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同一個意思?剛好以前喜歡看量子力學,現在接觸心學,頓覺奧妙。


謝邀。

是有那麼一點意思。

先看原文:"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的顏色便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要搞懂這句話首先要搞懂"寂"字是什麼意思。

《周易、繫辭》有言:"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這個寂字不是死寂,不是寂滅,也不是枯寂,而是"生生之寂」

生生之寂乃熊十力先生提出來的,他說:"寂者,無昏擾,無滯礙,故有生生之健」(《新唯識論》)。

此寂無昏擾,無滯礙,所以能任運自然,有感必應,可通萬物,蘊含無限生機,無限可能,故稱生生之寂。

當你未看此花時,心體就是寂然不動之本體,當你看到此花時,心體有感而應,此時花便納入你的心體中,故花不在心外。

當你未看此花時,花也是寂然不動之本體,此寂擁有無限生機,無限可能,它是紅是白,存在或不存在都有可能,所以寂字不能簡單的翻譯為寂滅或不存在,一旦說寂滅生生之機將蕩然無存,一旦斷為不存在,無限可能性也不再具備。

寂具有不確定性這方面確實有一些量子學的意思。

但總的來說還是不要把兩者放在一起說了,以免被人說拿王陽明碰瓷量子力學,沒必要。。


謝邀。

原句為:「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對於這句話,題主的理解是錯誤的。

正確的理解是:當你從來就不曾看到過這朵花時,這朵花在你的世界中便是不存在的。你現在看到了這朵花,也就是用心體會到了這朵花,那麼,這朵花就存在於你的世界中了。可見,這朵花根本不在你的心外。

推而廣之,只要是你根本就沒看到過聽到過想到過的事物,換句話說,就是你的心從沒感受過的事物,這些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用現代的話來說,你的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這就是陸王學說」吾心即宇宙」的含義。

而所謂量子疊加態,我粗淺的理解是:一個人跨在門檻上猶豫不決是要進來還是出去,那麼,可以說,他的狀態是既進來又出去的疊加。不知是這樣理解么?朱清時曾寫過一篇關於佛學與量子力學的文章,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讀。他在文章中好像提到過量子疊加態中意識的問題。具體怎麼表述,我講不清楚,建議讀一下原文。

但是王陽明說的那朵花,卻是有人看到過,有人沒看到過,也就是說對於沒有看到那朵花的人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那朵花。

或者打一個比方,可不可以說,量子狀態中的宇宙是上帝的宇宙平行的宇宙,王陽明的宇宙就是「我」的宇宙。


這牽扯到心學的一個基本概念,還是要從四句教說起,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打個比方,你種了一個花圃,但是花圃周圍長出了雜草,其實花和草是沒有什麼善惡之分的,只是你的目的是種花,所以你討厭草,你覺得草是惡,當你產生這種厭惡情緒的時候,就代表著你的意在動。

然而心和意是互相依存的,都是對事件或者物的反應,還拿花圃舉例子,若本來就沒有雜草,你哪來的對草的厭惡呢?

回到你的問題,當你沒見到這朵花的時候,花開它自己的花,你走你的路,你並不知道花的存在,你對花的「心」不存在,那又哪來的意?但當你看到花的時候,花的樣子,顏色在你心中留了印象,你的心便發出了意,意著於花上。這樣,意就在你的心和花之間做了連接,花便和心有關係了。

但無論如何,花這一客觀事實是存在的,心學和唯心主義是有區別的,心學並不否認花的存在,只是不在花上著意,一旦著意,花便在心中。

所以,心學的觀點並不像之前那位朋友說的那樣,眼睛一閉花就不存在了,如果按照這個推論,你需要急剎車的時候只需要把眼睛一閉,心中默念不存在,不存在,事情就解決了?哈哈

至於量子力學我並不了解,不過我肯定這兩者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有,那一定是不正當關係:)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讓你滿意


完全不是一個意思,不要亂聯繫


和貓論一樣,你不關注還老是顯示情景不是浪費內存嗎?


這樣解釋吧,牆上有把電扇,你是明白這個電扇的概念的,明白它的內涵與外延!但一個古人穿越回來,他沒有電扇這個概念,即使電扇在牆上,他也不知道他為何物,只會把它當作自然物體!

本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個人理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