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歼-31模型亮相第53届巴黎航展,其设计明显变胖,在加大内部空间容量的同时,更有利于提升该机载油量增加航程。(图/翻摄自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

▲全新歼-31模型亮相第53届巴黎航展。(图/翻摄自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

军武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上个月携带歼-31(FC-31)最新版本模型亮相巴黎航展,有观察发现,从这几次的陆续曝光「鹘鹰」似乎变得越来越胖,在加大内部空间容量的同时,更有利于提升该机载油量增加航程。这款被定位具备截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未来全面作战能力将更能胜任解放军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任务

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指出,从歼-31的1.0技术验证机、2014年珠海航展歼-31的 2.0模型、2.0实机,到刚落幕的巴黎航展上新歼-31模型,已体现出设计方对于该机性能提升的要求,以及对其更清晰明确的功能定位。以整体来看,「鹘鹰」此次最明显就在于设计变得更厚、更丰满,机头明显更为粗壮,与美国F-35更为接近

这表明歼-31在机体结构上有所调整,为了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型战机的载荷能力,加大内部空间容量,对于增加更新、性能更全面的航电、传感器系统而言将非常有利的,能够有效提升歼-31的态势感知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更多的空间也有利于提升载油量,增加航程。

▼歼-31的1.0技术验证机。(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歼-31。(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其次从机翼来看,今年巴黎航展上的歼-31模型机翼面积似乎比过去的技术验证机面积更大。文章表示,更大的机翼面积,从技术角度来讲可以有效增加飞机的升力,抵消因飞机「丰满」而造成的增重。此外,机翼面积的增加,也意味机翼后缘向后扩张,机翼后缘角度增大,这在气动角度看有利于减少空气分离,以增加机翼升力,同时还能减少飞行阻力。

歼-31的设定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超过目前极限速度保持在1.4马赫左右的F-35,具有较强的截击作战能力。而从该机新总体设计方案来看,歼-31将新定位成一款具备截击能力和较强机动性,可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的多用途战斗机。未来若国产化,既可成为歼-20重型制空战斗机在空战中的好帮手,也可以与其错开任务配置,执行对面攻击任务。

文章最后强调,歼-31全面的作战能力也让其能更好胜任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任务。毕竟以苏-33设计为底子的歼-15,虽然具备一定的对面攻击能力,但在执行航母战斗群内的反舰、对陆攻击等任务时,攻击能力与歼-31仍有一大段差距。

▼F-35A。(图/翻摄自美国空军官网)

▲▼F-35A。(图/翻摄自美国空军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