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個混亂的時代,很多猛將文士都有過投降他主的經歷,但其中有的人最終成就一代功名,有的人卻落得世人唾罵,這是為何呢。

先說呂布,這個無需多言了,張飛的一句「三姓家奴」道出了他的本質,反覆無常,唯利是圖,丁原董卓都視其為義子,待之甚厚,但是呂布反手殺起他們來毫不手軟。

呂布前後在數人手下,真當是毫無氣節,最後下邳城破被俘,向曹操投降,還讓劉備求情,可見其貪生怕死,漢人最是重名節,如此不忠之人,投降之後自然會落得罵名。

其次是于禁,于禁早先是鮑信的部將,鮑信戰死後被王朗引薦給曹操,可以說是老資格了,而且於禁確實有才能,治軍嚴格,體恤士族。曹操很器重他,于禁在五子良將中排行第一,而且還是唯一被授予假節鉞的將領,地位極高,在襄樊之戰中於禁是曹軍的最高指揮官,連曹操同族的曹仁都要受他節制。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被曹操寄予厚望的于禁居然在兵敗被俘之後,臨難猥瑣,苟且乞降,關羽都非常看不起他,認為于禁就是個軟骨頭。更重要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曹軍先鋒龐德在臨戰的時候表現完全不同,抬棺出戰,表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此勇猛無畏之士,被俘之後更是大罵不止,關羽雖然怒而殺之,但是對於這等勇將可以說是非常敬佩的,敵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曹軍自己這邊了。

曹操都很失望的說:「于禁從孤三十餘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龐德作為西涼降將尚且如此忠義,地位和資歷都如此之高的于禁卻做出如此舉動,無論他是真的貪生怕死,還是為了保全被俘的士卒,他都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曹操的話更是成為當時輿論的導向,于禁因此晚節不保,留下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污點。

而張遼和張郃又有所不同了,張遼作為丁原的另一個義子,在呂布歸到董卓麾下開始就一直跟隨呂布,期間呂布數次處於危難之中,張遼亦是不離不棄,除了張遼,還有高順,這兩位可以說是呂布最倚重也是最忠誠的臂助,最後的徐州之戰,張遼孤軍駐守壺關,面對大優勢的曹軍死戰不休,直到下邳城破,呂布命喪白門樓後,張遼才最終接受曹操的招攬,選擇投降,這種時候的投降無損張遼的忠義形象了,更況且有呂布作為一個反面典型進行對比。

而張郃雖然和顏良,文丑以及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是袁紹手下有名的大將,但是袁紹作為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自然有世家子的共同毛病,那就是親世族輕寒門,張郃是寒門出身,相比顏良文丑,張郃並不受袁紹的重視,很多臟活累活都是張郃負責,簡而言之袁紹對張郃並不怎麼樣。

在官渡之戰中,張郃高覽奉命偷襲曹軍大營卻兵敗,獻計的郭圖擔心自己被袁紹追責因此進讒言誣陷張郃高覽,兩人得知擔心袁紹算賬,乾脆心一橫直接投降曹操,張郃這種是舊主待其不仁,正所謂:亂世之中,主欲擇臣,臣亦擇主。此處既不留人,便是降了亦不會遭來非議了。


呂布就不用再多說了,「三姓家奴」的帽子戴了一千多年了,他在動手殺董卓之前也猶豫過,畢竟他們還有父子關係。王允對他講那算個啥,他姓董你姓呂,八竿子打不著的父子,呂布想想也是,估計他在殺丁原的時候也有過這想法,不管怎樣利字擺中間,義字站一邊,呂布的做人哲學註定遺臭萬年。

假如於禁去解救樊城之圍和他搭檔的不是龐德,假如龐德也和于禁一起投降了關羽,那麼于禁本人的犯罪感和後來承擔的罵名還會少一些。龐德在之前是馬超的部下,就是因為自己是降將,遭到曹操內部人的猜忌,為了表達自己不會見異思遷絕對忠於新主子,龐德公開在曹操面前是下了必勝的決心的,不是關羽殺他就是他殺關羽。

