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有多難?

鬼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

第一次銀行開戶被坑2000刀在死期存款裏

第一次辦手機套餐被坑150刀的“押金”

第一次申請駕照被坑了兩個月的光陰

第一次Homestay就被“文化隔閡”壓榨了信心...

01 生活:多帶幾副備用眼鏡

@Uni學員Sabrina買個好的醫保!!不然你看病的時候會破產。去的時候也帶一點常用藥,記得說明書也帶上,海關可能會看。如果有醫生的處方,記得翻譯成英文。

@Uni學員Larry

比老乾媽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戴眼鏡,一定要多帶幾個備用的……只有體會過美國配眼鏡的流程,才知道國內配眼鏡有多方便……隱性眼鏡同理。

@Uni學員Zhang

對於讀商科的同學,留學期間有很大概率能參加一些正式社交活動,學校的也會不定期組織新年舞會一類的活動。可以準備一套正裝帶過去,要比去了買合算的多。

知乎@紐約老聞

紐約生活8年,經驗是:安全是買來的。紐約各個街區安全程度很大程度反映在房租裏。

爲了省錢住在差的街區不代表會真的發生危險,但是一定會限制你的社交活動——因爲天一黑你就不敢出門了。

所以打算來紐約上學的學生,我的建議是寧可住的擠一點,也要選在安全的街區。不要以人身安全和留學生活豐富程度爲代價而去省房租。

知乎@哥淡定

最好隨身攜帶一兩張律師的名片,華人律師美國律師都行(不要只存在手機裏,因爲手機有時在特殊情況下不能用)。你說我和這些律師根本沒打過電話,也不認識怎麼辦?沒關係,有信息就行。又或者學校有提供專門的法律顧問、律師,如果有這些人的信息,最好也留一份在身邊。

當你莫名其妙被捲入、被牽連到什麼案件、訴訟、或受到同事或其他人的威脅、歧視、欺凌,或被警察莫名其妙地盤問、糾纏,或其他任何什麼事讓你一臉懵B覺得禍從天降、無妄之災不知道該說什麼該怎麼處理的時候,記住,第一原則是,閉嘴!!plea the fifth amendment, 保持沉默,什麼都不承認什麼都不知道,要求打電話找我的律師諮詢。掏出名片打電話,就說我有麻煩事了,要找你聊聊,然後和律師約時間見面。他們都懂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網絡

02 學業:不是放飛,而是律己

知乎@所以

永遠不要忘了你出國是讀書的,不是買買買,不是搞代購,不是學廚師,不是和有車的朋友每天出去浪發一堆朋友圈。你可以週末做做自己想吃的菜,和朋友出去看那個電影,在牀上賴到中午,看劇看到半夜。但永遠不要忘了你是上學,和國內一樣,要有計劃,要寫作業,要準備考試,weekday要有weekday的樣子。要靜得下心來。 推薦閱讀:英國留學作業考試常見考題及應考攻略|http://www.lxws.net/new.php?id=1839

知乎@小石頭子

當你選擇出國留學之後,最重要的絕對不是GPA,而是學習。我不是在說廢話,這兩個差別比很多人猜想的大很多。比如每個學期開學都會有同學想跟我討論選課,互相之間交換信息。我真的很奇怪選課有什麼好討論的,大家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不一樣,課程的選擇側重點自然不一樣,選課不是應該看課程設置和大綱嗎?然而很遺憾的是,很多學生選課的時候是看哪門課作業少,給分高。這是實情,當然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覺得每一個願意跋山涉水出國求學的人,應該決心還是要比本國人大一點的,最起碼不要畏難,把該學的學了。

