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磊

來源 | 投中網

2019年4月17-19日,由投中網、投中信息主辦,投中資本協辦的“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峯會”在上海外灘W酒店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爲“看多中國”,來自國內外上百傢俬募股權機構匯聚一堂,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峯會上,達晨財智總裁肖冰就“迎接科技創富新時代”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他表示,今年資本市場最大的變化是科創板的推出,這一變化將會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創業的大潮裏,也會引導投資機構把更多的子彈投向科技創新的賽道。

達晨財智總裁 肖冰

以下爲肖冰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的精彩演講實錄,投中網整理。

很高興來到投中的年會,今年的主題是“看多中國”,我覺得私募股權行業的人永遠在看多中國。我們只能看多,不能看空,因爲我們不是對衝基金,否則的話你就不能在中國做這麼長線的投資了。但是中國市場有一些變化,主要受政策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要關注政策的變化。

那麼目前資本市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今年最大的變化應該是科創板的推出,超出了我們想像的速度。並且第一批掛牌的時間看起來比我們想像得早,可能6月底第一批科創板公司掛牌。科創板的推出,會對中國的創業、創投有怎樣的影響?我想可能是值得我們大家特別思考的。

會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創業的大潮裏

我覺得會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創業的大潮裏,那麼我們團隊裏面未來的核心力量應該是技術人員,技術會在創造價值裏面佔主導作用,所以他們會分享到價值的大部分。我們以前看到的團隊,包括歷史上投過的大部分的公司,最佔主導作用的那個人不一定是核心的技術人員,往往是一個市場人員。以前很多人創業公司創始人的履歷,往往是在一個大公司做銷售的,出來創業。因爲銷售的作用往往比技術的作用更大。爲什麼?因爲我們以前很多的企業,包括歷史上成功的企業,技術並未佔據主導作用,他們的產品往往是同質化的產品,並未有特別明顯的競爭力,所以要靠很強大的銷售能力。另外很多企業的技術來源,往往是靠山寨和抄,不太注重知識產權,在那個年代的創業人員裏面,更多的是銷售能力很強的人佔據主導作用,可能還有財務人員,而技術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是這個時代過去了,大家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技術的力量越來越成爲主導。

給大家分享一個最近對我衝擊較大的案例。幾週年,在香港聯交所我參與了一個敲鑼的儀式,我們所投的公司在聯交所掛牌上市。當時同時上市的是兩家公司,一個是俞敏洪老師的公司,新東方在線,兩家公司同時掛牌。我們公司當天掛牌漲了50%,我們想是不是定價低了,我們發行可能是50、60億的市值,最後80多億。俞老師的是跌破了發行價,比較明顯。

爲什麼提到這一案例?給我震撼的是我們這家所投企業是收入爲零的公司,全是一幫科學家,就是實驗室處於研發階段的,一幫資深科學家創業的公司。市值給到80億港幣,所以受到市場非常大的追捧,二級市場一直在漲。它是做生物疫苗的公司,還沒有產品、還談不上銷售。我們的投資也是一個特別非典型的人民幣基金的投資,之前的投資都是美元基金投,後來我們嘗試性地參與下這類投資,投資處於非常前沿的領域,還在臨牀階段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產品,我們投的時候估值已經不低了,十幾億了。

沒有產品的公司,十幾億的估值對我們是挑戰,但是我們想嘗試性地學習一下。看着是五年、十年的市場,但是港交所的規則變了,允許未盈利的生物製藥公司上市。當時看到那個場景給我非常強的衝擊力,這麼一幫書生氣的科學家,我們都是懷疑他們能否成功的,但是居然成功了,有這樣一個好的事業平臺給到他們,他們會鼓舞着他們的平臺,他們的師兄弟也會創立這樣的公司。

科創板也是借鑑了這樣的公司,我們允許未盈利的公司上市,也允許沒有收入的公司上市。科創板一共有5套標準,那會不會在中國大陸也會有大量這樣的公司上市?我們的創業板會不會修改規則,也允許大量這樣的公司上市?那對中國大陸的創業會出現什麼樣深刻的變化呢?這個是我參加完那次敲鑼以後非常深的體會,我就覺得未來技術人員可能在團隊的作用更加明顯,他們會越來越分享更多的價值。

大股東是他們。因爲銷售靠硬碰硬的產品,銷售是靠產品去推動的,那麼財務人員的融資能力也不需要很強,因爲這樣的企業冒出來,很多技術大佬出來都會被我們追捧,被很多同行追捧投進去,所以這樣的財富效應會吸引更加多的以前在實驗室的那些人出來,做產業化、做創業的嘗試,也會鼓勵我們的年輕人更多去學技術、學理工科,更多畢業以後願意選擇做研究。另外,中國很長時間裏面往往優秀的年輕人會去讀金融和財務,各省的狀元不會選擇學技術,因爲學技術大家覺得沒有很大的前景,未來可能這會發生變化。有一段時間,在我們小時候,我們說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後來沒人說了,好的都去讀金融、財務。那麼是否會反過來,我們下一代更願意學技術,學數學、物理、化學了?我覺得很有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