于禁和這一位打算去和關羽拚命的夥計合作奔赴樊城前線,就像身邊無時不刻樹立著一個至高的道德標杆,戰敗後龐德慷慨赴死,兩下對比于禁偷生就更顯得卑微了。連曹操都說他和于禁相識30年,危難時反而不如新人龐德。曹操的話給於禁貼了標籤,同樣是投降,于禁屬於臨危懼死而降,屬於武將中最不光彩的投降。

良禽擇木而棲,三國時期文臣武將改換門庭也是常有的事,只要經過選擇後死心塌地從一而終幹出一番事業,沒有人覺得不正常。 張遼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他是呂布敗亡後投靠曹操的,曹操有知人之明,大膽放心使用張遼,他在其後曹魏集團歷次大戰中都有出色表現,成為曹魏陣營裏一流的大將。

張遼獨當一面固守合肥威震逍遙津,殺得孫權丟盔卸甲,曹魏集團的武將中很少單獨有如此傳頌千古的戰例。另外張遼和關羽是山西老鄉,兩人一見如故相當談得來,後來關羽被圍土山還是張遼出面勸降了關羽。人們愛屋及烏,關羽眼光多高啊,他看得上的人肯定差不了,既然被關老爺看得起,和關老爺要好,那張遼人品方面一定是不錯的。

曹魏集團另一位名將張郃原本是袁紹部下,官渡之戰曹操燒了袁紹囤糧的烏巢,袁紹和郭圖計劃重兵攻擊曹操的大本營,而張郃力主先主力出擊救援烏巢。事實與張郃估計的不錯,按照袁紹等人的計劃,兩頭用兵都沒有取得戰果。張郃又遭到郭圖的誣陷,他擔心小心眼的袁紹事後報復,就投降了曹操。

之後張郃隨曹操四處征伐,打敗袁紹殘餘勢力,平馬超破韓遂滅張魯,所向披靡屢建奇功。張郃的形象與戰績和小說《三國演義》裏描寫的大不同,他是一位智勇兼備的戰將。街亭之戰陳倉解圍,張郃被拜「徵西車騎將軍」(這個名頭有點怪),僅僅次於大司馬曹真和大將軍司馬懿。

張郃同司馬懿在和蜀漢對抗的策略上是有分歧的,但是他畢竟受制於司馬懿,最終不得不聽其號令,並且付出了生命代價。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缺糧退兵,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張郃認為諸葛亮勢必會有埋伏,大軍不宜追擊窮寇。但由於司馬懿的軍令他必須得執行,在木門道張郃中埋伏被亂箭射死。

有一說是司馬懿和張郃有過節,司馬懿有意安排張郃出擊,但這也只是猜測,司馬懿城府太深,做個套讓人鑽,表面上看不出啥問題,這種事司馬家的人都拿手,這反而讓後來人普遍對張郃產生同情。

還有《三國演義》裏寫的是張郃主動要求去追擊諸葛亮的,還不聽司馬懿的勸告,這和事實嚴重不符合。


同樣都是投降,歷史評價卻不一,取決於投降者以什麼動機投降。

先說說歷史評價不好的。

單從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來談。三姓家奴呂布典型就是因為賣主求榮貪生怕死而投降。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呂布原為丁原部將,為依附董卓而殺死丁原,後來為了得到貂蟬又殺死董卓而依附司徒王允,而後被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從而依附袁紹,後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揚。可以說,反覆無常真小人。下場就是被曹操擊敗,殞命白門樓。

同樣都是投降,歷史評價卻不一,取決於投降者以什麼動機投降。 先說說歷史評價不好的。單從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來談。 三姓家奴呂布典型就是因為賣主求榮貪生怕死而投降。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呂布原為丁原部將,為依附董卓而殺死丁原,後來為了得到貂蟬又殺死董卓而依附司徒王允,而後被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從而依附袁紹,後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揚。可以說,反覆無常真小人。下場就是被曹操擊敗,殞命白門樓。 對於于禁的瞭解,相信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印象最深刻肯定是動漫鎮魂街裏的于禁。臺詞振奮人心,「末將于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當然這只是動漫,歷史上的于禁可沒有那麼好名聲。于禁原是濟北相鮑信的部下,是討伐董卓的十八鎮諸侯之一,後來鮑信為救曹操而死,于禁就歸了曹操。于禁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後來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主帥于禁,副將龐德都被關羽擒拿。就是此戰,于禁晚節不保。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而於禁 ,委曲求全而投降關羽。後來回到魏國,被曹丕百般羞辱,被封為「厲侯」。 張郃和張遼可都是正經八百的投降曹操的。但人家

