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人和蒙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滿人知道怎麼吸收和對付漢人的文化。剃不剃髮,意義不大,關鍵在於對漢人人心的把控和如何搞封建統治。這方面,我是由衷佩服多爾袞的。他如果不令剃髮,清朝可能享國更久,因為漢人對清朝認同感反而更強,但這樣絕對不會真正震懾和掌握漢人,滿族被漢人同化速度會快不少不可預測因素也多不少。剃髮,標誌著對漢人民族性的摧折,對滿人自身文化的存留。但說白了,這個手段與此前明代興文字獄和設錦衣衛根本目的一致:都是為了統治。二者同樣使百姓和士大夫階級的奴性得到增強,通過這種方式減少反抗。但是,因為滿族異族蠻族特性,在漢人面前缺少文化自信,他們只能用這種文化意義大於政治意義的手段來鞏固統治而不能使用常規政治手段。

為什麼說不剃髮反而增國命呢?有先例,遼。遼代漢人就基本不用管髮型和穿著問題,漢官有南院一套漢人獨立系統,官職都有民族特色,遼最後滅亡跟內部漢人基本無關。但清面對的是整個中華大地,地方廣,管漢人多,漢人文化又明顯勝過你,滿人只有殺人誅心才能根基穩固,睡的踏實。所以用剃髮這種文化手段,只能說,真毒,但,真TM高。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滿清能統治多少年主要和當時的生產力以及執政集團的執政水平有關。


元朝是個特殊時期,蒙古人在征伐中見識了各種文明各色人種,由於世界範圍內的入侵活動,中原地區被短暫的接入到世界歷史的概念中,視野的拓展與各文明戰鬥中的軍事上的勝利帶來的文化自信讓他們沒有像鮮卑或匈奴那樣走完全漢化的路線,而基本保持了民族特色,元朝境內的各色人種各種文化在元朝的管制內雜居,沒有特定的推崇某一種思想,所以與其說蒙古統治者不屑於華夏文明倒不如說他們沒有像過去其他的朝代那樣將其做為主位推崇。

但是在古中國的實踐中,統一的帝國向來需要統一的價值觀和統一的思想,在這些排異反應下,習慣了文化主位的漢人自然不會認同元朝的統治,促成了其不到百年的統治。

所以說,有理由相信清朝統治者做了功課,在其二百多年除了保持民族特色以外,還主要做了兩件元朝沒有做的事情:1、將傳統的中原文化至於主位(制度、科舉);2、文化上的統一,除了繼續推崇儒家思想,還有修書和文字獄。


謝邀!個人認為會的。理由如下:

一,剃髮易服,實質上是文化心理上的徹底征服。在精神與心理上實現對主體民族摧毀式打擊,從而自身獲得長期的優越感和文化自信,既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落後與小眾民族文化特徵,同時又極力延遲了漢化進程。

二,強化了漢八旗對滿清的民族認同,大量漢族皈依滿清,被滿清完全歸化,這部分漢族也成為現今滿族的一大主要族源。

三,使以漢治漢政策的施行毫無阻力,成為鞏固滿清統治的最重要手段。

四,同樣是殘酷的民族屠殺後的殖民與征服,但滿清統治時間遠超蒙元,原因應該就在其通過剃髮易服對主體民族文化心理與民族精神的摧毀,這點,以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代表的統治集團,顯然是汲取了蒙元統治的歷史教訓了的。入關前,努爾哈赤及其子嗣本身就通曉漢文化,也受封於明王朝,這是其統治設計時能「高明」於蒙元的原因。


剃髮令只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面現象,實際上還是華夷之別,征服者作為一個人數佔少數的外族,它不通過大屠殺是無法征服中國的,

如果沒有剃髮令,還會有別的壓迫措施,期間過程必定伴隨大屠殺。

沒有剃髮令或者其他類似的壓迫方式,滿清政權很快會被淹沒在漢族人民的汪洋大海里,要麼上層徹底漢化(鮮卑),或被揭竿而起的漢人趕出中原(蒙元),

滿清政權不但成功避開了漢化,而且還以一種間接統治的高明手段,穩固了政權。

殖民統治創舉,果然遠勝於漢唐宋明,遠勝於英法德美等等


不會。因為古代廣大勞動人民並不懂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絕大部分人沒念過書不認字,他們只知道自己可以吃飽穿暖睡好就行,所有起義本質原因都是人民活不下去了不得不造反。我們都知道,一個統治者是否合格的最根本標準是能不能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元朝時候人民生活水平太差了導致了後期元末大起義的發生,清朝時候當然高不到哪裡去,但是大家吃著紅薯不僅餓不死還能生兩個孩子玩一下,只要餓不死大家就不會造反。至於頭髮?頭髮那麼細能當飯吃嗎?


大概,不過估計還是很難,畢竟地主階級都站在滿清那邊,除非滿清自己作死,否則不會那麼容易就被推翻,不過攤丁入畝肯定沒那麼簡單就可以實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