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振寧 ,Rem Koolhaas(右)和Toyo Ito(左)

伊東豐雄(Toyo Ito)稱庫哈斯(Rem Koolhaas)是「將作為社會現象的建築轉變成令人反感的事件的記者,是世界上唯一這種類型的建築師」,而伊東則是庫哈斯口中「新世紀輕建築新范型的領航員」。那是激烈過後迷茫疲滯的1970年代,但伊東豐雄已經開始用矗立在都市環境中的先鋒作品,並一直不斷地在探索自己的建築語言。


13年的冬天,還是大一懵懂的我坐進了一個白眼鏡笑面爺爺的課堂,那時候並不知道妹島和世,也不知道普利茲克,只知道這個爺爺叫伊東豐雄以及他模型里那一抹悶騷的粉紅。

?伊東和他笑眯眯的課堂

?一抹粉紅色的模型

隱約記得那堂課伊東對老闆菊竹清訓的天才讚不絕口,然後自爆考了很多次一級建築師都沒合格的黑歷史,自黑就算了還不忘拉人下水「雖然我製圖考了很多次,但你們認識的那個仙田滿1畫的圖簡直不能看!」。接著他託了托永遠白色的眼鏡框,眉飛色舞地講起了自己踏入江湖後的那些事。

?日本BP社日經建築,伊東豐雄從小便熱愛棒球,高中就讀於日比谷高校的他加入了棒球隊

?日本BP社日經建築,大四的伊東豐雄參觀了丹下健三設計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施工地,使他對建築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

圖三:P3會議的大師們,大家猜得出誰是誰嗎?名單在注釋里

「在我還『小『的時候和一個叫安藤的被帶頭大哥磯崎新拉去參加1982年建築國際會議「P3會議」2,當年還默默無名的我看到成員名單的時候簡直嚇尿了。那個會議每個人都要講自己的項目,然後是25分鐘的問答環節,其實就是群起而攻之,大家基本上誰也不服誰。我那時囊中羞澀,只有一個不能算項目的小項目「銀色的小屋」,所以只能硬著頭皮講這個了。講完後大家說『這算什麼作品啊,沒有任何評論的價值!『,當時我就鬱悶了,暗想將來一定要讓你們看看大爺我也不是吃素的。 」

「雖然我被無視了,但我主要是去結識大佬打醬油的,所以心態還是挺好。最慘的應該是安藤,他用自己也聽不懂的英文興高采烈地講完住吉的長屋後,整個屋裡一陣寂靜,只有一個叫L·克里爾(Leon Krier)的哥們極其緩慢地鼓著掌,那種尷尬沉悶的空氣持續了足足有3分鐘。然後克里爾只說了一句話「這,就是個監獄啊!」。當時我偷偷瞄了一眼安藤,發現他那娃娃頭下的臉已經綠了。哈哈哈哈。。。。」

「雖然安藤在大會上比我慘,但我比他還沒有錢,於是我們兩個人只好擠在紐約一個旅館的小黑屋子裡。也許是因為同居過,在之後的競賽里無論如何爭得面紅耳赤,我都覺得我應該原諒那傢伙。這種夥伴意識直到現在都一直存在著。」

那堂課伊東就這麼眯著他狡黠的小眼睛,一本正經地扯著淡。

………

伊東的時代,70年代初的日本,近代建築批判的潮流向幾個方向涌動,簡而言之,就是要復興被近代建築的理念和範式所排除和否定的東西。於是裝飾和樣式,自然和生態,風土和大眾等等這些要素都一股腦兒地回歸到了設計,這些之後被統稱為後現代主義建築。後現代建築浮游的各種各樣的記號,裝飾和形態。所有的差異都被毫無差異化地放在同一個平面,和當時被消費的消費社會如神話般的架構互相呼應。在這種狀況下,伊東一直都在追求著內心的革新。不管是裝飾樣式自然生態還是風土大眾等等因素對峙似乎都與他無關,伊東徑直走向了自己「地域」和「場所」。

很久之後,他在仙台媒體中心種下了招搖漣漪的水草,又在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畫了幾道完美的弧線。再之後,花費了10年的台中歌劇院也終於竣工,已到古稀的伊東豐雄依舊是那個處在日本建築界最中心,舉手投足間都被世間矚目的明星建築師。

但似乎沒過多久,伊東卻遭遇了新國立競技場設計案的三連敗。第一次,在國際競賽中輸給了扎哈,第二次,在對扎哈案的反對運動中提出了自己的改修案卻依舊沒有被採納,第三次,他以Design-Build的方式再次投標又以點數之差慘敗。與其說他敗給了老謀深算的隈研吾老師,不如說他是敗給了日本這個社會。

後來有人問,你明明已經失敗了兩次,為什麼還要去參加第三次戰鬥。他說「在大型項目都被大公司壟斷的情況下,我想挑戰一下作為建築師個體的能量,也為之後的年輕人樹立一個勇敢的榜樣。」

伊東一直以來極力不用「牆」去區分空間、極力去創造就像生長在自然中的建築。但作為一個建築師,建築的牆可以輕易刪除,然而他卻無法以一己之力撼動社會的「牆」。一種日月忽其不淹春秋代序,草木會零落美人也終將遲暮的悲壯和凄涼。

2014年秋天開始伊東住院了。在醫院裡,他利用4個月的時間思考了到此為止所做的建築和將要度過的人生。結論是,遠離塵囂,只忠實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作家性和個體的表現有一個有所依靠的地方。有人說伊東變了,有人說他找到了思想全新的著陸點。

伊東終於去到了大三島。他說他想在大三島度過餘下的建築人生。他的伊東建築塾也在大三島進行。他說,柯布的晚年也是在摩納哥附近的沙灘上蓋了一間小茅屋,赤裸著身體悠閑地叼著煙捲,看著海鷗畫著畫……

「完」

注1:仙田滿:前日本建築學會會長,和伊東同在菊竹事務所。仙田満(1964~68年在籍)、伊東豐雄(1965~69年)

注2:「P3會議」1982年,當時的弗吉尼亞大學建築系主任Jaquelin T. Robertson將二十幾位建築師聚集到一個為期兩天的私人會議。這是一個重量級的團體,由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建築師混合而成,其中包括九位未來的普利茲克獎得主,以及四位未來的德里豪斯獎得主。每個參與者有5分鐘來講解一個項目; 隨後進行20分鐘的討論。與會者有 Tadao Ando, Carlo Aymonino, Henry Cobb, Peter Eisenman, Frank Gehry, Michael Graves, Charles Gwathmey, Hans Hollein, Arata Isozaki, Toyo Ito, Philip Johnson, Rem Koolhaas, Léon Krier, Richard Meier, Rafael Moneo, Cesar Pelli, Jaquelin Robertson, Kevin Roche, Paul Rudolph, Robert Siegel, Robert A.M. Stern, Stanley Tigerman,和O. M. Ungers.


堺?塾|建築|設計|藝術|景觀|室內|傢具|媒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