笙從來不以正宗、傳統作爲噱頭,她將自己對麪包的理解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揉進麪糰中。正如Cycle&Cycle所堅持的——只做被客人熱愛、能帶來幸福的麪包。

低糖、低油是Cycle&Cycle麪包的一大特色。拋開過量油脂和糖分對味蕾的幹擾,Cycle&Cycle用優質的進口麪粉、新鮮的雜糧穀物、風味獨特的天然酵種……展現出麪包最自然樸素的樣貌和滋味。

德國鹼水面包、全麥貝果、波蘭酵頭法棍、一夜熟成奶吐司、黑麥鄉村麪包……空口品嚐這些主食麪包,能從中喫出淡淡的糧食清甜。即便是諸如巧克力豆豆這樣的甜點麪包,也令喫它的人滿嘴縈繞着巧克力的醇香,甜味僅僅是其中之一的點綴。就像是一份恰如其分的感情,不過分熱烈,不過分冷淡,長長久久地將歡喜延續着。

四季更迭、作物消長,Cycle&Cycle的麪包也跟着時令變化。比如被排隊瘋搶的杭城限定桂花乳酪芋泥三明治、有着獨特鹹香辣風味的野菜蘑菇毛豆包、冬日中最爲甜美乖巧的草莓白巧麪包、重新演繹了兒時家味道的黃小米麪包、和夏日珍珠奶茶最爲絕配的古早黑糖冰面包……Cycle&Cycle時常大膽地採用本地特色食材,創造出其不意的驚喜美味。

Cycle&Cycle的麪包雖不同於以往的印象,卻令人感覺不到一點突兀。這種自然而然的和諧感,成了Cycle&Cycle的獨特氣質。這種氣質來源於Cycle&Cycle對麪包的領悟,空洞的東西總有着相似的無趣,而簡單的有趣卻更叫人迷戀。

紅了3年之後,Cycle&Cycle店裏的客人依然往來不絕。“某面包新鮮出爐!某面包馬上就好啦!”走進店裏,時常能聽到這樣的忙碌着的聲音。伴隨着麪包的香氣飄進鼻腔,那份麪包的溫柔也觸達到內心深處。

從一個人的熱愛,到一羣人的夢想

和很多廚友一樣,浮小笙曾經也是一個家庭烘焙愛好者,從爲家人制作麪包、蛋糕開始烘焙之路。最終她成功穿越夢想的籓籬,由懵懂的尋夢者轉變爲品牌的創始人。

“這3年來,下廚房見證了我和Cycle&Cycle的成長。從一顆單純的初心,到一個團隊的共同願景,再到一羣人的夢想,”在2018年末下廚房大趴的演講中,浮小笙分享道。“產品和用心決定了運氣能幫助你到達什麼高度,而專業決定了你能走多遠,決定了你未來的寬度和廣度。”

浮小笙先後邀請多位麪包世界的大師加入到技術團隊中,爲Cycle&Cycle的產品注入生機和活力。這其中包括了日本麪包冠軍山崎豐、曾獲得法國烘焙最高榮譽MOF的麪包師Richard Ludovic、日本神戶最具人氣和名望的麪包店Comme Chinocs主理人莊司索。

小笙和MOF.Richard Ludovic

小笙和神戶料理之神莊司索、著名的麪包大師西川功晃

除了業內頂尖大師,浮小笙還有許多同樣心懷麪包夢的成員們。他們中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從不同領域轉行過來的職場人士。也許經歷各不相同,但彼此都有着齊心向前的熱血和闖勁,在邊學邊做中摸索和沉澱。

浮小笙帶着團隊到杭州、上海、臺灣、日本等各地採風,去遊歷、去體驗、去感受不同的麪包文化。在涉獵的過程中,浮小笙和團隊不斷思考和調整着方向,Cycle&Cycle也逐漸成長得更加豐滿。

“把自己的基礎打得更堅固,海綿吸水一樣吸收各種知識,多走、多學、多看、多感受生活的一切,你的眼界將能到達更廣大的世界。”浮小笙向團隊成員分享麪包路上跌跌碰碰的感悟。過往的經歷也讓她有了這樣的想法:要幫助更多夥伴們,讓頂尖的知識和技術不再遙不可及。

於是,浮小笙創辦Cycle&Cycle麪包課堂,先後邀請10多位國內外名師授課。課堂上結合理論講解、現場演示、實踐操作,讓學員更融會貫通。迄今爲止,300多名學員從這裏畢業,其中不少學員同樣走上了開店創業的道路。

此外,Cycle&Cycle的線上直播課程,也在下廚房的“廚Studio”欄目中獨家發佈,目前累計超過3萬人觀看參與。越來越多零基礎的家庭烘焙愛好者,通過Cycle&Cycle的教學得到啓蒙和進階。

身份轉換,箇中有酸苦更有甘甜

作爲愛好者,浮小笙做麪包只爲生活樂趣,未曾面臨過壓力。“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過程的享受、經驗的積累,我倒是不覺得會有什麼困難。”但作爲經營者,每日爲衆多顧客服務,卻比想象中困難,“我的專業是公安管理,不曾接觸商業營銷相關領域,所以會遇到很多瓶頸、空白點。都是一邊學習一邊做,要比大家花費更多時間去學習。”

“知識靠積累,智慧靠實踐,技術靠日復一日地鑽研。”在Cycle&Cycle壯大的同時,浮小笙也在學習和成長,要習得做麪包以外的管理技能、行業思維;要成爲掌舵人,看見比浪花更高遠的大海對岸的方向;要成爲領導者,指引團隊前行。

“孩子依賴媽媽的天性一直存在,不管陪伴多與少。如果我有時間,會抽出半小時專心地陪孩子,進入他的世界和他一起玩耍,我覺得有效的短時間陪伴比無效的整天陪伴更重要。”事業之外,浮小笙依然是兒子的最親愛的媽媽。“本來想着事業穩定,可以多陪伴孩子,但是後來發現其實事業要做好是永遠也停不下來的。所以我開始讓孩子參與到我的工作中,週末帶他到麪包房,一起做餅乾、揉麪團。在這個過程中,既增進了交流,也豐富了孩子的世界。”

小笙和兒子

“創業之後,漸漸明白自己要什麼,快樂來源於什麼,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我很慶幸在這個年齡能找到讓自己發光的事,並將它不斷放大、調亮。它就像是一把開啓新世界的鑰匙,激發我所有的潛能,展露給我與之相關前所未見的廣闊世界。”在浮小笙心中,創業帶來的身份轉換,也許有酸苦,但更多的是甘甜。

“我覺得人和宇宙是聯通的,你獨一無二的人生劇本在出生的一刻就已經定稿,就像寫在星盤中的命數一樣。可能麪包就是我這一生需要兢兢業業完成的使命。”浮小笙對自己的未來、對Cycle&Cycle的未來,還有許多設想。她希望通過踏實踐行去逐點將理想化爲現實,因爲“我相信命運的機緣,也信事在人爲的努力,兩者缺一不可。”

最後~

cycle三週年店慶,廚友福利來啦

3.15至3.17期間,下廚房市集購滿¥128即可包郵!

鹽麪包、日式紅豆包、冠軍紅酒堅果歐包……不用排隊,就能喫到Cycle&Cycle金牌面包,每日當天製作當天發出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