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畫轉向油畫及當代藝術,藏家群體特徵在轉變

近期,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發布《2018年度全國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述評》,內容顯示,2018年書畫板塊是影響拍賣市場下降的主因,但古籍碑帖、油畫及當代藝術卻成為該年度的重要增長點。結合當下市場的發展這背後透露出的是藏家群體結構的變化以及藏家口味在轉變。

▲2018年十家公司各拍品門類市場份額變化情況

書畫市場呈下降趨勢

對於國內而言,書畫板塊在拍賣市場上一直是中堅力量,其行情走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拍賣市場成績的好壞。而去年書畫板塊的表現很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拍賣市場出現回落。

據中拍協發布的《2018年度全國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述評》中顯示,2018年度,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共舉辦中國書畫拍賣139個專場,上拍17335件(套),成交13427件(套),成交率77.45%,總成交額為91億元。較上年成交量增加1892件(套),成交率提升近2個百分點,但成交額下降了35.1%。

從門類結構上看,中國書畫比重在下降。2018年度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該部分的成交額佔比為51.60%,與上年的63.66%相比,下落超過12個百分點。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當代書畫的成交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古代書畫成交24.77億元,下降29.33%,年度千萬級古代書畫比上年減少23件,億元級的數量由4件減至2件;近現代書畫成交61.66億元,下降34.61%,年度成交在五千萬元以上的近現代書畫作品達15件,與上一年度相等,但億元作品由8件減少至5件;當代書畫成交5.10億元,下降53.13%,年度過百萬作品由上年的131件減少至93件,而過千萬的拍品僅有2件。

而書畫板塊市場走跌的現象其實在2017年時就已略顯端倪。據artnet發布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2017》中,在中國大陸,中國書畫板塊的平均成交價達到了32萬美元(230萬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雖然如此,這一漲幅依然受賴於高價市場的拉動,從2014到2017年間,成交價在5千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拍品數量增長了450%,而在其它各個價格區間,成交拍品數量則均有下降。同時,中國書畫板塊的整體成交率也降至了2010年以來最低值(從 56%降至42%)。

▲中國大陸書畫板塊成交率趨勢圖

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看漲

雖然書畫板塊成績慘淡,但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卻展現出蓬勃生氣。

據中拍協發布的《2018年度全國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述評》中顯示,2018年度,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共推出油畫及當代藝術專場30個,上拍2306件(套),成交1650件(套),成交率71.55%,成交額21.65億元。較上年成交量減少320件(套),但成交額增長34.22%,多個藝術家作品在年度內創下個人拍賣紀錄。

價格方面,油畫及當代藝術均價在百萬元以上,在各拍品門類中位居第二,漲幅較上年增長58.80%。

▲2018年十家公司各拍品門類均價

無獨有偶,這一現象也不是2018年才開始顯露的。雖然交易量在下降,但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板塊的平均價格近年來卻在持續上升。

據artnet《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2017》顯示,該板塊在海外的平均成交價在2017年出現了近年來最為顯著的一次增長。隨著市場持續減量增質,該板塊平均價格同比增長了19%,達到207萬美元(1458萬元人民幣),比該門類在中國大陸的平均成交價高出了三倍有餘,超越了2011年的峰值。 與此同時,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的海外成交率保持在60%,遠高於其它任何板塊在海外的表現。

相較書畫板塊的藏家群體單一(主要為國內藏家),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則有較強的海外藏家基礎,因此在國內整體藝術市場成交下滑的情況下,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所受的影響最小。

▲海外各門類平均成交價趨勢圖

基於這些因素,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在之後的發展中表現還將有上升的空間。

藏家群體及口味在改變

隨著國家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和投資驅動逐步轉向消費和服務驅動,政府對文化藝術產業的支持在近幾年來逐步凸現。尤其是在過去幾年時間,以個人藏家為背景的私人美術館大批湧現,推動了高價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據報導,高價位拍品的競標人大多都擁有自己的私人美術館,這也是為什麼2017年書畫板塊的高價位作品還能相對堅挺。但在私人美術館中,展藏油畫及當代藝術的比例要遠遠高於書畫,所以以發展的角度來看,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會更具前景。

蘇富比亞洲區副董事、現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郭東傑在接受《藝術市場通訊》時表示,「過去亞洲的市場主要還是偏於傳統的像瓷雜、書畫。而去年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拍賣的全年總額高達20.8億港元,問鼎歷史新高,這個成績對於大家來講是很振奮的。因為大家會覺得有一個新的板塊強壯起來,那麼對於整個市場的活力來講,對於大家對亞洲市場的認知來講,都徹底的改變了。這結果不僅是商業上的成功,也反映出藏家的結構在轉變。一方面,藏家的群體可能有更多的年輕化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藏家的口味有國際化的趨勢。所以年輕化和國際化對於我們去年的成績來講可以說是一個訊號。這個訊號我相信在今年會獲得一個延續。」

▲蘇富比亞洲區副董事、現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郭東傑
▲蘇富比亞洲區副董事、現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郭東傑

在郭東傑的採訪里提到藏家品味國際化是一個必然發展的步伐。「當老藏家們已經收穫了最老、最核心的作品後,再往下在同一個名單上不會收到更多好東西了。」這對於書畫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書畫市場在本土的發展已經有很久的時間,好的藝術家和作品市場流動性有限,藏家想要買到更多好東西就會把視野拓寬至其他的藝術門類。而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由於發展時間短,市場潛力大,並有持續不斷在輸送的創作力量,被藏家視為新的收藏選擇。

artnet《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2017》提到,在高凈值人士中,創富一代企業家的比例已有顯著下滑,從2009年的70%降至2017年的41%;而第二代繼承人和職業金領的人群比例則都相應增長,自2009年以來,分別從不到1%和11%增長至10%和29%。隨著高凈值人群的規模和多樣性不斷擴大,藝術品收藏作為一種另類投資和生活方式的選擇, 已經日趨普及,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這就意味著這批新進入的年輕藏家群體勢必會帶來一股新的收藏潮流。

書畫市場下降,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上漲,實則證明的是中國藝術市場處於新舊交替時期,藏家群體和喜好在發生改變。隨著新藏家的湧入,這一市場現象將持續得到驗證,「年輕化」、「國際化」、「多元化」將是藏家未來對藏品追求的三大關鍵詞。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公眾號《藝術市場通訊》,版權歸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轉載合作請聯繫編輯(微信:ccy-130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