我一直以來對於成績都是這種我盡力學習了,你隨便出題給分的這種態度,我的成績從本科,到現在,都不是專業內排名前三或者前幾這種,但是找工作一直都還算順利。

本科全職實習一年多,期間跟我一起做事的實習生來來去去十幾個人,只有我被問願不願意留下來。後來本科畢業找工作也很順利,基本上參加面試跟面試官(專業面)都聊得很好,還有一個面試官面完了留我郵箱跟我說不管最後錄不錄我,可以畢業之前先去跟他實習。現在快要畢業了,也被兩個老師問我願不願意跟他讀博。投了幾個歐洲的工作崗,面試的也挺順利的,如果想留歐洲的話就自然地留下了,目前還在糾結。我不是說我有多厲害,而是現在很多學生太浮躁了。踏踏實實地學習,做事,自然會有人看見的。

*圖片來源:網絡

03 社交:學會解壓,及時溝通

知乎@Yulin Wu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學習生活,慢慢你會發現,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一次次的要求別人幫忙,基本都是比較冷漠的迴應之後,就會慢慢了解,這個世界是很殘酷的。只有讓自己一點點更強。

然後發現,不管我怎麼發脾氣,怎麼失敗,怎麼成功,只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一直是不會變的。其他的所謂朋友真的不會那麼在乎你的好壞。世上只有爸媽好,真的毫不誇張。出國後越發覺得父母不易。每次回國後,聽見媽媽耳朵越來越不好,爸爸腿腳也不怎麼利索的時候。心裏真的酸酸的不是滋味。

@LJJ

下課會盡量遠離約飯的課友,藉口有“要去Office hour”“有本書還沒買”“下節課的課室距離有點遠”等。

儘管很少去office hour,能問清楚的問題,早就在Email上問好了。

很早就分配好的Group project,只和Teammate見過兩次面:一次相認,一次交作業;其餘時間50%在忙自己認領的那一part,50%在Facebook Messenger上跟拖進度的Teammate撕逼。

儘管在課室相見時依然保持和顏悅色。

知乎@李嘉

國外留學的時光是個向外開拓眼界的好機會,同時也是向內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機會。請珍惜在學生時代能有一個這麼好的機會。

遇到困難,不要輕易否認自己,也不要輕易逃避。不要腦補別人的一帆風順,從而陷入自怨自艾的地步。所有你認爲光鮮亮麗的前輩們其實都經歷過很多。可以多向他們請教。

不要給身邊的朋友有無限地期待和依賴,同時也不要做個捨己爲人的爛好人。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助你,同時,你也要保護好自己。凡事多講原則講規則,不要傾向於講人情講道德綁架。有感恩之心,行本分之事。

出國留學,一個人生活是常態,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隊伍。

04 求職:抓住一切機會

作者:CindyHuang

利用好學校提供的資源,比如各種counselor、academic advising、accessibility center、health center、talk line。多多瞭解學校的policy,裏面會有很多特例,無聊時就打開網站到處看一看…比如在deadline過後也可以drop課,沒考exam也可以lwd等等。(每個學校會有所不同)多跟學校的advisor和counselor溝通,你會發現原來有那麼的資源可以幫助到你。

作者:ZE Tang

若經濟不緊張,不要抱着賺錢的想法參與“多層式直銷”或“代理代購”等活動。想在校內賺錢的話,首選與專業相關的“學術”崗位。例如TA,grader,research assistant或tutor。這些校內職位往往收入不低,佔用時間有限,可謂學有所惠,惠及所學。

找實習要趁早做準備,不要等到其他人都拿到offer了再想自己該怎麼寫簡歷,簡歷要儘早請專業人士過目修改。另外,參加自己感興趣,並且適合自己能力和領域的企業info session以及networking即可。把自己的日程填滿info session,networking,職業規劃輔導,校友經驗談等活動,不代表你的實力能變強,不代表你能找到好工作。

留學生的生活不是隻有每天穿着Fancy的潮牌,每天沒事錄個Vlog放B站和油管,轟趴自駕旅遊輪着來... ... 朋友圈裏看起來很輕鬆的留學生朋友們,要麼家裏有礦,要麼只是他們只願意給別人看到的一面。留學的日子裏,有一絲一毫混日子的想法,都得爲此付出代價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