郃對於于禁的瞭解,相信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印象最深刻肯定是動漫鎮魂街裏的于禁。臺詞振奮人心,「末將于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當然這只是動漫,歷史上的于禁可沒有那麼好名聲。于禁原是濟北相鮑信的部下,是討伐董卓的十八鎮諸侯之一,後來鮑信為救曹操而死,于禁就歸了曹操。于禁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後來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主帥于禁,副將龐德都被關羽擒拿。就是此戰,于禁晚節不保。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而於禁 ,委曲求全而投降關羽。後來回到魏國,被曹丕百般羞辱,被封為「厲侯」。

張郃和張遼可都是正經八百的投降曹操的。但人家可是負有盛名。古語有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這二位都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張遼本是呂布部將,後降曹,為五子良將之一,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累累,後來以八百人打退孫權十萬大軍,威震逍遙津,為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

張郃原本是袁紹部將,降曹之後,頗有戰功,後被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死,追封「壯侯」。可以說,張郃也是五子良將裡面善於利用地型作戰的專家,張郃不死,司馬懿這冢虎也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說啊,投降也是看對象的,假如於禁在投降蜀漢之後也立下赫赫戰功,沒有從魏投漢,再歸魏,也不會如此下場。

姜維不就是投降蜀漢的名將嗎。

我是海浮人,漂浮於世,尋找著什麼。歡迎關注。


同樣是投降,為啥呂佈於禁身背罵名,張遼、張郃卻被讚譽有加?

三國時代,羣雄逐鹿,戰亂不斷,每個人都在尋覓安身立命、求生髮展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識別、探尋更適合的發展環境,是需要歷練、改進、完善、提高的。這樣的事情很多,並不奇怪。比如,關羽也曾投降曹操,而且,在華容道不惜違犯軍令,擅自放走曹操,然卻被稱頌為義氣深重、不忘初心、立廟祭祀,世代敬仰。又比如趙雲,最初投奔公孫瓚,文丑槍下勇救公孫瓚性命;袁紹、公孫瓚大擺擂臺,趙雲前殺後擋,左遮右攔,儘力保護公孫,儘管公孫瓚有眼無珠,總覺得這娃太嫩,不放心、不敢用。但趙雲仍不離不棄,直到公孫瓚最後完蛋,趙雲纔不得不離開幽州,踏上千裏尋劉之旅。有心人、天不負,一年後,終於在臥牛??山下,找到早就仰慕的主公--劉備,以及關羽、周倉、廖化等。

呂布背叛原主人,最為人所不齒的是,貪戀新主子賄賂,把原主人殺掉。如果說,後來殺董卓,多少還有點挽救國家、懲治邪惡、匡扶正義蘊含其中,那前面殺掉丁原,就純粹喪失人性,丁原雖非呂布親父,職位也沒有董卓顯赫,但對於呂布,視如己出,關愛有加,呂布可以背叛丁原,投入董卓,但完全可以放丁原一條生路,甚至以呂布後來的得寵,若丁原不介意,侍養終生也不算過分。

再說于禁,曹操感嘆「于禁隨吾三十多年,臨期竟然不如龐德」?確實,曹操待于禁,曾經何等尊貴。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自己一升公爵,就封于禁為左將軍,假節鉞,五子良將中,其餘四人誰也比不了于禁。要知道,張遼前一年即建安二十年(215)就建立了以七千之眾,大敗孫權十萬大軍,令東吳小兒聞張遼之名,不敢夜涕的重大功勛。而張遼不過是徵東將軍,假節;張郃是蕩寇將軍,假節;徐晃是平寇將軍,假節;樂進高一些,是右將軍,假節,但仍在於禁之下。