科創板是否會成功?回答是肯定的

再給大家分享我們現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可能也是所有行業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就是科創板會不會成功?這個大家可能還是在疑問。還有註冊制是否會成功?因爲科創板是註冊制基礎上的科創板,是這樣提出來的。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科創板,如何應對未來的註冊制?我們說這個事情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迎接這樣的挑戰?就這幾個問題再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科創板是否會成功?回答是肯定的,科創板肯定會成功。爲什麼?因爲科創板給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不對稱的競爭,現在好的有技術含量的公司報科創板,因爲這邊的發行價是不限制的,那邊是限制的。這邊是未盈利的可以上,而那邊不能上。這邊是時間非常確定,那邊是非常不確定,你說好企業選擇在哪裏報?在這幾個月,肯定好的公司,高市盈率的公司都報科創板,在深交所改革之前,不缺高質量的項目上科創板。所以第一批的科創板和前幾批的科創板,肯定選出一批比較好的公司出來掛牌上市。這就意味着科創板成功了,所以成功是無懸念了,因爲給了它很多的政策紅利。中國的改革推出來,都會有一段時間的政策紅利,上交所就享受到了,所以科創板肯定是會成功的。

第二個問題是註冊制是否會成功?這是我們更關心的問題。如果註冊制不成功,它不是註冊制基礎上的科創板,意義並沒有那麼大,只是每年多了一個上市的通道,每年多幾十家、上百家的公司,意義還沒有那麼大。那註冊制是否能夠成功?這個問題值得觀察。很大的可能是開始肯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註冊制,肯定是要經過反覆的過程以後,我覺得纔會朝着註冊制方向走,中間會有曲折的變化,大的概率是這樣的。但是註冊制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的趨勢,大家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問題。現在所有人都意識到,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要過的一道檻。所以我們對註冊制的未來還是抱有期望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如何應對?

科創板如果出來,註冊制也推了,我們怎樣調整投資策略?如何應對?

首先科創板的變化會引導我們更多地投向科技創新,我們把更多的子彈投入科技創新的賽道里面。我說的是人民幣基金,會更願意和更有勇氣投前瞻性的業務。這是很大的一個變化。

怎樣投這樣的公司?我們內部也在說和科學家交朋友,每個人都和科學家交朋友。既然投這些技術,你要和技術大拿做朋友,和了解前沿技術的人做溝通。我們招什麼樣的人?我們基本上不招學金融的人,不招學財務的人,我們基本上都是招技術背景的,有產業背景的,甚至是原來就是做研發的人,加入到投資團隊裏面。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和投到那些真正前沿的技術裏面,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團隊的調整和變化。所以變化是更多地投技術,招更多的技術人員加入到團隊,這是我們投資上要做的改變。

大家既然意識到註冊制是趨勢,那麼真正實現註冊制以後,中國的資本市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就是估值體系會發生變化,A股港股化和A股美股化的趨勢,肯定是不可逆轉的。那麼傳統人民幣基金、二級市場套利的空間就完全沒有了,那投什麼樣的項目才能保證基金持續高回報呢?這對我們投資的質量、投資的標準會形成很大的挑戰。

我們過往投一個相對平庸、傳統的公司,一上市基本上都會賺不少錢,爲什麼?因爲這個公司賣殼都能賣20億,變成一個殼,公司不行了也能賣20億,那我投資估值三、五億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對投資的質量,大家並沒有要求那麼高,只要能上市就行。未來,我們不會把什麼時候上市作爲考量點,不把什麼時候報材料、什麼時候上市作爲你投資判斷的一個因素,而是你所有的出發點都要以第一性的原理看,它是不是好項目,能否成長爲大公司和大市值的公司。如果未來是一個小市值的公司,你很有可能沒有流動性,很有可能估值很低,哪怕上市也賺不到錢。

去年海外上市的公司,超過一半是跌破了最後一輪的入股價,Pre—IPO的投資商業模式可能等到那時就不存在了。所以這對人民幣基金是有很大的考驗的,因爲我們的投資能力、專業水平、行業研究能力根本達不到這樣的變化。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肯定措手不及,因爲我們的資產沒有流動性,我們今天的投資是爲了三、五年後的退出,三、五年後相信中國的資本市場大概率是註冊制,大概率的散戶退出市場,大概率的估值體系,你今年投的項目,未來平穩地上市,可能會虧錢。

我就說這麼多,僅僅是一些思考。最近來上海非常多,因爲上交所緊鑼密鼓地工作,我們不少被投項目也報了科創板,希望科創板裏面有更多達晨的身影。謝謝大家!

歡迎留言或加入投中社羣

入羣請加微信小助理:ChinaVentureWeixin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