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質疑,本來就是虛假宣傳,而且是誤國誤民的宣傳。

不論是做品牌、做營銷,都應該有底線。

關於是不是虛假宣傳,已有定論,如果不存在虛假宣傳的話,為什麼要曲意解釋「小罐茶,大師做」這句人所共知的廣告詞呢?

重要的是這類產品,包括8848、燕窩、腦白金等,大行其道,營銷至上,實在是誤國誤民的活動。

首先,他們的成功,催生了並助長不勞而獲的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國運。

其次,尤其是小罐茶,背後還綁架著所謂的「茶文化」,「中國品牌」,更令人難以弄清其真實面目。

有些人認為小罐茶是在做中國品牌,是好事,但是,請品牌的擁躉們注意的是,沒有任何性價比和真實需求的產品的品牌是在和我們迫切需要的產品的品牌爭資源,爭客戶,是在污化中國品牌的內涵。

有些人認為小罐茶代表中國的茶文化,或者文化,應該保護。可是,中國文化更多的是內在的,是積累出來的,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裝有文化,打造有文化往往適得其反,不是嗎,越是缺什麼就在什麼地方裝富有。今天,茶就成了某些人裝神弄鬼的道具,和一切「打造」文化的活動一樣,靠幾個故事,靠幾個大師,擺幾個飄飄忽忽的架勢,製造瞬間的錯覺,以為就是文化,滿足文化空虛的精神渴望的優越感,實質上是污化中國文化。

說到底,茶僅僅是在中華文化圈內的一種普通的飲料而已,其本質還是補充水的輔助手段之一,在各種各樣飲料百花齊放的現代生活中,更不可避免地降格為可選可不選的生活品而非生活必需品了。不論是茶的生產經營者,還是茶的消費者,想像一下過去茶的實用性及其象徵意義給自己找個心理安慰可以理解,但期待茶再像前幾年普洱那樣火爆,可能不現實了。


首先我不喝茶,其次我不是有錢人。看到小罐茶這些天被網路瘋傳的帖子,我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從看到小罐茶廣告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只是個營銷手段,所以從來沒有摳字眼去較真這個廣告。

第二:也就是因為這篇批判的文章我才知道,小罐茶原來賣的這麼好。說明杜國盈的營銷手法是很高明的。你說呀騙人,把普通的東西賣這麼高。我從來不認為茶是普通的東西,茶是國寶。世界上只有中國有茶,有各種茶。自古中國就有茶文化,以茶為與各國的上等交換禮品、貢品、以茶會友……

自古有錢人喝極品茶,沒錢人喝大碗茶。總之,中國無處不茶。所以在南方太多的百姓以茶為生。我們有茶馬古道,以絲綢和茶為首的貿易往來。經濟發展欣欣向榮。

有人說1000塊這麼貴!那我想問,它為什麼這麼貴還能賣幾十億呢?

說明人們有這需求。難道中國茶就不配賣1000塊嗎?今天太多的中國人去國外買*奈兒,愛*士一個革制包就幾千,上萬,幾十萬人們還瘋搶。難道這麼好的國寶就不能賣1000塊嗎?要我說賣一萬,幾十萬,上百萬都不為過!!要能走出國門賣它幾千億,上萬億更好!!

第三:中國一個無名的小編為了博眼球一時興起寫了這篇文章,就在中國大地軒然大波。我想說:物質窮不要緊,要緊的是你思想窮!物質窮是一時的,思想窮是一生的!!

1000塊一盒茶你就嫌貴,幾萬一身的內衣你就更覺得不可思議了吧?!照樣賣的非常非常好!而且都是忠實的鐵粉!所有東西好不好,值不值都要看自己的需求和體會。嫌貴你可以不買,(我也沒買過小罐茶)但我要是有錢,我也會買1000的茶、上萬的茶……

第四:敢問小編你知道茶產業鏈嗎?你知道一罐茶牽扯多少人的生活嗎?為了你微不足道的點擊量 多少人面臨失業,沒收入嗎?那些茶農怎麼辦?他們可能世世代代以茶為生!賣的貴是騙,賣不出去就是英雄嗎?!賣白菜價夠種植的費用嗎?夠時間成本嗎?!

第五:我們喜歡人云亦云,這是本性,我不批判。但是希望大家在看到一些文章,一個事件的時候冷靜想想,多讀寫書。不要盲目跟風,傳載。多想想事件背後的看不見的因素。

第六:完全是自己的觀點:我很佩服杜國盈,他就是中國的營銷大師!世界上哪個營銷大師不是把看似普通的東西賣出奇蹟的!希望杜國盈不要退出茶商圈,繼續把中國茶做大,做到世界各地!


謝謝邀請!

一、什麼叫做廣告虛假宣傳?