更破例的是,就連曹操左膀右臂之一的曹仁,都無法比肩于禁,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才封為徵南將軍,假節。不僅時間晚,職位上也低了檔次。于禁要命關頭,也可以投降關羽,可於禁將軍即使作秀,也先來點關羽難堪,再投降也不遲嘛,把七軍數萬人搭上,還利用職位壓制龐德,就太不厚道了。被送回後,曹操雖不高興,但也留足了面子,沒給啥過分難看。只是後來曹丕瞭解詳情後,才把于禁噁心了一番。

呂布、于禁投敵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搖尾乞憐,給人一種噁心感。曹操對於禁的事說明,封高官並不是萬能的,拿于禁、張遼、張郃來說,于禁前面雖有不顧非議,誅殺搶掠民財,違反軍紀的青州軍,並擊退張綉追兵,展現了一個將軍風度和魅力,資歷也比張遼、張郃早一些,但作為高級軍官,如果鬆懈放任,躺在以前的功勞上,很快就會退入歷史垃圾堆。

張遼、張郃同樣侍奉幾位主人,為啥被唱高?張遼投降時,那種慷慨激昂、義正辭嚴的表白,雖然是罵曹操,但豈不知曹操就最好這一口,後來建立的軍功,特別是逍遙津大捷,確立了張遼五子良將的地位,更值得讚譽的是,這時候的張遼,對位於于禁這樣將軍之下,沒有表示不滿,說啥怨言,而是謹言慎行,認真履行職責;張郃投降時,雖沒有張遼那種激烈表現,但也是袁紹內訌,被逼無奈,曹操完全理解。更重要的是,張郃也沒有對雜號將軍表示不悅,精心習武,鑽研兵法,不斷進步,在三國後期,展現了大將之材。這些就是人們鄙視呂布、于禁,高看二張的根本原因。(533)


從古到今成王敗寇都是一個恆古不變道理,在對待投降的將領的態度上,投降失敗者就是背主求榮,投降勝利者就是棄暗投明棄暗投明。這個規則本身就不具備公平性,所以呂布成為了三姓家奴,于禁晚節不保,而張遼和張郃投降之後都受到了禮遇。筆者認為呂布、于禁、張郃、張遼這四個人中呂布的道德水平是最低的,于禁投降是迫不得已,張郃背主求榮事實成立,張遼投降實屬無奈。

呂布並沒有真正投降過任何一方勢力,他往往是依附在其他諸侯的身邊,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突然發難取而代之。呂布最初的時候是丁原手下的大將,在董卓的利益誘惑下,呂布毫不猶豫的就殺死了丁原投奔了董卓。董卓開始的時候對呂布非常的好。對待他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然而呂布是狼子野心,沒過多久就殺死了董卓。呂布殺死董卓當然不是為了天下大計,主要還是因為呂布想通過殺害董卓來獲得高官俸祿,奪取董卓的勢力。後來呂布先後投奔過袁紹、袁術、張揚、劉備,每一次呂布都因為種種原因和這些人翻臉。特別是在投奔劉備期間,呂布更是偷襲搶奪了劉備的徐州,將劉備趕到了曹操處。可以看出呂布這個人是沒有任何道義可言的。因此他承擔罵名是理所應當的。

于禁承擔罵名是非常冤枉的,從曹操開始創業開始,于禁就跟著曹操四處徵戰,前後跟隨曹操30多年,給曹魏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在襄樊戰役期間,于禁的軍隊遭到了大水的衝擊,士兵死傷慘重,最終被關羽俘虜。于禁被俘是遭到了天災,投降本身就是無奈之舉。假如說關羽一口氣滅掉了曹魏,于禁也就不會再承受任何罵名了,然而關羽在不久後敗亡,于禁的名聲就開始臭了起來。後來於禁輾轉回到曹魏,被曹丕羞辱致死。實際上于禁並非是一個真正的背主求榮之人,他的投降實屬無奈,曹魏不念及他30多年的功勞,最終將他逼死,是一種無情的表現。

