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前段時間剛好粗略的讀了一遍《傳習錄》,這個問題還是能答上一二。

王陽明學說中認為心即理,理,就是天理,良知。他認為良知天理一直都存在人的本心的,人們能本能的去判斷事物的好壞,什麼事能做不能做,只是內心的良知經常被私慾所蒙蔽,所以需要靜心,明理,除去私慾,也就是格物致知。王陽明在江西任職期間治匪患,抓到了匪首,想讓他脫衣遊行,匪首不肯,陽明先生便對理學有了質疑,連窮凶極惡的土匪頭子都知榮辱,他難道後天學習過天理良知嗎?顯然沒有,於是便越來越確信天理良知一直都存在人們的心中,只是被蒙蔽了,人們不需要學習什麼大道理,只需要明心見性,期間下的功夫便是格物致知。

王陽明所倡導的知行合一也便是在此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知和行是一體的,單純的知道而沒行動不能說是知,必須作出真正的行動才是真知。一個人大家稱他為孝子,必然是他做到了盡孝的事情,而不是他僅僅知道要盡孝而沒去行動就稱他為孝子。這一點他和朱熹的理學觀念相左,朱熹認為人們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天理,然後再學習如何行,把知行分解,直接導致後朝大部分學子只能空談知而不知如何去行。因為行是科舉所考校不到的。


問到要點了。簡單的說,王陽明就沒有清晰的邏輯觀點,不可能用現代話語解釋清。另外一點就是,不覺得需要從王陽明角度理解他的心,他也就是古代網紅,算不上哲人思想家。只是中國缺少,所以很多人拿出來吹捧一下,本質就是古董,且是垃圾古董。


明心見性。明了本心,見到人性。


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的自我意識!


心,有三層意思。1,心臟 2,古人以為掌管視聽言動的器官 3,能判斷是非美醜善惡的道德心

王陽明的心,主要是第三種含義。


至少在老王的四教句里,是指第八識。你也可以理解為萬物之源。


王陽明說的心是指在固定社會裡的天然模型。

即將開啟——

十二年義務教育生產流水線了解一下。

|?ω?`)天然新社會的模型,鮮嫩多汁,一大波韭菜,嫩綠可人。(比如以前的我)


即有善有惡意之動,意之動即心之體


直接引用陽明的的說法:「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

「心」的說法在陽明心學中具有本體論的意義,如果含糊的說不能定義,說不清楚,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說「心即理也」也沒有回答到要害處,因為王陽明說「心即理」並不是在給「心」下定義,而是說到「心」和「理」的「同一性」上去,這是心學中的關於本體論非常重要的表述。因為當時的人說心、說理,把心說在自家身上,卻把理說到了外出去尋,說成到了兩處去,所以到了王陽明這兒,他要說「心即理也」,也就是把義理重新說回同一。

最後,回過去看上面那句話,王陽明對於心的理解大體上延襲了前代的說法,即:

心者,虛靈知覺者也。

虛靈,說到了極高處,說得是心如明鏡一般,澄澈透亮,其中空無一物,卻可以映照出萬事萬物。

明覺,是說回了實處,說的是「心」具備了感應、思慮、以及意識活動的能力,需要強調的是,這裡說「明覺」,是沒有那個去明、去覺的對象的,而是直指可明、可覺的能力。

所以虛靈就是明覺,明覺也就是虛靈。

反反覆復去說,也都是一個意思。

而最後,陽明會回到「本然之良知」上去講,是對這個「虛靈知覺」做一個本體意義以及道德意義的表述,就本體意義上強調其本然的地位已經非常明確了,就道德意義上包含但不特彆強調「心」在涉事意向上的道德性。

在此之後去講「心外無物」,也並非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而是,更確切地說應當是,當外物脫離了內心的關照,存在的意義得不到確認。

心不賦予萬物以存在,心賦予萬物以意義,存在先於意義誕生。


心是人的本體,知善知惡,因人而異。


和叔本華的意欲差不多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