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其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廣告應該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第四條:「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二、小罐茶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目前的爭議在於小罐茶的廣告語——小罐茶,大師作,核心在於一個「作」字,有人理解為「手工製作」,意思是你每年銷售20億,如果真是8位大師手工製作, 不分晝夜,每位大師每天要炒制1466斤鮮茶,大師估計累得連命都沒了,這根本不可能做到,這是典型的虛假宣傳。

而小罐茶的官方答覆是,所謂「大師作」,是大師作品,而非大師手工炒制,並表示「從未發布小罐茶是大師手工炒制的信息」,如果我們對標廣告法有關虛假宣傳的條文,小罐茶的回答,可以說是滴水不露,意思是,客官,我們沒有虛假宣傳。

三、小罐茶為何成功?

在我看來,所謂交「認知稅」的說法,其實並不成立,小罐茶之所以能夠大賣,共鳴點其實並不在於所謂「手工炒制」,而是在於杜國楹準確扣住了高端茶禮市場的一個空白點,這跟黃鶴樓2000年左右抓住中國煙草市場缺乏1000塊價格這個空白點,推出1000元的黃鶴樓1916,從而一炮而紅,推動當時的武漢煙草集團(今天湖北中煙)成功後發趕超,有異曲同工之妙。

營銷是什麼?營銷其實不是在於簡單的銷售,也不是單純的宣傳,而是通過講好產品背後的故事,傳遞出一個價值。

那麼,小罐茶的價值是什麼?你以為小罐茶只是所謂8位大師經典作品的一個集合嗎?其實完全不是,老杜切中的是高端茶禮市場一個空白,它是一個禮品,中國人喜歡喝茶,茶文化博大精深,茶道、茶禪、茶文化不斷風行,尤其領導談事情、見重要的客人,沒有上等的茶葉,那就覺得對不起客人。

什麼纔是上等茶葉呢?光好喝是不行的,把全國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茶產地集合起來,然後,每一個產地選一位所謂的大師,大師必須有大作,在經歷了工業文明到信息社會後,我們喜歡的大作都是手工製作,工匠精神,而小罐茶就是把這些大師的作品,通過獨創的小罐產品形態,集合最好產品、最好理念、最高工藝,用「大師作」的一個理念裝起來, 這樣整體就形成了小罐茶在功能價值與精神價值上的最高佔位。

有了這個產品價值做支撐,就開始攻擊高端茶禮市場,或者高端茶樓等休閑場所,進入到高端消費、高端購買的場景,規避茶產品的競爭紅海,進入到成功的無人區。

我的觀點是:

小罐茶的成功,絕非是一個所謂產品賣點的成功,而是通過精準洞察高端茶禮、高端茶文化市場的空白,對接高端人數尊貴、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創新小罐集合包裝,精彩講述高端品質與精神價值的故事。

它的成功,是系統的發力,是基於戰略牽引,精準定位,策略支撐,產品創新、場景洞察的全系統打法。


"小罐茶"官方及時回應了網友質疑虛假宣傳和「大師累不累」,官方解釋如下:"大師"應該很累,但不是炒茶的手累,是解釋的心累!"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並非大師手工去炒茶……誰讓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怎麼理解都可麼呢?

其實誠懇地說:"小罐茶"的運作算是很成功的,是中國茶界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人家本來走的就是高端商務及禮品路線,就跟LV包一樣,自然有它的消費羣體。產品質量及產地應會有保障,畢競價位在那。希望"小罐茶"以後將更多中國名茶納入其中,讓中國茶走向世界!

作為"小罐茶"創始人老家河南周口的杜國楹,竟然忘記把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河南最有名氣的土特產"信陽毛尖茶"裝入八大小罐茶之列,對河南人來說不得不說是種遺憾,可能與當時信陽毛尖還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有關吧!


作為一個e人e本 8848手機 小罐茶的從業者,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些產品性價比是屬於極低的那一種,你們知道8848手機m1一個星期觸摸屏必失靈嗎?它賣9999。e人e本t1是wince系統好多人都沒聽過吧?賣3980,那時是在2011年。為什麼這些產品沒有死反而活的越來越滋潤?那是因為背後團隊善於做的就是精準廣告營銷,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就是賣給中國的一小部分人:中國新土豪,這些土豪花錢有個電影說得好,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些人雖然人少但是錢多啊 養活這幾個產品綽綽有餘。而且這些產品人家也壓根沒打算賣給老百姓。至於虛假宣傳,那倒不至於,廣告嘛有幾個是特真實的,不過太誇張倒是真的不然怎麼對得起那麼高的價格,好不好喝嘛反正買他的都是送人的沒喝過,喝過的都是沒花錢的,懶得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我是做普洱茶的,從採回的鮮葉製成成品,根據我對普洱茶的認識,小罐茶根本不懂普洱茶,普洱茶真諦與本質已經被小罐茶廣告否定了,我只能說小罐茶就是對茶葉本身和消費者極不負責的投機主意。差評!!!


小罐茶就是騙傻瓜的!什麼八位大師,什麼精心製作,什麼多繁瑣,什麼設計多合理…統統是騙術,我連正眼都懶得看一眼!也從未買過喝過這個東西


小學背背佳,中學好記星,初出茅廬E人E本,富有階段8848,退休小罐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