張遼投降曹操是典型的棄暗投明,因為張遼是在呂布被俘虜之後投降了,當時擺在張遼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投降曹操繼續徵戰天下,要麼被殺草草結束一生。此時的呂布已經死了,張遼一身好本領,給呂布陪葬顯然是不值得的。在張遼投降曹操後,幫助曹操抵禦東南的孫權,一直做到了曹魏集團的徵東將軍,發揮了自身的價值。

張頜投降曹操的行為並不光彩,在《三國演義》中張頜投降曹操是因為受奸臣的陷害,而在正史上張頜投降曹操,僅僅是因為攻打曹操的軍營失利,擔心回去後會受到袁紹的處罰,就帶著袁紹的軍隊投降了。張郃的這個行為,屬於典型的背主求榮,只是後來袁紹被曹操擊敗,張郃成為了曹操的大將,名氣越來越大,背叛袁紹的行為也就成了棄暗投明。


情況不一樣,下面我簡單的講一下,就明白了。

呂布原為幷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丁原視其如子,後丁原多次反董卓,為董卓恨。董卓都知道,是亂臣賊子,並且殘暴弒殺,典型的反派,而丁原無論實力如何,在當時屬於正義的一方,呂布受恩於丁原,可以講沒有丁原就沒有呂布,但呂布為了金銀寶馬,殺丁投董,屬於忘恩負義,棄明投暗,並且還落個不忠不孝不義之名。

于禁原是鮑信部下,後鮑信為救曹操戰死,鮑信部將自動轉編到曹操,于禁從一個小將,一路被曹操恩寵提拔,官至左將軍假節鉞,僅次於前將軍夏侯惇,備受曹操器重,樊城之戰曹魏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曹操無帥可用(夏侯惇殘疾,夏侯淵陣亡,樂進病逝,曹仁被圍,張遼等人非嫡系)只有于禁可用,被曹操寄予厚望,但是于禁違逆兵家駐鎮,七軍灰飛煙滅,猶如後來的馬謖失街亭,于禁是受重恩於曹操,雖然天災而至兵敗,但掙扎都沒掙扎就投降了,屬於有負曹操,辜負的曹魏。

張遼原屬呂布,呂布乃無仁無信之人,並且張遼在呂布麾下的時候,忠心不二,英勇拼殺,沒有對不起過呂布,反而是呂布一直坑下屬,下邳之戰,張遼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被俘後還罵曹操,雖然最終投降,但屬於棄暗投明,張遼的發展和培養主要還是靠的曹魏。

張郃原屬袁紹,官渡之戰不少出力獻策,但由於袁紹集團內耗,張郃成了被迫害的對象,,無奈的情況下投降曹操,袁紹有負於張郃,而非張郃有負於袁紹,屬於擇木而棲,同張遼一樣,張郃的發展和培養也是靠的曹魏。

忠孝在古代是最高的品格,張遼張郃雖後期歸順曹魏,但並沒有對不起原主,在新主處也盡心儘力,反而值得稱頌;呂布和于禁其實不應該並列,呂布是無信無義之人,背主求榮,被罵不虧;而於禁是有負曹操,不得已被主但沒求榮,值得同情,不至於被罵。


謝謝邀請。

演義的描寫很清楚。

一般戰敗的武將被綁縛到勝利者面前有兩個態度。

第一種是罵罵咧咧,不服氣,引頸就戳,勝利者先是懇求投降,失敗者死活不依,為了使其歸附,勝利者主帥還下跪敗將表達仰慕情義,最終失敗者被感動而歸附;

第二種就不一樣了,同樣被綁縛推到勝利者面前,未待勝利者開口,失敗者就立馬懇請饒命,表達願意歸附。

單單這兩種,被罵的一定是第二種,很不幸,呂布和于禁就是第二種情況。

張遼與張郃不一樣,屬於第一種,視死如歸,他倆的投降儘管有些煽情,但因為抱著大不了一死的心態去見勝利者,情形已和死過一回相差無幾,投降只不過是開展第二次人生罷了。

于禁的骨頭軟是在水淹七軍才被揭露的,重點是呂布,人品惡劣是天下諸侯皆知,他投降你,您敢收?

