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法國戰役開始時,戴高樂上校任法國第四預備裝甲師師長,法國戰役第一階段第四裝甲師多次在德軍裝甲矛頭南翼發起反擊,一度把古德里安逼得相當狼狽,是法國戰役第一階段中法軍為數不多的亮點,是以法國戰役第一階段之後,戴高樂被召回巴黎,先是擔任魏剛將軍的助手,隨後進入雷諾內閣擔任國防部低階副部長,負責與英國的軍事同盟聯絡。

6月16日晚,結束了英法政治同盟談判的戴高樂乘飛機返回巴黎,但是當他降落後,被告知堅持抵抗的雷諾內閣已經倒臺,投降派貝當接任總理並已經開始與納粹德國接洽3投降,他已經被解除了內閣職務,並且作為堅決的主戰派有可能遭到貝當政府的逮捕。

戴高樂當機立斷,趁次日丘吉爾的私人特使愛德華.斯皮爾斯回國之機,借送機為由,在飛機起飛前迅速登機,與斯皮爾斯一同返回英國,當天下午,戴高樂抵達倫敦並拜會了丘吉爾,18日,戴高樂發表了「6月18日呼籲」,並成立了「自由法國」組織。


英國和法國都是歐洲主要的、有影響力的國家。1940年6月16日,戴高樂隻身附英,受到了丘吉爾的歡迎。這主要是政治的需要,要知道,當時德國在歐洲大陸所向無敵、滅國無數,法國也即將淪陷,這時候戴高樂將軍出現在英國,表明法國的抵抗運動沒有停止,並且和英國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戴高樂將軍有魄力、有能力、聲望高,有利於將淪落於英國及其他國家的法國人團結起來,形成一定範圍的反法西斯陣線,共同抵抗納粹德國,也能對法國境內的抵抗力量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和指導力!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可以說是比比皆是,陳勝吳廣起義時,以「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倡」;三國時曹操始終「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是當自己的能力、名望還不足以在民眾中有廣泛的影響時,用一個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作為自己的代言人,有利於籠絡人心、團結羣眾,形成對敵人更大的打擊力量!


丘吉爾需要重新組建一支法國軍隊,戴高樂有威望有能力,是合適的人選!而戴高樂也需要英國的援助!


控制在自己手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