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形成一个小型的人造大气层,或者只在空间站的入口处,空气在某种作用下不会扩散,维持正常气压,但这种作用不会影响宇宙飞船的进出。

《三体》中看到的,希望大家认真作答,当然也可以大开脑洞。


现实里要像科幻电影一样来可以让物体进出同时封堵住空气,可以用磁场控制等离子体来阻拦。不过由于海平面标准大气压和真空压差太大,需要很强的磁场和密度比较高的等离子体,温度可能也比较高。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像是一道发光的火墙拦著,穿过等离子体墙的会遭到高温(可能有上万摄氏度)和强大的感应电流的考验,同时维持起来的功耗也很大,又是个超高温壁炉给环境温度控制出大难题。所以等离子体气密屏障目前技术水平而言没任何实用性。


科学素养不足,猜想不一定正确。

手动滑稽

我的结论是不可能,你知道空气是靠什么约束在地球上的么?引力、重力。

地球质量5.965*10的24次方kg,即使如此地球直径1.2万公里,通常意义上的大气层厚度只有400公里,适合人的更低了,比如很多人到了西藏都会有高原反应,不过4公里高。

假设4公里高度内都适合人类,对比地球1.2万公里是不是只有1/3000。再假设人类能造一个直径1公里的实心铁球,我估计按这个比例来,表面最多只有33厘米高的空气层,而且还在处于不断逃逸至太空中。

完全没必要啊,还不如直接玻璃之类的密封住,还不影响透光率。

2018.11.20修改

突然发现应该是质量对比,而不是地球的直径对比啊,算错了,空了慢慢算


理论上 旋转产生的假重力就能做到 但是实际上嘛…… 因素太多 比如流失太多如何补充


我觉得可以使用高速气流来「封闭入口」困住空气,其实就是你去超市到了门口有一个挡风帘挡住内部的空调冷气不跑到外面这样子。


凭我贫瘠的想像力我只能想到永超市保持室内冷空气的高速循环气流来封闭空气了,不知道刘电工写这个设想的时候脑子里是什么想法,我觉得应该没这么low,如果用气流封闭空气势必会影响飞船起飞,还得把飞船设计成气动外形,有点多此一举。


三体写的不明白吗?做成内卷的圆筒,绕轴旋转,离心力模拟吸引力,一切物质都会被固定在圆筒的内壁上,而离轴越近的地方转速越慢,离心力越小,也就是引力越小。

当时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著实觉得很厉害,以为是刘慈欣自己设计的。后来看了一部电影叫《星际穿越》(感谢评论区修正),讲的是一个男的跑到五维空间里拯救现在的世界,他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了,睁开眼看到人类创造了新的空间站,全人类都搬到太空居住,一眼望去就是卷曲翘起的地面,跟三体里描述的一模一样。所以,这种设计估计是个普遍的科技幻想。


题主的思维方式很有价值,科学就需要脑洞大开!嗯,我认为此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造飞行器的人造引力问题,没有足够的引力,就无法吸引住空气和大气压。


空气存在内能,气体分子到处乱撞,要么,是碰到某种「屏障」,使之不能跨过屏障,而不会散逸到宇宙里,但这个人类似乎还没有相应的技术方向,所以无法考虑,另一个,就是足够强大的引力,想想地球如此大的引力都没能完全控制住气体的散逸情况,要想在小范围如「太空船」内部控制气体散逸,估计那引力已经能把人体压成饼了。更别谈真正意义上的人造引力「绝对不是等效引力」的技术和科学难度了。


重力约束或许可以,然而肯定会影响飞船,,不过或许技术再发达点就可以解决重力区域不可控的问题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