丁原、董卓包括劉備,哪一個不是被呂布幹掉或者篡奪了權勢、地盤。

團隊裏的軟骨頭和忠誠度低下的肯定要被指責,挨罵的,於是乎,于禁和呂布也不例外。


我是生活問道。喜歡我,關注我!

投降對於無論是對一個國家或是一支軍隊抑或是個人來說,都是具有貶義的。而且,越是亂世越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

《三國演義》中這樣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即便是忠義無雙的關羽也有過降曹的經歷,無論他日後如何的過五關斬六將,投降這個污點是無論如何也洗不掉的,不過能把投降演義的這般鐵血範,也只有關羽關二爺了。

同樣的,今天的四個主人公也在投降這件事上遭遇了不同的解讀,那為什麼同樣是投降還有這麼大區別呢?我和朋友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呂布

呂布出場就是戴著光環的「人中呂布」加上董卓贈送的赤兔馬,後人就送了他「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無上高光美譽。

其實這個稱謂的「馬中赤兔」是帶有嘲諷的。呂布原本姓呂,這是他的本家姓氏,呂布為了謀取好的前程投靠了荊州刺史丁原,這也符合時代特徵,畢竟「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畢竟軍功是實現人生抱負的一個途徑。但是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呂布在投靠了丁原後,立刻拜了丁原為義父,因此,呂布又叫「丁布」(倒過來就是布丁了)。

李肅做為呂布(丁布)的同鄉,深諳其人其德,「……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乎?」李肅向董卓索要了赤兔馬做為給呂布的見面禮。

果然,呂布見到赤兔馬,就已經忘記了所謂的大義了。李肅和他開玩笑說經常和你父親來往,呂布知道他說的是誰,很不好意思的說:「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

很多人都會誤解呂布,說這不是呂布還是很有羞恥心,是非觀的嗎?他也知道認作別人做義父不是很光彩的事。

恰恰相反,呂布並不是因為認義父而感到慚愧,而是因為認的這個義父官職低微(其實荊州刺史已經是封疆大吏),昔日同鄉李肅都能高高在上而慚愧。因此,當李肅提出去為董卓做事的時候,呂布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並且殺了義父丁原做為投靠董卓的見面禮。

在那個時代,其實認義父也屬於大家可以理解的範疇,例如劉備就認了劉封為義子,關羽認關平為義子。但是義子反噬義父的大逆不道之舉,這就屬於十惡不赦,為人所不齒的行徑了。

呂布為了最快的達到想要的地位和財富,投靠董卓之後立刻改投董卓名下認作義父。「三姓家奴」由此成為了大家對他的共識,更是由張飛之口喊的盡人皆知。

呂布因為一匹赤兔馬投降了董卓,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匹任人騎乘的赤兔馬呢?因此,呂布的改弦易主背負罵名一點也不奇怪了。

我們再來看看于禁

鑒於劉備的五虎上將(歷史上沒有,小說中杜撰的)威名,曹操為自己的部下也做了個榮譽的封號,稱為「五子良將」,而於禁則是五子良將中的佼佼者。

于禁跟隨曹操的時間在武將中僅在樂進之後(夏侯惇、夏侯淵屬曹操本家,不計在內),屬於曹操資本的原始股。

于禁第一次展現謀略是在回援濮陽與呂布直接交鋒的時候。曹操和呂布的第一次交鋒以失敗告終,于禁在軍隊失敗,士氣低落的時候建議利用呂布嬌勝必傲的心理提出突襲,果然大獲全勝。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帝許都,第一次對部下進行了正式的封賞,于禁與樂進、徐晃等都被封為校尉。這個時候于禁的官職並不是很出眾。

真正讓于禁展現出過人之處是在曹操宛城戰張秀之時。由於曹操的失誤,導致了張秀的反叛,作戰中大將典韋、大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遇難。曹操遭遇自起事以來最大危機,甚至連自己的原始資本青州兵都出現了騷亂。

危難之際,于禁臨危不亂,率眾安營據守,協諸軍主動出擊張秀。在於禁的捨命搏殺之下,張秀大敗,逃到了荊州劉表處。

曹操評價于禁:「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並加封于禁為「益壽亭侯」。

于禁雖忝列五子良將序,但並不是以武藝出眾而聞名。曹操更看重的是于禁的臨機應變能力,于禁每每被委以重任,可以看出於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真正改變了于禁人生的是於關羽的對決。

關羽策應劉備在漢中攻勢,率兵攻打樊城的時候,曹操沒有徵求部下的意見,直接點將于禁。于禁欣然應允,並要求曹操為他指派一員前鋒。這說明,于禁知道自己的優劣勢,同時對與關羽作戰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龐德的主動請纓為這次出征埋下了隱患。龐德原為馬超手下,馬超後來降了劉備,龐德沒有跟隨馬超,而是歸降了曹操。

雖然于禁懷疑龐德的忠心,但由於曹操的信任,于禁只有接受現實,帶領龐德出征。將帥不和從一開始就為這次作戰埋下了隱患。

果然,龐德依仗曹操信任,並不服從於禁調度,一心只想殺了關羽證明自己的忠誠。而於禁的目的不是主動出擊打敗關羽,而是立足於防守,讓關羽無功而返,靜待東吳的合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曹操對於龐德的信任,讓于禁感覺到了信任危機,因此,對於不服從調度的龐德同樣處處制肘。

于禁錯誤的把兵屯於罾口川,讓關羽借大雨水淹七軍。

兵敗讓于禁他瞬間心灰意冷,因為這次兵敗不同以往,很有可能將陷曹操於萬劫不復的境地。而這次兵敗主要原因是因為于禁剛愎自用造成的,這也讓于禁失去了拚死一戰的勇氣。再有,于禁屬於曹操手下元老,對於關羽心中始終心存敬畏。幾個原因疊加。也就不難理解于禁為什麼要降了。

于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人盡皆知,誰也不會想到陪伴曹操九死一生的于禁會投降。曹操甚至因此都想要遷都避禍,可見於禁投降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大。曹操也感嘆道:「于禁從孤三十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

因此,于禁背負罵名也不足為奇了。雖然之後于禁又回到大魏,但是始終無法擺脫投降的醜聞,終於鬱鬱而終。

張遼與張郃

說完兩個背負罵名的,再來看看兩個因為投降而名垂青史的。碰巧的,這兩位都姓張,一個張遼,另一個張郃。

張遼一生徵戰無數,從軍之路也比較坎坷,先是從丁原處,又隨呂布投到董卓手下,董卓被剷除後依舊跟隨呂布,是呂布手下八猛將之首。

雖然呂布罵名滿天,但是張遼拚死相隨。後來呂布被擒,在曹操感召之下歸順曹操。

歸順曹操的張遼每戰必前,戰袁紹、攻烏桓、驅遼東、平叛亂,功勛卓著,尤其是合淝一戰,險些生擒孫權,「張遼止啼」講的就是這件事。

張遼以降將身份死後獲謚號:「剛候」,也是對他一生最好的寫照,忝列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郃歸順曹操前默默無聞,原是冀州刺史韓馥手下,袁紹攻取冀州後,率部投降袁紹,雖然名為河北四庭柱,但是依舊沒有顯著功績可炫耀,也並沒有受到袁紹足夠重用。

歸順曹操後,張郃展現出了出眾的軍事能力,跟隨曹操屢立戰功,但是丟失漢中也負有不可推卸責任。夏侯淵戰死後,接任主帥位置主管陳倉,封為「蕩寇將軍」。

真正讓張郃大放異彩是在三國後期對蜀國的作戰,張郃以高齡之身身先士卒,屢次擊破蜀國的攻勢,尤其是街亭一戰從根本上粉碎了蜀國對大魏的攻勢。自街亭被張郃佔領後,雖然蜀國又發動數次對魏國的進攻,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

公元231年,張郃在一次追擊蜀軍的作戰中被流矢射中膝蓋而死。謚號:「壯候」。

觀張遼、張郃的一生,雖然也是投降另主,但是根本的不同在於無德從有德,天下大勢,順流而為。

或許,這就是張遼和張郃能受人尊重的原因!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投降之後的表現很重要,劉備也跳過很多槽,但是劉備從沒有像呂布一樣每次跳槽還把原公司老闆給告(殺)了,于禁就更倒黴了,先投降關羽,結果關羽被孫權給殺了,于禁又被迫歸了東吳。

孫權被劉備集火,先是將博士仁、糜芳以及殺害張飛的那倆小兵都送回蜀漢,然後又害怕曹丕也來火上澆油,將于禁也送回曹魏。于禁就也是「三姓家奴」了,曹操雖然失望但對於禁應該不會太過為難。

可惜曹操這時候已經病故了,于禁拜謁曹操陵墓的時候,曹丕將龐德寧死不降,抬棺而戰的畫面和于禁跪地投降的畫面放在一起羞辱于禁,于禁因此羞愧而死。

呂布的確是縱覽三國都是反叛無忠之人,即使丁原和董卓並非明主,但是呂布自己換的主公,又自己殺掉,無論如何洗白都抹不去的污點。

張遼的投降是在主公呂布都死了,已經沒有效忠對象的情況下才投降的。張頜和高覽則是在曹操攻打烏巢的時候,向袁紹進言要去救烏巢,結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郭圖進言,可以乘機攻打曹操大營。

袁紹自然是又聽了壞注意,袁紹就是那種五十道判斷題都能完美錯過正確答案的「優秀」學生。

結果張頜高覽自然攻不破早有防備的曹操大營,結果郭圖害怕被懲罰又惡人先告狀,表示張頜和高覽因為袁紹沒有聽從建議,而沒有儘力攻打曹操大營。

這時候張頜和高覽知道這種情況,回去會和田豐一樣,若是袁紹勝利還不會被懲罰,失利就必死無疑。這時候投降的張頜自然無可厚非,更何況投降曹操以後張頜為國操勞了一輩子,戰功赫赫,最終被諸葛亮埋伏射死,也是為國捐軀。

張遼更是威震逍遙津,以八百打的孫權十萬大軍丟盔棄甲,自此東吳用張遼之名可以止啼小兒,曹丕徵吳,孫權還告誡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

因此,張頜,張遼因為投降的時機和原因以及投降後的表現而被後世所讚譽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就是因為投降的動機不同。

呂布先投靠丁原,而後殺丁原而降董卓,殺董卓後流亡了一陣子又投靠劉備,沒過幾天又把劉備的徐州給奪了,後來因為人品太差,被部下捉住獻於曹操,此時不僅不羞愧,反而幻想著曹操能放過自己一馬,貪生怕死的本性暴露無遺。

于禁呢,雖說跟隨曹操多年,被人稱之為「五子良將」,並且當年在跟隨曹操平亂張綉時,殺了軍紀渙散的青州兵,一時之間曹操以古之良將比之,不過後來關羽水淹七軍,因貪生怕死而降於關羽,反倒是跟隨曹操不舊的龐德力戰而死,曹操恨恨的說「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而張遼、張郃就不一樣了,張遼本為呂布的部下,試想,呂布那樣一個三姓家奴,對待張遼這種虎將,自然是不能盡其用,張遼歸順曹操只是想讓自己的才能盡情的釋放出來,況且在張遼降曹之前,呂布已經降曹,良臣擇主而事,那自然就歸順了曹操。從張遼歸順曹操以後的表現看來,張遼的人品還是值得稱讚的。

官渡之戰,袁紹放棄了張郃的建議反而聽信了郭圖,派張郃去攻打曹營,曹營沒打下,烏巢也被燒了,郭圖反過來又陷害張郃。我獻的計策不聽,現在又反過來要殺我,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於是張郃也就投降了曹操,這屬於被迫投降,因為完全沒有必要為一個昏庸的主公殉葬。

所以張遼、張郃的降曹並沒有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污點,反倒是因為降曹,才讓他們成為了一代名將,為後世所樂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